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人类使用照明设备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C.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D.燃料燃烧时只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分析 A.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叶绿素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
B.照明设备是将电能转化为了光能;
C.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
D.燃料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解答 解:A.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叶绿素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则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正确;
B.照明设备在通过电流时会发出可见光,则使用照明设备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故B正确;
C.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化学键的断裂会吸收能量,新化学键的形成会放出能量,故C正确;
D.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燃料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注意把握化学反应的实质以及能量变化的原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6.在100mL a mol/L的AlCl3溶液中加入100mL b mol/L的NaOH溶液,试讨论a、b关系不同时,溶液中所生成的沉淀质量,填写表格:
 a、b可能的关系生成的沉淀的质量/g 
b≤3a  2.6b 
b≥4a0
3a<b<4a31.2a-7.8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工业上用菱锰矿(MnCO3)[含FeCO3、SiO2、Cu2(OH)2CO3等杂质]为原料制取KMnO4.其流程示意图如下:

②金属阳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下表:
 Mn(OH)2Fe(OH)2Fe(OH)3 Cu(OH)2
 开始沉定时 8.3 7.6 2.7 6.7
 完全沉淀时 9.8 9.6 3.79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滤渣1的一种工业用途:建筑材料.实验室模拟该流程过程中,洗涤滤渣1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将沉淀放在过滤器中,水浸没沉淀自然流下,重复2~3次.
(2)试剂a最好选用B(填选项字母).
A.氯水    B.高锰酸钾
C.次氯酸钠    D.浓盐酸
(3)试剂b可选用CD(填选项字母).
A.氨水    B.稀硫酸    C.碳酸锰    D.Mn(OH)2    E.NaOH
(4)试剂c为MnS,写出滤液2中加入MnS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S+Cu2+=Mn2++CuS
(5)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锰和硫酸钾混合溶液的方法可以制取高锰酸钾,写出电解时的阳极反应式:Mn2+-5e-+4H2O=8H++MnO4-.工业上用硫酸溶解碳酸锰,而不用盐酸溶解,其原因是氯离子放电生成有毒气体氯气.
(6)KMnO4是一种常用的滴定试剂,某同学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测定滤液1中Fe2+的含量.滴定过程中,每次均量取25.00mL的滤液1置于锥形瓶中,滴定三次平均消耗掉0.1000mol/L的KMnO4溶液20.00mL,则滤液1中Fe2+的浓度为22.4g/L(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锗及其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催化剂等领域.以铅锌矿含锗烟尘为原料可制备GeO2,其工艺流程图如1下.

已知:GeO2是两性氧化物;GeCl4易水解,沸点86.6℃;PbO不溶于稀硫酸
(1)第①步滤渣主要成分有SiO2、PbO (填化学式),实验室萃取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烧杯.
(2)第③步萃取时,锗的萃取率与$\frac{{V}_{水相}}{{V}_{有机相}}$(水相和有机相的体积比)的关系如图2所示,从生产成本角度考虑,较适宜的$\frac{{V}_{水相}}{{V}_{有机相}}$的值为8.
(3)第④步加入盐酸作用中和NaOH,作反应物,抑制GeCl4水解(答两点即可).
(4)第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GeCl4+(n+2)H2O=GeO2?nH2O+4HCl.
(5)检验GeO2•nH2O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往其中加入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洗涤干净.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未洗涤干净.
(6)GeO2产品中通常混有少量SiO2.取样品5.4g,测得其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105mol,则该样品中GeO2的物质的量为0.050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在试管a中加入3mL 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 乙酸,按图所示,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以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的主要作用是①催化剂,②吸水剂.
(2)试管b中盛放的溶液是饱和碳酸钠溶液,b中通蒸气的导管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倒吸.
(3)做此实验时,有时还向a试管里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防止暴沸.
(4)如果b中是NaOH溶液,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是(用主要化学方程式表示)CH3COOCH2CH3+NaOH$\stackrel{H_{2}O}{→}$CH3COONa+CH3CH2OH.
(5)乙酸和乙醇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分别是羧基、羟基.
(6)实验完成后,观察到试管b的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可通过分液(填操作名称)的方法进行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在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烧瓶中除了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外,还应放入碎瓷片或沸石,目的是防暴沸.
(2)反应中加入过量的乙醇,目的是提高乙酸的转化率.
(3)如果将上述实验步骤改为在蒸馏烧瓶内先加入乙醇和浓硫酸,然后通过分液漏斗边滴加乙酸边加热蒸馏.这样操作可以提高酯的产率,其原因是及时地蒸出生成物,有利于酯化反应向生成酯的方向进行
(4)现拟分离粗产品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下列框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则试剂a是:饱和Na2CO3溶液,分离方法I是分液,分离方法II是蒸馏,试剂b是硫酸,分离方法III是蒸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N2(g)+3H2(g)?2NH3(g)△H=-Q kJ•mol-1(Q>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1mol N2(g)和 3mol H2(g)具有的能量之和低于 2 mol NH3(g)具有的能量
B.将 1mol N2(g)和 3mol H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 Q kJ 的热量
C.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 Q 值减小
D.将一定量 N2、H2置于某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热 Q kJ,则此过程中有 3mol H2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实验室欲配制2mol/L的NaOH溶液100mL,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溶液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
(2)下列是一些同学的操作,可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①NaOH固体溶解后立即转移至容量瓶偏高;
②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偏高;
(3)向已经配制好的100mL的2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标况下的3.36L的CO2气体,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及其物质的量为0.05molNa2CO3;0.1mol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表示氧化还原反应实质正确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