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蜡炬成灰 | B. | 曾青得铁 | C. | 百炼成钢 | D. | 大浪淘沙 |
分析 A.蜡炬成灰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
B.曾青得铁指铁和可溶性的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相应的盐;
C.百炼成钢说明碳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D.大浪淘沙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解:A.蜡炬成灰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曾青得铁指铁和可溶性的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相应的盐,属于化学性质,故B错误;
C.百炼成钢说明碳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性质,故C错误;
D.大浪淘沙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酸性溶液中:Ba2+、K+、SO${\;}_{4}^{2-}$、Cl- | |
B. | 在无色溶液中:Na+、K+、MnO4-、NO${\;}_{3}^{-}$ | |
C. | 在含有大量Al3+的溶液中:K+、Na+、NH4+、SO${\;}_{4}^{2-}$ | |
D. | 在使甲基橙变黄的溶液中:Na+、I-、ClO-、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frac{1000m}{VM}$ | B. | m=$\frac{dVw}{100}$ | C. | d=$\frac{cM}{10w}$ | D. | w%=$\frac{cM}{1000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8g水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 | |
B. | 在标准状况下,22.4L氮气中含有NA个氮原子 | |
C. | 17gNH3中含有的原子总数目为4NA | |
D. | 80gNaOH溶解在1L水中,得到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H2(g)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1 | |
B. | $\frac{1}{2}$H2SO4(aq)+$\frac{1}{2}$Ba(OH)2(aq)═$\frac{1}{2}$BaSO4(s)+H2O(l)△H=-57.3 kJ•mol-1 | |
C. | 同质量的H2(g)和CH3OH(l)完全燃烧,H2(g)放出的热量多 | |
D. | 3H2(g)+CO2(g)═CH3OH(l)+H2O(l)△H=+131.4 kJ•mo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和②混合溶液中:c(H+)=3.0mol•L-1 | |
B. | ①和④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c(CH3COOH) | |
C. | ②和③混合溶液中:c(Cl-)>c(NH4+) | |
D. | 四种溶液稀释100倍,溶液的pH:③>④>②>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