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测定亚硫酸钠的纯度,先称量出样品质量,然后将样品溶于水中加酸酸化除去溶液中的亚硫酸根离子,再加入氯化钡使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最后利用硫酸钡的质量计算出硫酸钠的耳机物质的量和质量,从而测定出亚硫酸钠的纯度;
(1)亚硫酸钠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硫酸钠;
(2)用盐酸酸化可以将SO32-转化为SO2除去,再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亚硫酸钠变质;
(3)步骤③中加过量的BaCl2溶液,判断过量的方法是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硫酸钠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氯化钡过量;
(4)步骤④中判断沉淀洗净是检验洗涤液中是否含氯离子设计实验检验;
(5)沉淀质量为W2g为硫酸钡的质量,计算出硫酸钡的物质的量,从而知道硫酸钠的物质的量,再根据样品的质量计算出样品中亚硫酸钠的纯度.
解答 解:(1)亚硫酸钠变质的反应方程式为:2Na2SO3+O2=2Na2SO4,故答案为:2Na2SO3+O2=2Na2SO4;
(2)亚硫酸钠变质是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硫酸钠,样品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样品溶解,加入稀盐酸,使溶液呈强酸性,再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亚硫酸钠变质,
故答案为:溶解后加入盐酸使溶液呈强酸性除去亚硫酸钠后,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变质;
(3)步骤③中加过量的BaCl2溶液,硫酸根离子全部沉淀,判断氯化钡溶液过量的方法是: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硫酸钠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氯化钡过量,
故答案为: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硫酸钠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氯化钡过量;
(4)若沉淀没有洗涤干净,在洗涤液中会含有氯离子,所以检验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方法为: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加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还未洗净;如果无白色沉淀,则说明已洗干净,
故答案为: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加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还未洗净;如果无白色沉淀,则说明已洗干净;
(5)硫酸钡沉淀质量为bg,硫酸钡的物质的量为:n(BaSO4)=n(Na2SO4)=$\frac{bg}{233g/mol}$=$\frac{b}{233}$mol,样品中亚硫酸钠的纯度为:ω(Na2SO3)=$\frac{ag-\frac{b}{233}mol×142g/mol}{ag}$×100%=$\frac{233a-142b}{233a}$×100%,
故答案为:$\frac{233a-142b}{233a}$×100%.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亚硫酸纯度的测定方法,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操作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ρ_1}+{ρ_2}}}{2}$ | B. | $\frac{30.0%+20.0%}{2}$ | C. | 小于25.0% | D. | 大于25.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硅燃烧产物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容易得到有效控制 | |
B. | 硅燃烧可以放出较多的热量 | |
C. | 自然界中硅的贮存量丰富,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得单质硅 | |
D. | 硅便于运输、贮存,从安全角度考虑,硅是最佳的燃料之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aHCO3溶液中加入稀 HCl:CO23-+2H+═H2O+CO2↑ | |
B. | 将 NaHSO4与 Ba(OH)2溶液混合至中性:2H++SO24-+Ba2++2OH-═BaSO4↓+2H2O | |
C. |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CO2气体:2C6H5O-+CO2+H2O→2C6H5OH+CO23- | |
D. | 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铝溶液:2Cl-+2H2O═Cl2↑+H2↑+2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序号 | 硫酸的体积/mL | 锌的质量/g | 锌的形状 | 温度/℃ | 完全溶于酸的时间/s | 生成硫酸锌的质量/g |
1 | 50.0 | 2.0 | 薄片 | 25 | 100 | m1 |
2 | 50.0 | 2.0 | 颗粒 | 25 | 70 | m2 |
3 | 50.0 | 2.0 | 颗粒 | 35 | 35 | m3 |
4 | 50.0 | 2.0 | 粉末 | 25 | 45 | 5.0 |
5 | 50.0 | 6.0 | 粉末 | 35 | 30 | m5 |
6 | 50.0 | 8.0 | 粉末 | 25 | t6 | 16.1 |
7 | 50.0 | 10.0 | 粉末 | 25 | t7 | 16.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H3CH2CH2CH3 | B. | CH3CH(CH3)CH3 | C. | C(CH3)4 | D. | CH3CH(CH3)CH2CH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