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够发生丁达尔效用的是(  )
A.酒精溶液B.蔗糖溶液C.色拉油D.Fe(OH)3胶体

分析 只有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根据常见的胶体来分析.

解答 解:A、酒精溶液属于溶液分散系,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不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A错误;
B、蔗糖溶液属于溶液分散系,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不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错误;
C、色拉油属于浊液分散系,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不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C错误;
D、氢氧化铁胶体属于胶体分散系,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胶体的性质,应掌握丁达尔效应是胶体所特有的性质,但不是胶体区分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锌跟稀硫酸反应:Zn+2H+=Zn2++H2
B.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Fe3++Cu=Fe2++Cu2+
C.碳酸钙中加入稀盐酸:CaCO3+2H+=Ca2++CO2↑+H2O
D.单质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FeCl3溶液中通入SO2,溶液黄色褪去:2Fe3++SO2+2H2O=2Fe2++SO42-+4H+
B.90℃时,测得纯水中c(H+)•c(OH-)=3.8×10-13:H2O(l)?H+(aq)+OH-(aq)△H<0
C.氨水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NH3•H2O=NH4++OH-
D.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2C6H5ONa+CO2+H2O→2C6H5OH+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BE.
A.制取NO的反应:Cu+NO3-+4H+=Cu2++NO↑+2H2O;
B.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硫酸氢钠溶液:Ba2++2OH-+2H++SO42-=BaSO4+2H2O;
C.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2Fe2++2Br-+2Cl2=2Fe3++Br2+4Cl-
D.84消毒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硫:ClO-+SO2+H2O=HSO${\;}_{3}^{-}$+HClO
E.碳酸氢钙溶液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a2++2HCO${\;}_{3}^{-}$+2OH-=CaCO3+2H2O+CO32-
F.厨房中用醋酸去除水垢(碳酸钙):CO32-+2CH3COOH=CO2↑+H2O+2CH3COO-
G.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CO32-+2H2O=H2CO3+2H+
H.明矾净水:Al3++3H2O=Al(OH)3↓+3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苯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内
B.甲烷和乙烯都可以与氯气反应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氧化苯和甲烷
D.乙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与氢气加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20L的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充入CO和H2,发生:CO(g)+2H2(g)?CH3OH(g)△H.测得CO的转化率随温度及不同压强下的变化如图所示,p2和195℃时n(H2)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p2及195℃n(H2)随时间变化
t/min0135
n(H2)/mol8544
A.p1>p2,△H<0
B.在p2及195℃时,反应前3 min的平均速率v(CH3OH)=0.8 mol•L-1•min-1
C.在p2及19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5
D.在B点时,v>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2013年初,雾霾天气多次肆虐我国中东部地区.其中,汽车尾气和燃煤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
(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frac{\underline{\;催化剂\;}}{\;}$2CO2(g)+N2(g).在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时,c(CO2)随温度(T)、催化剂的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

据此判断:
①该反应的△Η<0(填“>”或“<”).
②在T1温度下,0~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0.05mol/(L•s).
③当固体催化剂的质量一定时,增大其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1<S2,在上图中画出c(CO2)在T1、S2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④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d(填字母).

(2)直接排放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
①煤燃烧产生的烟气含氮的氧化物,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例如: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0kJ•mol-1
2NO2(g)═N2O4(g)△H=-56.9kJ•mol-1
写出CH4催化还原N2O4(g)生成N2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CH4(g)+N2O4(g)=N2(g)+CO2(g)+2H2O(g),△H=-810.1kJ/mol.
②将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碳回收利用,可达到低碳排放的目的.图2是通过人工光合作用,以CO2和H2O为原料制备HCOOH和O2的原理示意图.电极a、b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式分别为
a:2H2O-4e-═O2↑+4H+
b:2CO2+4e-+4H+═2H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Na、Fe、Cu、Al是常见的金属元素,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条件下,2.3g的Na与O2完全反应生成3.6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2)向氯化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和铝粉混合物,充分反应后,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ab(填字母).
a.溶液中有Cu2+、Fe2+、Al3+,不溶物为Cu
b.溶液中有Fe2+、Al3+,不溶物为Cu、Fe
c.溶液中有Fe3+、Al3+,不溶物为Cu
d.溶液中有Fe2+,不溶物为Cu、Al
(3)将一定质量的铁、铝、铜合金,加入1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硝酸中,合金完全溶解,测得溶液中(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c(H+)=0.5mol•L-1,c(Cu2+)=0.3mol•L-1,c(Al3+)=0.2mol•L-1,c(NO${\;}_{3}^{-}$)=2mol•L-1,则混合物中铁的质量最少为5.6g.
(4)铁的某种氧化物的化学式表示为FexO(x<1),已知铁元素在该氧化物中的质量分数为75%,则x=0.86(精确至0.01).
(5)Na-Al/FeS是一种可充电电池,电池中用含Na+导电固体作为电解质,在工作过程中Na+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①若该正极的电极反应式表示为2Na++FeS+2e-═Na2S+Fe,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可表示为2Na-2e-=2Na+;充电时,阳极发生反应的物质是Na2S、Fe.
②用该电池作电源,组成如图所示装置,若通电5min时,铜电极质量增加1.08g,则该电源电极X名称为负极.图中装置A、B的pH变化为A增大、B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苯硫酚(PhSH)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工业上用常用氯苯(PhCl)和硫化氢(H2S)在高温下反应来制备苯硫酚,但会有副产物苯(PhH)生成.
反应:①Ⅰ:PhCl(g)+H2S(g)?PhSH(g)+HCl(g)②:PhCl(g)+H2S(g)═PhH(g)+HCl(g)+S(g).
上述两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一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是放热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在某温度时起始阶段反应速率①>②.(填写“>”,“<”,“=”)
(3)现将一定量的氯苯和硫化氢置于一固定容积的容器中模拟工业生产过程.模拟过程中,再不同温度下测得苯的浓度如图二所示,请在图二中画出苯硫酚的浓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