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CO2和1mol H2发生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7008008301 0001 200
K0.60.91.01.7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CO)•c({H}_{2}O)}{c(C{O}_{2})•c({H}_{2})}$.
(2)若反应在830℃下达到平衡,则CO2气体的转化率为33.3%.
(3)若绝热时(容器内外没有热量交换),平衡发生移动的结果是使容器内CO2的浓度增大,则容器内气体温度升高(填“升高”、“降低”或“不能确定”).
(4)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AD(填字母序号).
A.H2的浓度保持不变             
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CO的同时,生成n mol的H2O      
D.υ(正、CO)=υ(逆、CO2

分析 (1)平衡常数是指: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生成物浓度系数次幂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系数次幂乘积的比;
(2)令平衡时参加反应的CO2的物质的量为ymol,则:
                   CO2(g)+H2(g)?CO(g)+H2O(g)
开始(mol):2            1              0            0
变化(mol):y            y              y            y
平衡(mol):2-y        1-y            y            y
再根据平衡常数K=1列方程计算解答;
(3)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绝热时(容器内外没有热量交换),平衡发生移动的结果是使容器内CO的浓度增大,则平衡正向移动;
(4)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同种物质的正逆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含量保持不变,由此衍生的其它一些量不变,判断平衡的物理量应随反应进行发生变化,该物理量由变化到不变化说明到达平衡

解答 解:(1)CO2(g)+H2(g)?CO(g)+H2O(g)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CO)•c({H}_{2}O)}{c(C{O}_{2})•c({H}_{2})}$;
故答案为:$\frac{c(CO)•c({H}_{2}O)}{c(C{O}_{2})•c({H}_{2})}$;
(2)令平衡时参加反应的CO2的物质的量为ymol,则:
                   CO2(g)+H2(g)?CO(g)+H2O(g)
开始(mol):2             1              0            0
变化(mol):y             y              y            y
平衡(mol):2-y         1-y            y            y
则$\frac{y×y}{(2-y)×(1-y)}$=1,解得y=$\frac{2}{3}$,故CO2气体的转化率为$\frac{\frac{2}{3}mol}{2mol}$×100%=33.3%,
故答案为:33.3%;
(3)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绝热时(容器内外没有热量交换),平衡发生移动的结果是使容器内CO2的浓度增大,则平衡逆向移动,放出热量,故容器内气体温度升高;
故答案为:升高;
(4)A.混合气体中c(CO)不变,说明到达平衡,故A正确;
B.由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B错误;
C.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CO的同时,生成n mol的H2O,都体现正反应的方向,未体现正与逆的关系,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C错误;
D.υ(正、CO)=υ(逆、CO2),说明CO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相等,说明到达平衡,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平衡状态判断等,难度中等,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的书写与应用,比较容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区别溶液和胶体最简单的方法(  )
A.看外观B.加热
C.分析粒子直径大于10-7cmD.发生丁达尔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若往20mL0.01mol/L的弱酸HNO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烧碱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②③(填标号)

①该烧碱溶液的浓度为0.02mol/L
②该烧碱溶液的浓度为0.01mol/L
③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b点>a点
④从b点到c点,混合溶液中一直存在:c(Na+)>c(NO2-)>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可以将四种无色液体:C2H5OH、C2H5Br、苯、KI溶液一一区分开的试剂是(  )
A.FeCl2溶液B.溴水C.NaOH溶液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由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制阻燃型氢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1)从图1和图2可以得出的结论为随着水化时间延长,MgO的量不断减少,Mg(OH)2的量不断增加、温度升高,水化反应速率加快.

(2)水化反应MgO+H2O═Mg(OH)2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H<0.
(3)结合元素周期律和下表可知,金属氢氧化物受热分解的规律有金属离子半径越大,氢氧化物越难分解(或金属性越强,氢氧化物越难分解等).(写一条即可)
部分主族元素的金属氢氧化物热分解温度/℃
LiOHNaOHKOHAl(OH)3Mg(OH)2Ca(OH)2Ba(OH)2
924不分解不分解140258390700
(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Mg(OH)2(s)═MgO(s)+H2O(g)△H=+81.5kJ•mol-1
①Mg(OH)2起阻燃作用的主要原因是Mg(OH)2分解时吸热,使环境温度下降;同时生成的耐高温、稳定性好的MgO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阻燃效果更佳.
②与常用卤系(如四溴乙烷)和有机磷系(磷酸三苯酯)阻燃剂相比,Mg(OH)2阻燃剂的优点是无烟、无毒、腐蚀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节能减排是中国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工业生产中联合生产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如图是几种工业生产的联合生产工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为电解池(惰性电极),根据图示转化关系可知:A为Cl2(填化学式),阴极反应式为2H++2e-=H2 ↑.
(2)装置丙的反应物为Ti,而装置戊的生成物为Ti,这两个装置在该联合生产中并不矛盾,原因是进入装置丙的Ti含有的杂质较多,从装置戊中出来的Ti较为纯净装置戊进行反应时需要的环境为C(填字母序号).
A.HCl气体氛围中      B.空气氛围中        C.氩气氛围中      D.水中
(3)装置乙中发生的是工业合成甲醇的反应:CO(g)+2H2(g)=CH3OH(g)△H<0.
①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如下表:
温度/℃250350
K2.041x
符合表中的平衡常数x的数值是B(填字母序号).
A.0      B.0.012      C.32.081      D.100
②若装置乙为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不同时间段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
c(CO)/mol•L-1c(H2)/mol•L-1c(CH3OH)/mol•L-1
0min0.8mol•L-11.6mol•L-10
2min0.6mol•L-1y0.2mol•L-1
4min0.3mol•L-10.6mol•L-10.5mol•L-1
6min0.3mol•L-10.6mol•L-10.5mol•L-1
反应从2min到4min之间,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mol•L-1•min-1,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2.5%,反应在第2min时改变了反应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A(填字母序号).
A.使用催化剂     B.降低温度     C.增加H2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工业制硫酸,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SO2转化为SO3是一个关键步骤.请回答:
(1)某温度下,SO2(g)+$\frac{1}{2}$O2(g)?SO3(g);△H=-98kJ•mol-1.开始时在10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0molSO2(g)和10.0molO2(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共放出热量196kJ,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frac{10}{3}$.
(2)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发生下列反应:
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SO2、O2、SO3气体平衡浓度都比原来增大的是ACF(填字母).

A.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2molSO3
B.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2molN2
C.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0.5molSO2和0.25molO2
D.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SO3
E.升高温度F.移动活塞压缩气体
(3)某人设想以图1所示装置用电化学原理生产硫酸,写出通入SO2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SO2+2H2O-2e-═SO42-+4H+
(4)下列关于2SO2(g)+O2(g)?2SO3(g)反应的图象中,一定正确的是AD(填序号).

(5)①某温度下,SO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3所示.当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 K(B) (填“>”、“<”或“=”).
②将一定量的SO2(g)和O2(g)放入某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c(SO3)的变化如图4所示.若在第5分钟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在第8分钟达到新的平衡(此时SO3的浓度为0.25mol•L-1).请在图4画出此变化过程中SO3(g)浓度的变化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将一种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说明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硫
B.K+、NH4+、SO42-、CO32-离子组在加入铝粉能放出大量H2的溶液中一能能大量共存
C.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时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Br-+2Cl2=2Fe3++Br2+4Cl-
D.在纯碱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开始没有气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硫酸铵(NH42SO4=2NH4++SO42-;氢氧化钡Ba(OH)2=Ba2++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