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一定条件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其平衡常数为 K=$\frac{c(C{O}_{2})•c(NO)}{c(N{O}_{2})•c(CO)}$恒容时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焓变为负值
B.化学方程式为 NO2(g)+CO(g)?CO2(g)+NO(g)
C.降温,正反应速率减小
D.恒温时,增大压强颜色加深,平衡逆向移动

分析 平衡常数为 K=$\frac{c(C{O}_{2})•c(NO)}{c(N{O}_{2})•c(CO)}$,可知反应为NO2(g)+CO(g)?CO2(g)+NO(g),恒容时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NO2)增大,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平衡常数为 K=$\frac{c(C{O}_{2})•c(NO)}{c(N{O}_{2})•c(CO)}$,可知反应为NO2(g)+CO(g)?CO2(g)+NO(g),
A.恒容时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NO2)增大,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该反应的焓变为负值,故A正确;
B.K为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则化学方程式为 NO2(g)+CO(g)?CO2(g)+NO(g),故B正确;
C.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故C正确;
D.该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恒温时,增大压强颜色加深,但平衡不移动,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为高频考点,把握平衡常数与反应的关系、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反应原理的理解及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K+、H+、SO42-、CO32-B.H+、Ba2+、NO3-、HCO3-
C.Ba2+、Mg2+、Cl-、OH-D.Na+、Cu2+、Cl-、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食品保鲜膜按材质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等种类.PE保鲜膜可直接接触食品,PVC保鲜膜则不能直接接触食品,它对人体有潜在危害.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PE、PVC都属于链状高分子化合物,无固定熔点
B.PE、PVC的单体都是不饱和烃,能使溴水褪色
C.焚烧PVC保鲜膜会放出有毒气体如HCl
D.废弃的PE和PVC均可回收利用以减少白色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氧硫化碳(COS)可替代磷化氢而被用作熏蒸剂.
(1)组成氧硫化碳和磷化氢的各原子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VA族.
(2)下列事实可用于比较C与P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是b(填字母)
a.最高正化合价:P>C
b.同温同浓度的两溶液的酸性:H3PO4>H2CO3
c.沸点:PH3>CH4
(3)氧硫化碳水解及部分应用流程如下(部分产物已略去);
①已知:常温下,反应Ⅱ中每吸收1.7g H2S气体,反应放出热烈4.76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g)+2NaOH(aq)=Na2S(aq)+2H2O(l)△H=-95.2KJ/mol.
②已知M溶液中硫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S2O32-,则反应Ⅲ中生成S2O32-的离子方程式为2S2-+5H2O$\frac{\underline{\;\;△\;\;}}{\;}$S2O32-+4H2↑+2OH-
③如图是反应Ⅲ中,在不同反应温度下,反应时间与H2产量的关系(Na2S初始含量为3mmol).由图象分析可知,a点时M溶液中除S2O32-、外,还有SO42-(填含硫微粒的离子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变化.
(1)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b(填序号).
a.燃烧CO                  b.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反应
c.铝和稀盐酸反应   d.NaOH溶液和稀盐酸反应
(2)按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反应剧烈,火星四射,漏斗下方有红热熔融物流出.
由此判断该反应是放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2Al $\frac{\underline{\;高温\;}}{\;}$Al2O3+2 Fe,其能量变化可用图2中的a(填“a”或“b”)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物质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
A.酸性:H2SO4<HClO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Cl>H2S
C.离子半径:Na+>F-D.碱性:NaOH>K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将铁片和碳棒按图示方式插入硫酸铜溶液中,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下列针对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棒是负极
B.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外电路中电流由铁片流出经过电流计流向碳棒
D.该装置的总反应为:Fe+Cu2+=Fe2++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在①H2O ②HClO ③H2SO4 ④NaOH ⑤纯碱 ⑥BaCl2 ⑦酒精 ⑧CO2,中(用编号回答):
(1)其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有③④⑤⑥;
(2)属于弱电解质的有①②;
(3)属于非电解质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4.已知四种物质A、B、X、Y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若A为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单质,可与NaOH溶液反应,X是红棕色粉末,请写出A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温\;}}{\;}$Al2O3+2Fe.
(2)若X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Y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B是气态非金属单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4H2O(g)$\frac{\underline{\;\;△\;\;}}{\;}$Fe3O4+4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