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某校化学实验室由于保管不慎,存放的亚硫酸钠试剂可能己部分被氧化变质,现通过实验来测定某无水亚硫酸钠试剂是否变质及其纯度.实验步骤如下:①称量a g样品,置于烧杯中;②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样品溶解;③加入稀盐酸,使溶液呈强酸性,再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④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⑤加热干燥沉淀物;⑥将沉淀物冷却至室温后,称量;⑦重复⑤、⑥操作直到合格,最后得到b g固体.
回答下列问题:
(1)亚硫酸钠变质的反应方程式为2Na2SO3+O2=2Na2SO4
(2)上述可以得出亚硫酸钠样品己经变质这一结论的具体现象是:溶解后加入盐酸使溶液呈强酸性除去亚硫酸钠后,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变质.
(3)步骤③中加过量的BaCl2溶液,判断过量的方法是: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硫酸钠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氯化钡过量.
(4)步骤④中判断沉淀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加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还未洗净;如果无白色沉淀,则说明已洗干净;.
(5)根据实验数据,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为$\frac{233a-142b}{233a}$×100%.

分析 测定亚硫酸钠的纯度,先称量出样品质量,然后将样品溶于水中加酸酸化除去溶液中的亚硫酸根离子,再加入氯化钡使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最后利用硫酸钡的质量计算出硫酸钠的耳机物质的量和质量,从而测定出亚硫酸钠的纯度;
(1)亚硫酸钠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硫酸钠;
(2)用盐酸酸化可以将SO32-转化为SO2除去,再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亚硫酸钠变质;
(3)步骤③中加过量的BaCl2溶液,判断过量的方法是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硫酸钠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氯化钡过量;
(4)步骤④中判断沉淀洗净是检验洗涤液中是否含氯离子设计实验检验;
(5)沉淀质量为W2g为硫酸钡的质量,计算出硫酸钡的物质的量,从而知道硫酸钠的物质的量,再根据样品的质量计算出样品中亚硫酸钠的纯度.

解答 解:(1)亚硫酸钠变质的反应方程式为:2Na2SO3+O2=2Na2SO4,故答案为:2Na2SO3+O2=2Na2SO4
(2)亚硫酸钠变质是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硫酸钠,样品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样品溶解,加入稀盐酸,使溶液呈强酸性,再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亚硫酸钠变质,
故答案为:溶解后加入盐酸使溶液呈强酸性除去亚硫酸钠后,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变质;
(3)步骤③中加过量的BaCl2溶液,硫酸根离子全部沉淀,判断氯化钡溶液过量的方法是: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硫酸钠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氯化钡过量,
故答案为: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硫酸钠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氯化钡过量;
(4)若沉淀没有洗涤干净,在洗涤液中会含有氯离子,所以检验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方法为: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加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还未洗净;如果无白色沉淀,则说明已洗干净,
故答案为: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加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还未洗净;如果无白色沉淀,则说明已洗干净;
(5)硫酸钡沉淀质量为bg,硫酸钡的物质的量为:n(BaSO4)=n(Na2SO4)=$\frac{bg}{233g/mol}$=$\frac{b}{233}$mol,样品中亚硫酸钠的纯度为:ω(Na2SO3)=$\frac{ag-\frac{b}{233}mol×142g/mol}{ag}$×100%=$\frac{233a-142b}{233a}$×100%,
故答案为:$\frac{233a-142b}{233a}$×100%.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亚硫酸纯度的测定方法,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操作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关于168O,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第二周期第VIA族元素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
C.质子数为16D.167N互为同位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用一种试剂能鉴别苯酚、戊烯、己烷、乙醇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
A.FeCl3B.溴水C.石蕊试液D.KMn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装有100mL某浓度的稀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
(1)溶液中剩有a g铁粉,收集到NO气体448mL(标准状况下),求:
①写出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
②求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向上述固液混合物中逐渐滴加稀硫酸,又有气体产生,若该气体为纯净物,遇到空气变为红棕色,且此时容器中剩余铁粉b g(b>0),
求:①(a-b)最大值;
②当(a-b)取最大值时,确定此时溶液中溶质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己知:30.0%氨水的密度为ρ1,20.0%氨水的密度为ρ2,现将二者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氨水的质量分数为
(  )
A.$\frac{{{ρ_1}+{ρ_2}}}{2}$B.$\frac{30.0%+20.0%}{2}$C.小于25.0%D.大于2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硅作为一种新型能源被广泛开发利用,关于其有利因素的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硅燃烧产物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容易得到有效控制
B.硅燃烧可以放出较多的热量
C.自然界中硅的贮存量丰富,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得单质硅
D.硅便于运输、贮存,从安全角度考虑,硅是最佳的燃料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aHCO3溶液中加入稀 HCl:CO23-+2H+═H2O+CO2
B.将 NaHSO4与 Ba(OH)2溶液混合至中性:2H++SO24-+Ba2++2OH-═BaSO4↓+2H2O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CO2气体:2C6H5O-+CO2+H2O→2C6H5OH+CO23-
D.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铝溶液:2Cl-+2H2O═Cl2↑+H2↑+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Ⅰ.控制变量法是化学实验的一种常用方法.如表是某学习小组研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和锌反应的实验数据,分析以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硫酸的体积/mL锌的质量/g锌的形状温度/℃完全溶于酸的时间/s生成硫酸锌的质量/g
150.02.0薄片25100m1
250.02.0颗粒2570m2
350.02.0颗粒3535m3
450.02.0粉末25455.0
550.06.0粉末3530m5
650.08.0粉末25t616.1
750.010.0粉末25t716.1
(1)化学反应速率本质上是由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但外界条件也会影响反应速率的大小.本实验中实验2和实验3表明温度对反应速率有影响,该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具体影响是:其它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2)我们最好选取实验1、2和4(填3个实验序号)研究锌的形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我们发现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3)若采用与实验1完全相同的条件,但向反应容器中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发现反应速率明显加快.原因是锌会置换出少量的金属铜,在该条件下构成了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
(4)利用表中数据,可以求得: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0mol/L.
Ⅱ.某温度时,在5L的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5)反应开始至2min,Y的平均反应速率0.03mol/(L•min).
(6)分析有关数据,写出X、Y、Z的反应方程式X(g)+3Y(g)?2Z(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烷烃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的是(  )
A.CH3CH2CH2CH3B.CH3CH(CH3)CH3C.C(CH34D.CH3CH(CH3)CH2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