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离子反应中涉及、、、、、六种微粒.其中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B.消耗1mol还原剂,转移6mol电子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D.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X、Y、Z、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X、Z的周期序数=族序数,由这四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甲、戊是两常见金属单质,丁是非金属单质,其余为氧化物且丙为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W的原子序数是 Z 的两倍,金属性强于Z
B.W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VIII族
C.己属于两性氧化物
D.等物质的量的甲和戊完全溶于稀硝酸,消耗的HNO3的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后,如果加入0.1molCu(OH)2能使溶液复原,则电路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
B.28克由C3H6和C4H8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6NA个
C.0.1mol氧气作为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一定为0.4NA
D.常温下,0.1mol·L-1的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大于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HCO3-水解方程式:HCO3-+H+H2CO3
B.水的电离方程式:H2O+H2OH3O++OH-
C.向氯化银悬浊液中滴入KI溶液:Ag++I-== AgI↓
D.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CO2(g)+2H2O(g)ΔH=-890.3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8g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含有个水分子NA
C.2NA个氯气的体积是NA个氧气的体积的2倍
D.标准状况下,22.4L氯化氢所含的原子数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小组探究碳与浓硝酸的反应,进行下表中的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a.用干燥洁净的烧杯取约10mL浓硝酸,加热。 | / |
b.把小块烧红的木炭迅速伸入热的浓硝酸中。 | 红热的木炭与热的浓硝酸接触发生剧烈反应,同时有大量红棕色气体产生,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光亮。 |
(1)能证明浓硝酸表现氧化性的实验现象是___。
(2)反应产生的热量会使少量浓硝酸发生分解反应,产生红棕色气体、一种无色无味的单质气体X和水,气体X的化学式是___。
(3)实验现象中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光亮。甲同学认为可能是木炭与气体X反应产生的现象;同学乙猜测NO2可能具有助燃性,木炭能在NO2中燃烧。他们设计了以下实验验证猜想。
Ⅰ.制取NO2气体
①在虚线框内画出用铜与浓硝酸制取和收集NO2的装置简图___(夹持仪器略)。
②NaOH溶液的作用是处理尾气,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的量相等的正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Ⅱ.木炭在NO2气体中燃烧。
实验操作:在空气中引燃木炭,使其燃烧并带有火焰,将带火焰的木炭伸入盛有NO2气体的集气瓶中。
实验现象:木炭在NO2气体中持续燃烧,火焰迅速变亮,集气瓶中气体颜色变浅直至无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遇空气不变色。
①根据实验现象写出碳与NO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②分析是否需要增加带火焰的木炭与纯净的X气体反应的实验并说明理由:___。
③由上述实验推断“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光亮”的现象产生的原因为: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通过下列装置探究MnO2与FeCl3·6H2O能否反应产生Cl2,FeCl3的升华温度为315℃。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作 | 现象 |
点燃酒精灯,加热 | ⅰ.A中部分固体溶解,上方出现白雾 ⅱ.稍后,产生黄色气体,管壁附着黄色液滴 ⅲ.B中溶液变蓝 |
(1)现象ⅰ中的白雾是___。
(2)分析现象ⅱ,该小组探究黄色气体的成分,实验如下:
a.加热FeCl3·6H2O,产生白雾和黄色气体。
b.用KSCN溶液检验现象ⅱ和a中的黄色气体,溶液均变红。通过该实验说明现象ⅱ中黄色气体含有___。
(3)除了氯气可使B中溶液变蓝外,推测还可能的原因是:
①实验b检出的气体使之变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经实验证实推测成立。
②溶液变蓝的另外一种原因是:在酸性条件下,装置中的空气使之变蓝。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___。
(4)为进一步确认黄色气体是否含有Cl2,小组提出两种方案,均证实了Cl2的存在。
方案1:在A、B间增加盛有某种试剂的洗气瓶C。
方案2:将B中KI淀粉溶液替换为NaBr溶液;检验Fe2+。
现象如下:
方案1 | B中溶液变为蓝色 |
方案2 | B中溶液呈浅橙红色,未检出Fe2+ |
①方案1的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填字母)。
A.NaCl饱和溶液 B.NaOH溶液 C.NaClO溶液
②方案2中检验Fe2+的原因是___。
③综合方案1、2的现象,说明选择NaBr溶液的依据是___。
(5)将A中的产物分离得到Fe2O3和MnCl2,A中产生Cl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 N2、H2 的混合气体分别充入甲、乙、丙三个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经过相同的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速率分别为:甲:v(H2)=1 mol·L-1·min-1;乙:v(N2)=2 mol·L-1·min-1;丙:v(NH3)=3 mol·L-1·min-1。则三个容器中合成氨的反应速率( )
A.v(甲)>v(乙)>v(丙)B.v(乙)>v(丙)>v(甲)
C.v (丙)>v(甲)>v(乙)D.v(乙)>v(甲)>v(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平衡能了解它的存在形式,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常温下,向100mL0.01mol·L-1HA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02mol·L-1MOH溶液,所得溶液的pH随MOH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①常温下,0.01mol·L-1H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_____mol·L-1。
②常温下一定浓度的MA稀溶液的pH=a,则a____7(填“>”、“<”或“=”),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为_____。
③X点时,溶液中c(H+)、c(M+)、c(A-)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④K点时,溶液中c(H+)+ c(M+)- c(OH-)=____molL-1。
(2)25 ℃时,已知Ka(CH3COOH)=1.75×10-5,Kb(NH3·H2O)=1.76×10-5。取浓度均为0.100 0 mol·L-1的醋酸溶液和氨水溶液各20.00 mL于锥形瓶中,分别用0.1000 mol·L-1NaOH溶液、0.1000 mol·L-1盐酸进行滴定,滴定过程中pH随滴加溶液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从曲线I可知,该滴定操作时,应选______作为指示剂。
②在曲线Ⅱ,当滴加溶液到10.00 mL时:
c(CH3COO-)+c(OH-) ___ c(H+)+c(CH3COOH) (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