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  )
A.Fe2O3$\stackrel{HCl(aq)}{→}$FeCl3(aq)$\stackrel{△}{→}$无水FeCl3
B.Al2O3$→_{△}^{NaOH(aq)}$NaAlO2(aq)$\stackrel{HCl(aq)}{→}$AlCl3
C.NH3$\stackrel{O_{2}}{→}$NO$\stackrel{O_{2},H_{2}O}{→}$HNO3
D.饱和NaCl(aq)$\stackrel{NH_{3},CO_{2}}{→}$NaHCO3$\stackrel{△}{→}$Na2CO3

分析 A.氯化铁加热促进水解,生成的HCl易挥发,则加热得不到氯化铁;
B.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偏铝酸钠与盐酸反应;
C.氨气催化氧化生成NO,NO与氧气、水反应生成硝酸;
D.先通入氨气,再与食盐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

解答 解:A.氯化铁加热促进水解,生成的HCl易挥发,则加热得不到氯化铁,应在HCl气流中蒸发,则Fe2O3$\stackrel{HCl(aq)}{→}$FeCl3(aq)$→_{△}^{HCl气流中}$无水FeCl3,故A错误;
B.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则Al2O3$→_{△}^{NaOH(aq)}$NaAlO2(aq)$\stackrel{HCl(aq)}{→}$AlCl3可实现,故B正确;
C.氨气催化氧化生成NO,NO与氧气、水反应生成硝酸,则NH3$\stackrel{O_{2}}{→}$NO$\stackrel{O_{2},H_{2}O}{→}$HNO3可实现,故C正确;
D.先通入氨气,再与食盐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则饱和NaCl(aq)$\stackrel{NH_{3},CO_{2}}{→}$NaHCO3$\stackrel{△}{→}$Na2CO3可实现,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A中水解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X、Y、Z、M、Q是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可形成最常用溶剂;X、Y、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Y、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2.86g•L-1.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写元素符号)H<O<Cl<S<Na.
(2)Q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ⅦA族.
(3)X、Y、Q三种元素形成的三原子分子结构式为H-O-Cl;M、Q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较强的酸是(写化学式)HClO4
(4)Y与Z形成的化合物A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A的电子式为;将A加入盛有酚酞试液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为有大量气泡生成,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5)利用如图装置可将化合物MY2转化为重要化工原料X2MY4.催化剂a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SO2+2H2O-2e-═SO42-+4H+;理论上通入MY2与O2的物质的量最佳比值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对0.3mol/LK2SO4溶液的不正确说法是(  )
A.1L溶液中含有0.3NA个K+离子
B.1L溶液中含有K+和SO42-离子总数为0.9NA
C.2L溶液中含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mol/L
D.2L溶液中含0.6NA个SO42-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右下图是10mLpH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足量的碳酸钙完全反应后,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全部收集在试管上部的气球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试管中盛放的是盐酸溶液
B.甲试管中盛放的是醋酸溶液
C.反应开始时的速率:甲>乙
D.反应结束时消耗碳酸钙的质量: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25℃时,0.1mol•L-1的HA溶液中c(H+)/c(OH-)=1010.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HA是弱电解质(填“强电解质”或“弱电解质”);
②在加水稀释HA溶液的过程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B(填字母).
A.c(H+)/c(HA)    B.c(HA)/(A-)    C.c(H+)与c(OH-)的乘积   D.c(OH-
③若M溶液是由上述HA溶液V1mL与pH=12的NaOH溶液V2mL混合充分反应而得,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D
A.若溶液M呈中性,则溶液M中c(H+)+c(OH-)=2.0×10-7 mol•L-1
B.若V1=V2,则溶液M的pH一定等于7
C.若溶液M呈酸性,V1一定大于V2
D.若溶液M呈碱性,V1一定小于V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有机物PAS-Na是一种治疗肺结核药物的有效成分,有机物G是一种食用香料,以甲苯为原料合成这两种物质的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A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2)肉桂酸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试剂a的结构简式为
(3)写出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
(4)质谱图显示试剂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分子中不含甲基,且为链状结构,写出肉桂酸与试剂b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
(5)当试剂d过量时,可以选用的试剂d是a(填字母序号).
a.NaHCO3     b.NaOH                 c.Na2CO3
(6)与肉桂酸官能团相同的同分异体有4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5个吸收峰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有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其元素特征信息如下:
A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物质;B的单质能与冷水剧烈反应,所得强碱性溶液中含有两种电子数相同的阴、阳离子;C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三倍;D与B同周期,该周期中D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B、C、E组成的36电子的化合物Y是家用消毒剂的主要成分;F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
(1)写出两种均含A、B、C、F四种元素的化合物在溶液中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HSO3-=SO2↑+H2O.
(2)D、E、F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直接用化学式表示)S2->Cl->Al3+
(3)向Fe和D单质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固体全部溶解.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将产生的沉淀过滤出来,经洗涤、干燥、灼烧后得到一种固体,经称量发现该固体的质量和原混合物的质量恰好相等.则原混合物中D单质的质量分数为30%.
(4)一定量的石灰乳中通入一定量的E单质,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中有三种含E元素的离子,其中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曲线如图所示.t2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0Cl2+10Ca(OH)2=7CaCl2+2Ca(ClO)2+Ca(ClO32+10H2O.
(5)A、B形成的化合物BA在有机合成中用途很广泛.它可以夺取很多化合物中的质子而生成相应的钠的化合物.写出它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H+CH3CH2OH→CH3CH2ONa+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都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入SO2气体,将带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C中,木条复燃.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1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生成了Na2SO3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SO2=2Na2SO3+O2
(2)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Na2O2与SO2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中含有Na2SO3.取白色固体,加稀硫酸,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3)第2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除了生成Na2SO3和O2外,还有Na2SO4生成.为检验是否有Na2SO4生成,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将B中反应后的固体溶解于水$\stackrel{BaCI_{2}溶液}{→}$白色沉淀$\stackrel{稀硝酸}{→}$仍有部分白色沉淀不溶解,证明有Na2SO4生成
上述方案是否合理?不合理.请简要说明两点理由:
①稀硝酸能将亚硫酸钡氧化为硫酸钡;
②如果反应后的固体中还残留Na2O2,它溶于水后能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成硫酸根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均属于非金属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请回答列问题:
(1)这四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的是Si(元素符号),A与D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iF4
(2)在这四种元素的简单氢化物中
①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HF(填化学式,下同).
②沸点最高的是H2O,它与金属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
(3)化合物M由A、C两种元素组成,已知M是水晶的主要成分,则M与烧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