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l2(g)CO(g)+Cl2(g); △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 ①升温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③增加 CO 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 COCl2 转化率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高一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按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F2、K、HCl B.Cl2、Al、H2 C.NO2、Na、Br2 D.O2、S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西安中学高二实验班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TiO2 转化为 TiCl4 是工业冶炼金属钛的主要反应之一。已知:
TiO2(s)+2Cl2(g)=TiCl4(l)+O2(g) ΔH=+140.5 kJ·mol-1
C(s,石墨)+1/2O2(g)=CO(g) ΔH=-110.5 kJ·mol-1
则反应 TiO2(s)+2Cl2(g)+2C(s,石墨)=TiCl4(l)+2CO(g)的ΔH 是
A.+80.5 kJ·mol-1 B.+30.0 kJ·mol-1 C.-30.0 kJ·mol-1 D.-80.5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西安中学高二平行班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研究发现某些金属离子如 Fe3+、Cu2+等对H2O2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为了比较 MnO2与 Fe3+和Cu2+的催化效果,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相关问题:
(1)定性分析: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填写相关实验现象), 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 改为 Fe2(SO4)3 或者将 CuSO4 改为 CuCl2 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检查乙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
(3)加入0.10mol MnO2 粉末于50mL 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实验时放出气体的总体积是_______mL, 反应放出气体所需时间约为_________min。
②A、B、C、D各点反应速率快慢的顺序为 D>C>B>A.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
③计算 H2O2 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mol/L。(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西安中学高二平行班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 mA(g)+nB(g)?pC(g)的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图象如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由图1可知,T1<T2,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由图2可知,该反应 m+n<p
C.图3中,表示反应速率 v正>v逆的是点 3
D.图4中,若 m+n=p,则 a 曲线一定使用了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西安中学高二平行班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与硝酸反应时,其他条件一定时,硝酸越浓,反应速率越快
B.在金属钠与足量水反应中,增加水的量能加快反应速率
C.在 2SO2+O2?2SO3反应中加入18O2,达到平衡后 SO2中不可能含有18O
D.无论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加热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西安中学高二平行班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下图的是( )
A.由 Zn 和稀 H2SO4反应制取氢气
B.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C. 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混合
D.碳酸钙的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省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因保存不当,吸收了少量的二氧化碳,若有1%的NaOH转变为Na2CO3,以此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盐酸浓度的测定结果会( )
A.偏低1% B.偏高1% C.无影响 D.偏高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西藏民族学院附中高一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体积相同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与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分子数(N)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N(Ne)>N (H2)>N (O2) B.N (O2)>N (Ne)>N (H2)
C.N (H2)>N (O2)>N (Ne) D.N (H2)>N (Ne)>N (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