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0.1 mol 由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0.16 mol CO23.6 g水。混合气体中(    )

A.一定有甲烷                          B.一定是甲烷和乙烯

C.一定没有乙烷                       D.一定有乙炔

AC

解析:依题意,混合烃的平均分子组成为C1.6H4,故混合气体中一定有CH4,由于平均氢原子数为4,CH4的氢原子数为4,因而另一烃的氢原子数为4。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龙岩模拟)甲、乙、丙、丁均为中学常见物质,且甲、乙、丙均含有同一种元素.一定条件下四种物质之间有如图甲所示的转化关系.请回答问题:

(1)若甲、丁分别为铁和氯气中的一种,则丙的酸性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将变质.变质过程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Fe2++O2+4H+═4Fe3++2H2O
4Fe2++O2+4H+═4Fe3++2H2O

(2)已知乙、丁均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单质,且由甲、丁和NaOH溶液构成的新型燃料电池放电时甲与丁作用转化为乙(同时生成一种对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的物质),负极反应式为
2NH3+6OH-═N2+6H2O+6e-
2NH3+6OH-═N2+6H2O+6e-

(3)图示转化关系对应的反应既可以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以是氧化还原反应.
①若丁为盐酸且反应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则甲的水溶液的pH比丙的水溶液的pH
(填“大”或“小”).
②若丁为单质,下列关于物质乙、丙所含的同一元素的价态的推断,正确的是
d
d

a、乙一定更高    b、丙一定更高    c、乙和丙一样高    d、无法确定
(4)高温下,利用天然气生产合成气的过程涉及上述图示转化关系(生成的H2未标出),且丙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甲→乙”对应的反应为:CH4+H2O-CO+H2(未配平,条件略).
①当1mol甲与丁反应转化为乙时吸收206.1kJ的热量,1mol乙与丁反应转化为丙时放出41.2kJ的热量.则甲与丁直接转化为乙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4(g)+2H2O=CO2(g)+4H2(g)△H=+164.9KJ/mol
CH4(g)+2H2O=CO2(g)+4H2(g)△H=+164.9KJ/mol
(丁均为气态).
②将甲与丁混合于容积不变密闭容器中,甲将转化为乙,且反应过程中甲浓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试推测:反应10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
降低温度
降低温度


③t℃时,乙转化为丙反应化学平衡常数K=1.0,某时刻测得该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乙、丁、丙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依次为0.5mol、8.5mol、2.0mol和2.0mol.此时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式是
a
a
(填代号).
a.v(正)>v(逆)    b.v(正)<v(逆)    c.v(正)=v(逆)  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盐城一模)多晶硅是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重要原材料.
(1)由石英砂可制取粗硅,其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SiO2(s)+C(s)═SiO(g)+CO(g),△H=akJ?mol-1
2SiO(g)═Si(s)+SiO2(s),△H=bkJ?mol-1
①反应SiO2(s)+2C(s)═Si(s)+2CO(g)的△H=
2a+b
2a+b
kJ?mo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②SiO是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隔绝空气时,SiO与NaOH溶液反应(产物之一是硅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SiO+2NaOH═Na2SiO3+H2
SiO+2NaOH═Na2SiO3+H2

(2)粗硅提纯常见方法之一是先用粗硅与HCl反应,制得SiHCl3,经提纯后再用H2还原:SiHCl3(g)+H2(g)?Si(s)+3HCl(g).不同温度及不同
n(H2)n(SiHCl3)
时,反应物X的平衡转化率关系如图1.

①X是
SiHCl3
SiHCl3
(填化学式);
②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1150℃)
K(950℃)(填“>”、“<”或“=”).
(3)SiH4(硅烷)法生产高纯多晶硅是非常优异的方法.
①用粗硅做原料,熔盐电解法制取硅烷原理如图2所示,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Si+4H+-4e-═SiH4
Si+4H+-4e-═SiH4

②硅基太阳能电池需用N、Si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Y做钝化材料,它可由SiH4与NH3混合气体进行气相沉积得到.已知Y中Si的质量分数为60%,Y的化学式为
Si3N4
Si3N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8?淮南一模)甲图是元素周期表的框架
(1)请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画出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
(2)依据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
A.周期表中的元素⑤和元素⑥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弱顺序是
NaOH>Mg(OH)2
NaOH>Mg(OH)2
(用化学式表示).
B.周期中表的元素④和元素⑦的氢化物的熔、沸点高低顺序是
HF>HCl
HF>HCl
(用化学式表示).
C.①-⑦元素的某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通常可以做保护气的是
N2
N2
(用化学式表示).
D.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全部是金属元素的主族是
b
b
;全部是非金属元素的主族是
d
d
(填写a、b、c、d).
a.IA族     b.ⅡA族        c.ⅣA族      d.VIIA族
(3)已知甲元素位于第三周期,且其原子半径为同周期金属元素中的原子最小的,请写出甲的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l2O3+2OH-=2AlO2-+H2O
Al2O3+2OH-=2AlO2-+H2O
;在一定条件下1g①的单质在足量③的单质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物质时,放出的热量为akJ,请写出此条件下表示①的单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H2(g)+
1
2
O2(g)=H2O(l)△H=-2akJ/mol
H2(g)+
1
2
O2(g)=H2O(l)△H=-2akJ/mol

①、③两种元素的单质已被应用于宇宙飞船的燃料电池中,如图乙所示,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碳构成,通入的两种单质由孔隙逸出并在电极表面放电.请回答:
b是电池的
极; a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2H2+4OH--4e-=4H2O或H2+2OH--2e-=2H2O
2H2+4OH--4e-=4H2O或H2+2OH--2e-=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能源短缺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I:CO(g)+2H2(g)?CH3OH(g)+Q1
反应Ⅱ:CO2(g)+3H2(g)?CH3OH(g)+H2O(g)+Q2
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I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 250℃ 300℃ 350℃
K 2.041 0.270 0.012
(1)在一定条件下将2mol CO和6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I,5分钟后测得c(CO)=0.2mol/L,计算此段时间的反应速率(用H2表达)
 
 mol/(L?min).
(2)由表中数据判断Q1
 
0(填“>”、“<”或“=”).
(3)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提高反应I中CO转化率的是
 
(选填编号).
a.充入CO,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原料气循环使用
(4)写出反应Ⅱ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由于CO2化学惰性很大,因此找到合适的催化剂是实现该反应工业化的关键.该反应使用催化剂无法达到的效果是
 
(选填编号).
a.提高甲醇的单位时间产量      b.提高CO2的转化率   c.缩短达到平衡所需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0103 月考题 题型:填空题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
(1)若甲是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并且该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层数的二分之一,则甲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甲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乙为甲的稳定的氧化物,写出乙在与水反应中氧化剂的电子式____________;19.5g乙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mol;
(3)丙为地壳中金属元素含量排位第二的元素形成的单质,写出它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室里,配制丙的高价氯化物溶液时要加入一定量的盐酸,解释原因并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是由两种均为10个电子的微粒组成的化合物,它与碱反应能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X,X分子中也含有10个电子,则丁属于____________类型的晶体,从综合效益角度出发,在工业上生产X时,既要增大单位时间内X产量,又要提高X的产率,可采取的措施是(填写下列合理选项的序数)
_______________。
①减压 ②加压 ③升温 ④降温 ⑤适宜的温度和压强 ⑥加催化剂
⑦及时从平衡体系中分离出X ⑧分离出X后的原料气循环使用并补充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