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升温,水溶液中盐类的水解平衡、弱酸的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不一定正向移动
B.将在空气中灼烧呈黑色的铜丝趁热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中,铜丝变为红色;反复数次,试管中的液体出现刺激性气味,表明乙醇已被铜氧化为乙醛
C.我国古代文献《本草经集注》记载区分硝石( KNO3)与朴硝(Na2SO4):“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是应用了焰色反应知识
D.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咸的食品

分析 A.盐类水解、弱酸电离为吸热反应,而沉淀溶解平衡有的吸热、有的放热;
B.由现象可知,Cu与氧气反应生成CuO,CuO氧化乙醇生成乙醛、Cu、水;
C.硝石(KNO3)与朴硝(Na2SO4)灼烧时呈现K、Na的焰色反应;
D.铝制餐具中含有杂质,比如碳,与氯化钠溶液接触时,就会形成原电池.

解答 解:A.盐类水解、弱酸电离为吸热反应,而沉淀溶解平衡有的吸热、有的放热,则升高温度沉淀溶解平衡不一定朝正向移动,故A正确;
B.由现象可知,Cu与氧气反应生成CuO,CuO氧化乙醇生成乙醛、Cu、水,则Cu不能氧化乙醇,Cu在该反应中作催化剂,故B错误;
C.硝石(KNO3)与朴硝(Na2SO4)灼烧时呈现K、Na的焰色反应,则应用了焰色反应知识,故C正确;
D.铝制餐具中含有杂质,比如碳,当这样有杂质的表面与氯化钠溶液接触时,就会形成原电池,易导致铝制品腐蚀,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物质的性质、应用及盐类水解、焰色反应等,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饭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D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取等质量的两份由甲醇、乙二醇组成的混合物,一份完全燃烧生成1.12L(标准状况)CO2,另一份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
A.0.56 LB.1.12 LC.2.24 LD.无法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食品透气袋里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
B.草木灰和铵态氮肥不能混合使用,是因为NH4+与CO32-能发生双水解反应
C.明矾和漂白粉可用于自来水的净化,但两者的作用原理不相同
D.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使其消毒能力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化学与环境、信息、能源、科技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明矾是一种净水剂,向海水中添加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以解决淡水危机
B.工厂中常用的静电除尘装置是根据胶体带电这一性质设计的
C.苏轼《石炭行》中“投泥泼水愈光明”包含的化学知识:在高温下,把水滴到炭火上,得到  两种可燃性气体
D.Si、SiO2属于半导体材料,具有导电性.Si 可用于太阳能电池板,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  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①硫酸、烧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②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③Na2O、Fe2O3、A12O3属于碱性氧化物
④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⑤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⑥CO2、SO2、NO2都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因此它们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⑦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A.只有②④⑥⑦B.只有①③⑤⑦C.只有③④⑥D.只有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在一个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s)+3B(g)?3C (g).下列叙述中表明该可逆反应
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 A,同时生成3amol B;  
③B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 
⑤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3;
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A.①③⑥B.①③④⑥C.①②③D.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向铝土矿(含Al2O3、FeO、Fe2O3、SiO2)中加入适量硫酸溶液,分别取浸取液并向其中加入指定物质,反应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一组离子正确的是(  )
A.通入过量H2S:H+、Fe2+、Al3+、SO42-
B.通入过量氨气:NH4+、AlO2-、OH-、SO42-
C.加入过量NaOH溶液:Na+、AlO2-、OH-、SO42-、SiO32-
D.加入过量NaClO溶液:Fe3+、Na+、ClO-、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实验过程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
A.CO2气体通入CaCl2溶液中B.NO2气体通入FeSO4溶液中
C.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硫酸钠D.NH3气体通入Cu(NO32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日本地震引起的核泄漏中放射性物质主要是Cs 和131I,有关 127I 与 131I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27 I 与 131I 互为同位素B.127I 与 131I 互为同素异形体
C.127I 与 131I 是同分异构体D.I 与 Cl 均属ⅦA 族,I 比 Cl 活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