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NA代表阿伏加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60gCH3COOH中含共用电子对数为7NA
B.56g聚乙烯含有的碳原子数为4NA
C.2molSO2和1mol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物质分子数等于2NA
D.2L0.5mol/L乙酸溶液中H原子数为0.1NA

分析 A.1个乙酸分子含有3个C-H,1个O-H,1个C-O,1个C=O,共用8对电子;
B.聚乙烯的最简式为CH2,28g聚乙烯中含有最简式4mol,含有4mol碳原子;
C.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D.乙酸溶液中水分子、乙酸分子都含有氢原子.

解答 解:A.常温常压下,60gCH3COOH物质的量为1mol,含共用电子对数为8NA,故A错误;
B.56g聚乙烯含有的碳原子数为4NA,故B正确;
C.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2molSO2和1mol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物质分子数大于2NA,故C错误;
D.乙酸溶液中水分子、乙酸分子都含有氢原子,所以2L0.5mol/L乙酸溶液中H原子数远远大于0.1NA,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注意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的特点,注意乙酸分子、聚乙烯分子的结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用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
选项①中物质②中物质预测②中的现象
A稀盐酸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立即产生气泡
B浓硫酸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无明显现象
C氯化铝溶液浓氢氧化钠溶液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D稀硝酸铜片立即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78gNa2O2固体中含有阴离子的数目为2NA
B.3.6g水含有极性键的数目为0.4NA
C.常温常压下,14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NA
D.标准状况下,6.72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X、Y、Z是三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可以形成XY2、Z2Y、XY3、Z2Y2、Z2X等化合物.已知Y的离子和Z的离子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离子比Y离子多1个电子层.
(1)X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Z2Y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LiOH强(填“强”或“弱”).
(3)Z2X属于离子(共价或离子)化合物.
(4)Z2Y2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Z2Y2溶于水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H2O=4Na++4OH-+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物质不能按“→”所示关系实现转化的是(“→”表示反应一步完成)(  )
单质→氧化物→氧化物→酸或碱.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Mg3N2是一种在工业上应用非常广泛的离子化合物,呈微黄色,遇水发生水解反应,需密封保存.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制取氮气,并用氮气制备Mg3N2

(1)装置A中仪器a和b的名称分别是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2)已知饱和氯化铵溶液与亚硝酸钠晶体混合加热可制备氮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NO2+NH4Cl$\frac{\underline{\;\;△\;\;}}{\;}$NaCl+N2↑+2H2O.
(3)装置D中所装的试剂名称是浓硫酸,实验开始时,需要排除装置内的空气,为了达到此目的,在装置C中盛放了酸性氯化亚铁溶液,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 C、D装置能否对调不能(填“能”或“不能”).
(4)实验结束后,取装置E的硬质玻璃管中的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少量蒸馏水,把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观察实验现象,该操作的目的是证明产物中是否有Mg3N2生成;再弃去上层清液,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该操作的目的是证明产物中是否含有未反应的镁.
(5)写出E装置中反应的方程式3Mg+N2$\frac{\underline{\;高温\;}}{\;}$Mg3N2;Mg3N2的电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催化剂的使用,可以降低反应的温度,起到节能的效果
B.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宣布,该中心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次“拍”到氢键的“照片”,实现了氢键的实空间成像,为“氢键的本质”这一化学界争论了80多年的问题提供了直观证据.水分子间的氢键是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与另一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
C.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因此具有巨大的表面积,通过穿透式电子显微镜可用于直接观测单原子的吸附和释放过程
D.推进脱硫、脱硝、除尘等设施改造,能大量减排SO2、NO2、PM2.5,使天空重现“APEC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
A.石油的产量B.乙烯的产量C.钢铁的产量D.硫酸的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实验室中所用少量氯气是用下列方法制取:
4HCl(浓)+MnO2$\frac{\underline{\;\;△\;\;}}{\;}$Cl2↑+MnCl2+2H2O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请指出MnO2是氧化剂,HCl是还原剂,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H++2Cl-+MnO2$\frac{\underline{\;\;△\;\;}}{\;}$Cl2↑+Mn2++2H2O.
(2)集气瓶A中盛装的是饱和食盐水(注: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而氯化氢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则很大),其作用是吸收挥发出来的HCl.
(3)氯气有毒,并有剧烈的刺激性,若吸入大量氯气,可中毒死亡,所以氯气尾气直接排入大气中,会污染环境.实验室中可采用NaOH溶液来吸收有毒的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l2=NaCl+NaClO+H2O.
(4)将足量氯气溶于水制成的饱和氯水呈浅黄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由于其见光易分解,因此需保存在棕色瓶中.取少量新制氯水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水具有的性质是酸性和漂白性(或酸性和氧化性).向氯水中滴加经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后产生的现象为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存在的微粒为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