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在10L的密闭容器中,A、B、C 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n)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一所示,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二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B?C
B.0~4 min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L•min)
C.由T1向T2变化时,v(正)>v(逆)
D.平衡后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减小

分析 A.由图可知,A、B的物质的量减少,为反应物,C的物质的量增大,C为生成物,A、B、C的△n之比为(2.4-1.6):(1.6-1.2):(0.4-0)=2:1:1,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状态;
B.0~4 min时,A的物质的量减少2.4mol-2.0mol=0.4mol,结合v=$\frac{△c}{△t}$计算;
C.图二中,由T1向T2变化时,平衡正向移动;
D.由图二中最高点可知,升高温度,C%减小,可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解答 解:A.由图可知,A、B的物质的量减少,为反应物,C的物质的量增大,C为生成物,A、B、C的△n之比为(2.4-1.6):(1.6-1.2):(0.4-0)=2:1:1,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状态,转化的物质的量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为2A+B?C,故A正确;
B.0~4 min时,A的物质的量减少2.4mol-2.0mol=0.4mol,0~4 min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frac{\frac{0.4mol}{10L}}{4min}$=0.01 mol/(L•min),故B错误;
C.图二中,由T1向T2变化时,平衡正向移动,则v(正)>v(逆),故C正确;
D.由图二中最高点可知,升高温度,C%减小,可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值减小,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为高频考点,把握图中物质的量的变化、温度对平衡的影响、速率计算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C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硼砂是含结晶水的四硼酸钠,其阴离子Xm-(含B、O、H三种元素)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Xm-中,硼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有sp2、sp3
B.配位键存在于4、5原子之间
C.m=3
D.硼砂晶体由Na+、Xm-和H2O构成,它们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有共价键、范德华力、氢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知识推测原子序数为115的元素,下列对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第7周期     
②非金属元素     
③最外电子层有5个电子  
 ④没有放射性     
⑤属于氮族元素      
⑥属于锕系元素.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锌铜原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由锌片流到铜片
B.铜片上产生大量气泡并且铜片不断减少
C.锌片上发生失电子的还原反应
D.这是一个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25℃,在0.10mol•L-1H2S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以调节溶液pH,溶液pH与c(S2-)关系如图 (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H2S的挥发).
①pH=13 时,溶液中的 c(H2S)+c(HS-)=0.043mol•L-1
②某溶液含0.020mol•L-1Mn2+、0.10mol•L-1H2S,当溶液pH=5时,Mn2+开始沉淀(已知:[Ksp( MnS)=28×10-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依据氧化还原反应:
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Cu;电解质溶液Y是AgNO3溶液;
(2)银电极为电池的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还原(填“氧化”或“还原”);
(3)外电路中通过0.1mol电子时Ag电极质量增大(填“增加”或“减少”)的质量是10.8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燃料电池可将热能直接转变为电能
C.较长时间不使用电器时,最好从电器中取出电池,并妥善存放
D.铅蓄电池放电时,负极是Pb,正极是Pb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有关硝酸化学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浓、稀硝酸都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B.硝酸能与Na2CO3反应,但不生成CO2
C.硝酸可与Na2S反应制得H2S气体
D.浓硝酸因分解放出的NO2又溶解于硝酸而呈黄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工业上常用钒炉渣(主要含FeO•V2O3,还有少量SiO2、P2O5等杂质)提取V2O5的流程如图1

(1)焙烧的目的是将FeO•V2O3转化为可溶性NaVO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FeO•V2O5+4Na2CO3+5O2$\frac{\underline{\;\;△\;\;}}{\;}$8NaVO3+2Fe2O3+4CO2;浸出渣的主要成分为Fe2O3(填化学式).
(2)用MgSO4溶液除硅、磷时,滤渣的主要成分为Mg3(PO42、MgSiO3
①若滤液中c(SiO32-)=0.08mol•L-1,则c(PO43-)=1.0×10-8mol/L.
②随着温度的升高,Mg2+水解程度增大,导致除磷率下降,但除硅率升高,其原因是温度升温促进SiO32-水解生成硅酸沉淀,除硅率升高.
已知:Ksp(MgSiO3)=2.4×10-5,Ksp[Mg3(PO42]=2.7×10-27;随温度升高,MgSiO3、Mg3(PO42的溶解度变化忽略不计.
(3)在焙烧NH4VO3的过程中,固体质量的减少值(纵坐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示,则210℃时,剩余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HVO3 .
(4)元素钒在溶液中主要以V2+(紫色)、V3+(绿色)、VO2+(蓝色)、VO2+(黄色)等形式存在.钒液可充电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3示.
已知溶液中c(H+)=1.0mol•L-1,阴离子为SO42-
①充电时,左槽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为黄色,其电极反应式为VO2++H2O-e-=VO2++2H+
②放电过程中,右槽溶液颜色变化为由紫色变化为绿色.
③放电时,若转移的电子数为3.01×1022个,左槽溶液中n(H+)的变化量为减少0.0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