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6、7、1、3.a、b、c、d形成的简单离子与氖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元素的非金属性顺序为a>b
B.a和c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溶于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
D.五种元素离子半径最小的是d

分析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6、7、1、3,a、b为非金属元素,c、d为金属元素,又a、b、c、d形成的简单离子与氖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b位于第二周期,c、d位于第三周期,a为O、b为F、c为Na、d为Al元素,然后结合元素周期律知识进行解答.

解答 解: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6、7、1、3,a、b为非金属元素,c、d为金属元素,又a、b、c、d形成的简单离子与氖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b位于第二周期,c、d位于第三周期,a为O、b为F、c为Na、d为Al元素,
A.O、F两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F,则元素的非金属性顺序为a<b,故A错误;
B.O、Na可形成Na2O2,为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
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氢氧化钠,Al(OH)3可溶于NaOH溶液,故C正确;
D.四种元素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2->F->Na+>Al3+,离子半径最小的是Al3+,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注意熟练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关系,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下列离子中的几种:Fe3+、Cu2+、Na+、SO42-、CO32-、NO3-、Cl-、I-,取上述溶液少量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一份中加入少量锌粉后,固体溶解、溶液颜色有变化,但无其它现象产生
②一份加入BaCl2溶液后得到白色沉淀,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只含Fe3+、SO42-、Cl-
B.溶液中只含Cu2+、SO42-
C.需要利用焰色反应才能确定有无Na+
D.溶液中肯定没有I-,但无法确定有无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过渡元素Ti、Mn、Fe、Cu等可与C、H、O形成多种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的特征,可将元素周期表分成五个区域,其中Mn属于d区.
(2)Ti(BH42是一种过渡元素硼氢化物储氢材料.基态Ti2+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M,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9.BH4-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型.
(3)在Cu的催化作用下,乙醇可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乙醛,乙醛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是sp2、sp3,乙醛分子中HCO的键角大于乙醇分子中H-C-O的键角(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电镀厂排放的废水中常含有剧毒的CN-,可在TiO2的催化下,先用NaClO将CN-氧化成CNO-,再在酸性条件下CNO-继续被NaClO氧化成N2和CO2
①H、C、N、O四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H<C<N<O.
②与CN-互为等电子体微粒的化学式为CO(或N2等)(写出一种即可)
(5)单质铁有δ、γ、α三种同素异形体,三种晶胞中Fe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4:6:3,三种晶胞中棱长之比为$\frac{1}{\sqrt{3}}$:$\sqrt{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CO的应用和治理问题属于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
(1)氢氰酸是很弱的一种酸,在浓度均为0.1mol•L-1HCN和NaCN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CN-)>c(OH-)>c(H+),.
(2)为防止镍系催化剂中毒,工业上常用SO2除去原料气中少量CO,生成物为固体S和CO2.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O2(g)+2CO(g)=S(s)+2CO2(g)△H=-270kJ•mol-1.(已知:硫的燃烧热为296kJ•mol-1;一氧化碳的燃烧热为283kJ•mol-1
(3)光气(CO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农药、医药、聚酯类材料的生产,工业上通过Cl2(g)+CO(g)?COCl2(g)制备.图1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2为某次模拟实验研究过程中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0~10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Cl2)=0.09mol•L-1•min-1
②若保持温度不变,容器体积为2L,在第8min加入体系中的三种物质各1mol,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
③随压强的增大,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还可以通过改变加入催化剂或改变反应物的浓度等条件的方法达到一样的效果.
④第10min时改变的反应条件是升高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已知:①在稀碱溶液中,连在苯环上的溴原子不易发生水解
②两个羟基同时连在同一碳原子上的结构是不稳定的,它将自动发生脱水反应:CH3CH(OH)2→CH3CHO+H2O
现有分子式为C10H10O2Br2的含苯环的化合物X,X中苯环上有四个取代基,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其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四个吸收峰,吸收峰的面积比为1:2:6:1,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下述一系列反应,其中C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沉淀,E遇FeCl3溶液显色也能与浓溴水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H的分子式是C9H14O2
(2)A的电子式是;I的结构简式为
(3)E→F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4)只用一种试剂鉴别C和D,该试剂是碳酸氢钠溶液.
(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X与足量稀NaOH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
②B→C的化学方程式:2 HCHO+2 O2$→_{△}^{催化剂}$2 HCOOH.
(6)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
a.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
b.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c.遇FeCl3溶液不显色
d.1mol E的同分异构体最多能分别与1mol NaOH和2mol Na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六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2:1:1:1的一种结构简式为任意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芳香化合物A是一种基本化工原料,可以从煤和石油中得到.OP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A、B、C、D、E、F和OPA的转化关系如下所示: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邻二甲苯,分子中最多有14个原子共平面.
(2)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在该反应的副产物中,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3)写出C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
(4)D(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是一种增塑剂.请用A和不超过两个碳的有机物及合适的无机试剂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D,用结构简式表示合成路线$→_{H+}^{KMnO_{4}}$$→_{△}^{CH_{3}CH_{2}OH、浓硫酸}$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5)E含有的官能团是羟基和羧基,F是一种聚酯类高分子化合物,则E→F的化学方程式为n$→_{△}^{催化剂}$+(n-1)H2O.
(6)芳香化合物G是E的同分异构体,G分子中含有醛基、酯基和醚键三种含氧官能团,G可能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写出核磁共振氢谱中峰面积比1:2:2:2:1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芥子醇是合成工程纤维的单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芥子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芥子醇的分子式为C11H14O4
B.芥子醇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1 mol该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最多可与2molNaOH反应
D.芥子醇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氧化、取代、加成、酯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已知某烃A相对氢气的密度为42,且该烃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则A的可能结构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9种B.10种C.11种D.12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目前人工合成高效青蒿素主要采用青蒿酸为原料半合成法.青蒿酸的结构简式如图A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酸的分子式为C15H20O2
B.1mol青蒿酸最多可与3molH2加成
C.青蒿酸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
D.苯环上连有-CHO和-OH、分子中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氢的青蒿酸的同分异构体只有2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