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有机化合物G是合成维生素类药物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为: G的合成路线如图:

其中A~F分别代表一种有机化合物,合成路线中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分子式是C6H10O3;G中官能团的名称是酯基和羟基
(2)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2=C(CH32+HBr$\stackrel{一定条件}{→}$CH3CH(CH3)CH2Br
(3)B的名称(系统命名)是2-甲基-1-丙醇
(4)第②~⑥步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②⑤(填步骤编号)
(5)第④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CH3COOCH2CH2OOCCH3、CH3CH2OOCCOOCH2CH3、CH3OOCCH2CH2COOCH3
①只含有一种官能团;②链状结构且无-O-O-;③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两种峰.

分析 异丁烯和溴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溴代烃A,A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B,B被氧气氧化生成异丁醛,则B是2-甲基-1-丙醇,A是2-甲基-1-溴丙烷,异丁醛和C反应生成D,D水解生成乙醇和E,根据题给信息知,E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F,F加热分解生成水和G,根据G的结构简式知,F的结构简式为:OHCH2 C(CH32CHOHCOOH,E的结构简式为:OHCC(CH32CHOHCOOH,D的结构简式为:OHCC(CH32CHOHCOOCH2CH3,C的结构简式为:OHCCOOCH2CH3,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解答.

解答 解:异丁烯和溴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溴代烃A,A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B,B被氧气氧化生成异丁醛,则B是2-甲基-1-丙醇,A是2-甲基-1-溴丙烷,异丁醛和C反应生成D,D水解生成乙醇和E,根据题给信息知,E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F,F加热分解生成水和G,根据G的结构简式知,F的结构简式为:HOCH2 C(CH32CHOHCOOH,E的结构简式为:OHCC(CH32CHOHCOOH,D的结构简式为:OHCC(CH32CHOHCOOCH2CH3,C的结构简式为:OHCCOOCH2CH3
(1)根据G的结构简式知,G的分子式为C6H10O3,G中含有的官能团是酯基和羟基,
故答案为:C6H10O3,酯基和羟基;
(2)在一定条件下,异丁烯和溴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甲基-1-溴丙烷,反应方程式为:CH2=C(CH32+HBr$\stackrel{一定条件}{→}$CH3CH(CH3)CH2Br,
故答案为:CH2=C(CH32+HBr$\stackrel{一定条件}{→}$CH3CH(CH3)CH2Br;
(3)根据系统命名法知,B的名称是2-甲基-1-丙醇,
故答案为:2-甲基-1-丙醇;
(4)②是取代反应,③是氧化反应,④加成反应,⑤取代反应,⑥加成反应,所以属于取代反应的有②⑤,
故答案为:②⑤;
(5)醛和醛发生加成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6)同时满足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OOCH2CH2OOCCH3、CH3CH2OOCCOOCH2CH3、CH3OOCCH2CH2COOCH3
故答案为:CH3COOCH2CH2OOCCH3、CH3CH2OOCCOOCH2CH3、CH3OOCCH2CH2COOCH3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明确有机物含有的官能团及其性质是解本题关键,采用正推和逆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推导,注意醛之间发生加成反应时的断键方式,为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已知:2HI+Cl2═2HCl+I2,I2为固体.常温常压下,两个容积相同的烧瓶中分别盛满X和Y两种气体,打开开关a,两烧瓶内的气体充分混合后,容器内的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
编号
 气体XHINH3H2SO2
气体YCl2HClCl2H2S
A.②>③>①>④B.③>①=④>②C.③>①>④>②D.④>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金属及其化合物用途错误的是(  )
A.Al2O3用来制造耐高温的实验仪器
B.Fe2O3常用作油漆和涂料
C.过氧化钠可以用作供氧剂、漂白剂等
D.熟石灰常直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H2与ICl的反应分①、②两步进行,其能量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①、反应②均为放热反应
B.反应①、反应②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①比反应②的速率慢,与相应正反应的活化能无关
D.反应①、反应②的焓变之和为△H=-218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硫酸亚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工业上有重要的用途.学生探究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绿矾(FeSO4•7H2O式量为278),并进一步计算产品的纯度.
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1)烧渣在进行酸溶时用到的酸为硫酸.
(2)过程?灼烧时产生的气体通入下列溶液中,溶液不会褪色的是
A.品红溶液B.紫色石蕊溶液C.酸性KMnO4溶液   D.红色的酚酞试液
(3)X是铁粉,此时滤液N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检验溶液Q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的实验方法是取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无明显现象,滴入双氧水或氯水,溶液变血红色,则说明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
(4)操作III的操作步骤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填操作名称)、洗涤、干燥.
(5)测定绿矾产品中Fe2+含量的实验步骤:
a.称取6.0g产品,溶解,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
b.量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
c.用硫酸酸化的0.01mol•L-1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体积为40.00mL.(滴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Fe2++MnO4-+8H+=5Fe3++Mn2++4H2O).
①标准液应盛装在酸式滴定管中(填“酸式”或“碱式”)计算上述产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92.7%;
②若在a步操作中,进行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定容,则会使测得的产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偏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下列有关实验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变暗,生成白色的氧化钠固体
B.用坩埚钳夹住打磨过的镁带,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的热,产生白色粉末
C.用坩埚钳夹住铝箔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D.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有液态的铝滴落下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粗硅是由焦炭和二氧化硅在电炉中反应制得
B.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只与F2、HF、强碱反应
C.单质硅的主要用途为制造半导体材料和硅合金的原料
D.SiO2制成的玻璃纤维,由于电能力强而被用于制造光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小组的同学欲探究NH3经一系列反应得到HNO3和NH4NO3的过程,NH3的转化过程如图所示.
甲、乙两同学分别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用于A、B装置中的可选药品:浓氨水、30%H2O2溶液、蒸馏水、NaOH固体、MnO2

①装置A的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催化剂\;}}{\;}$ 2H2O+O2↑.装置E有多种作用,下列关于装置E的作用或其中所盛液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填下列序号字母).
a.使氨气和氧气充分混合   b.控制通入氨气和氧气的体积比
c.平衡装置内的压强    d.锥形瓶内液体是饱和食盐水
②甲同学先点燃酒精灯,再打开K1、K2、K3、K4,反应一段时间后,成功模拟了反应过程,并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持续通入装置H一段时间后,H中的溶液变成蓝色,则其中铜片所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若制得的氨气仅按I→Ⅱ→Ⅲ的顺序完全转化为硝酸,欲使H装置中所得溶液为纯净的CuSO4溶液(忽略Cu2+的水解),理论上所需氨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假设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还原产物全部排出反应装置);
③乙同学为模拟过程Ⅳ的反应,在甲同学操作的基础上对该装置进行了下列各项中的一项操作,使G处圆底烧瓶中产生大量白烟,你认为这项操作是a(填下列序号字母).
a.关闭K3并熄灭酒精灯
b.关闭K4并熄灭酒精灯
c.关闭K3、K4并熄灭酒精灯
④丙同学认为该系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设计缺陷,你认为该设计缺陷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聚光手电筒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不相同
B.胶粒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
C.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
D.Al(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