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C、Si、N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C>Si.金刚石和晶体硅都是原子晶体,结构相似但金刚石熔点比晶体硅高,其原因是二者都是原子晶体,金刚石键能大于晶体硅,所以熔点高.
(2)新制备的Cu(OH)2可将乙醛〔CH3CHO)氧化成乙酸,而自身还原成Cu2O.乙酸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sp2,1mol乙酸分子中含有的σ键与数目为6NA.Cu2O为半导体材料,在其立方晶胞内部有4个氧原子,其余氧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则该晶胞中有16个铜原子.
(3)利用CO可以合成化工原料COCl2、配合物Fe(CO)5等.
①COCl2的结构式为,分子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②Fe(CO)5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Fe(CO)5═e(s)+5CO,反应过程中,断裂的化学键只有配位键,形成的化学键是金属键.

分析 (1)根据元素的电负性在周期表中的递变规律判断C、Si、N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金刚石和晶体硅都是原子晶体,键能越大,熔点越高;
(2)乙醛中甲基上的C采取sp3杂化类型,醛基中的C采取sp2杂化类型;1个乙醛分子含有6个σ键和一个π键;根据O数目和Cu2O中Cu和O的比例计算晶胞中Cu原子的数目;
(3)①COCl2中C=O键中含有1个δ键,1个π键,据此书写COCl2的结构式,根据杂化轨道类型判断;
②根据生成物判断形成的化学键.

解答 解:(1)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强,则电负性:N>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弱,则电负性:C>Si,则有N>C>Si,原子晶体中,晶体熔沸点高低取决于微粒间形成的共价键的强弱,而强弱又取决于共价健的键长和键能,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原子晶体熔沸点越高,金刚石和晶体硅都是原子晶体,键长大小顺序是C-C<Si-Si,键能大小顺序是C-C>Si-Si,所以金刚石熔点比晶体硅高,
故答案为:N>C>Si;二者都是原子晶体,金刚石键能大于晶体硅,所以熔点高;
(2)乙醛中甲基上的C形成4条σ键,无孤电子对,因此采取sp3杂化类型,醛基中的C形成3条σ键和1条π键,无孤电子对,采取sp2杂化类型;1个乙醛分子含有6个σ键和一个π键,则1mol乙醛含有6molσ键,即6NA个σ键;该晶胞中O原子数为4×1+6×$\frac{1}{2}$+8×$\frac{1}{8}$=8,由Cu2O中Cu和O的比例可知该晶胞中铜原子数为O原子数的2倍,即为16个,
故答案为:sp3、sp2;6NA;CH3COOH存在分子间氢键;16;
(3)①COCl2中C=O键中含有1个δ键,1个π键,COCl2分子的结构式为:,则COCl2分子内含有3个σ键、1个π键,所以C原子为sp2杂化,中心原子含有3个σ键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其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形,
故答案为:;平面三角形;
②根据原子守恒,e为Fe,Fe(CO)5中Fe与CO之间形成配位键,Fe(CO)5═Fe(s)+5CO反应过程中,断裂的化学键只有配位键,由于反应生成Fe,故形成金属键,
故答案为:金属键.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离能、晶体的结构、杂化原理的应用等,综合性强,为历年高考选做常考题型,注意(2)晶体结构的求解,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H2O2分解制氧气,消耗1mol H2O2,转移电子为2 mol
B.0.5mol H2和0.5 molO2的混合气体为22.4 L
C.16g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氧原子数目为NA
D.在反应MnO2+4HCl═MnCl2+Cl2↑+2H2O中,每生成1mol Cl2有4mol HCl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科学家中,为我国化学工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
A.侯德榜B.李四光C.华罗庚D.邓稼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已知H+(aq)+OH-(aq)═H2O(l)△H=-57.3kJ•mol-1.若向三份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中分别加入醋酸、浓硫酸、稀硝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并将上述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分别记为Q1kJ、Q2kJ、Q3kJ.则三者的由小到大关系是Q1<Q3<Q2(用Q1、Q2、Q3表示).
(2)如图所示A为泡沫塑料板,上面有两个小孔,分别插入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两个小孔不能开得过大,其目的是减少热量散失; 若实验中不加盖泡沫塑料板,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实验室用50mL 0.50mol•L-1盐酸、50mL 0.55mol•L-1NaOH溶液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为了计算中和热,实验时还需测量的数据有(填序号)ACE.
A.反应前盐酸的温度            B.反应前盐酸的质量
C.反应前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    D.反应前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E.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    F.反应后混合溶液的质量
(4)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
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
120.020.123.4
220.220.423.6
320.520.623.8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为-55.2kJ/mol.(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1)3.01×1023个OH-中质子的物质的量为4.5mol
(2)1.4gN2和1.6g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
(3)19克某二价金属A的氯化物中含有0.4molCl-,A的摩尔质量是24g/mol
(4)将H2与CO按一定的体积比混合,得到的混合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的8倍,求:H2与CO的体积比6:7
(5)将3.22g 芒硝(Na2SO4•10H2O)溶于水,要使每10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Na+,需要水的质量为34.2 g
(6)取Na2CO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后得到14.51g白色沉淀,用过量稀硝酸处理后沉淀量减少到4.66g,并有气体放出.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如图所示,A、B两个装置中两个烧杯分别盛有足量的CuCl2溶液:
(1)A、B两个装置中属于电解池的是B.
(2)A池中Zn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Cu是正极,A中总反应的方程式为Cu2++Zn=Cu+Zn2+
(3)B池中左边C是阴极,电极反应式Cu2++2e-=Cu;右边C是阳极,电极反应为2Cl--2e-=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一定”说法正确的句数是(  )
①pH=6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②c(H+)>c (OH-)一定是酸性溶液.
③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大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
④25℃时,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和水电离出的c(OH-)的乘积一定等于10-14
⑤如果Na2Y的水溶液显中性,该溶液中一定没有电离平衡
⑥0.2mol/L氢硫酸溶液加水稀释,电离程度增大,c(H+)一定增大
⑦温度保持不变,向水中加入钠盐对水的电离一定没有影响
⑧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若先润湿,则测得溶液的pH一定有影响.
A.0句B.1句C.2句D.3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300mL3.5 mol/L KCl溶液B.1000mL2.5mol/L NaCl溶液
C.250mL1 mol/L AlCl3溶液D.200mL2mol/L MgCl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①~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⑤和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OH)3+OH-=AlO2-+2H2O.
(2)元素⑥和⑨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3)③、⑤、⑥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2->Na+>Mg2+(写离子符号)
(4)由表中两种元素形成的氢化物A和B都含有18个电子,A是一种6原子分子,可做火箭发动机燃料;B是一种常见强氧化剂.已知液态A与液态B充分反应生成一种液态10电子分子和一种气态单质,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H4+2H2O2=N2+4H2O
(5)某同学为了比较元素⑧和⑨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浓溶液a与黑色固体a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
②证明元素⑧和⑨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的现象是溶液b中产生淡黄色沉淀,说明氯元素非金属性比硫的强(结合图中实验回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