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粗食盐中除含有泥砂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我们食用的精盐是用粗食盐提纯而得到的.通过教材中“粗盐的提纯”及你做过的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检验溶液中有无SO42-离子?
 

(2)要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离子在粗盐经过溶解→过滤后的溶液中依次加入足量的
 
 
 
,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
(3)将经过操作(2)后的溶液过滤.请问滤渣都还有哪些成分
 
;过滤后在滤液中再加入稀盐酸,调整溶液的PH至中性,请问这步操作的目的是
 

(4)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个步骤中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时:
 

过滤时:
 

蒸发时:
 
考点:粗盐提纯
专题:实验题
分析:(1)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难溶性硫酸钡沉淀;
(2)用氯化钡沉淀硫酸根离子,用氢氧化钠沉淀镁离子,用碳酸钠沉淀钙离子,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目的是将过量的钡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
(3)依据(2)中发生的反应判断得到滤渣中的成分;过滤后的溶液含有杂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要得到纯净氯化钠溶液还得除去这两种杂质;
(4)溶解粗盐时使用玻璃棒搅拌、过滤时使用玻璃棒引流、蒸发时使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液滴或晶体飞溅,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1)溶液中如果含有硫酸根离子,加入氯化钡会产生沉淀,所以:静止片刻在上层清液处,滴加一滴BaCl2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浑浊或者沉淀,则溶液中有SO42-,不出现浑浊就说明SO42-已经除尽;
故答案为:静止片刻在上层清液处,滴加一滴BaCl2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浑浊或者沉淀,则溶液中有SO42-,不出现浑浊就说明SO42-已经除尽;
(2)向过滤后的粗盐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发生反应:Ba2++SO42-=BaSO4↓除去硫酸根离子;然后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Mg2++2OH-=Mg(OH)2↓除去镁离子;再加入足量的碳酸钠发生反应:Ca2++CO32-=CaCO3↓、Ba2++CO32-=BaCO3↓除去过量的钙离子和钡离子,
故答案为:BaCl2、NaOH、Na2CO3(顺序可以变,只要BaCl2在Na2CO3之前即可);
(3)按照加入的试剂顺序依次产生的沉淀为:硫酸钡、氢氧化镁、碳酸钙、碳酸钡,所以滤渣的成分为:
硫酸钡、氢氧化镁、碳酸钙、碳酸钡;
过滤后溶液中还含有杂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入盐酸发生反应:CO32-+2H+=CO2↑+H2O,H++OH-=H2O,可以除去这两种杂质,
故答案为:硫酸钡、氢氧化镁、碳酸钙、碳酸钡;除去前面第(2)步加过量的NaOH和Na2CO3
(4)溶解时使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速率;过滤时为防止待滤液体外洒,用玻璃棒将待滤液体引流到漏斗中;蒸发时使用玻璃棒是为了防止因局部过热液滴或晶体飞溅,
故答案为:搅拌,加速溶解;使待滤液体沿玻璃棒流入漏斗,防止外洒;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液滴或晶体飞溅.
点评:本题考查了粗盐提纯的实验,解题关键除杂试剂的选择和加入的先后顺序,注意牢记除杂剂选择的原则:不增(不引人新的杂质);不减(不减少被净化的物质的量);不繁(易分离,易操作,不繁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mol X和1mol Y进行反应:2X(g)+Y(g)?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时X浓度为0.04 mol/L
B、将容器体积变为20L,Z的平衡浓度变为0.015mol/L
C、若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变大
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醇可以发生消去反应且所得产物无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B、
C、CH3OH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D是周期表中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B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C单质的晶体类型在同周期的单质中没有相同的;D元素在同周期或同主族元素中相比较其最高正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都是最强.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2)以下三种物质:①D与钠形成的化合物 ②C、D形成的化合物 ③A、B形成的一种具有高硬度、耐磨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按熔点由高到低顺序排列:
 
(用序号表示).
(3)D元素有多种含氧酸,在其原子总数最少的含氧酸分子里,中心原子采取
 
杂化,少量该酸氧化NH3得一种不污染环境的气体和HCl,写出该反应方程式
 
.元素A的最高价含氧酸甲与A的气态氢化物反应形成化合物乙,常温下,若甲、乙两种溶液的pH均等于5,则由水电离出的c(H+:c(H+=1:
 

(4)在25℃、101kPa下,己知C的气态氢化物与足量O2点燃完全反应,恢复至原状态测得:平均每转移l 
mol e_放热190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Ⅰ.你见过翩翩起舞的鸡蛋吗?请看以下小实验.(已知白醋浓度比普通食醋浓度大)
甲组:一个鸡蛋、一瓶普通食醋、一个玻璃杯.
乙组:一个鸡蛋、一瓶白醋、一个玻璃杯.
操作:(1)将醋倒入玻璃杯内.(2)把鸡蛋放入杯中.(3)仔细观察,刚开始时鸡蛋沉在水底,可是过了一会儿,鸡蛋周围会出现许多小气泡,这些气泡伴着鸡蛋旋转上升,好像鸡蛋在“跳舞”一样.乙组鸡蛋“舞”的比甲组的要剧烈一些.同学们根据以上现象提出了推测:醋酸的浓度越大,鸡蛋“舞”的就越剧烈.于是就换用了冰醋酸(纯净的醋酸).结果鸡蛋在其中却一点也没有“舞”起来.请回答:
(1)写出鸡蛋周围会出现许多小气泡发生的有关离子方程式
 

(2)为什么换用了冰醋酸,鸡蛋却一点也没有“舞”起来?
 

Ⅱ.可用于分离或者提纯物质的方法有:A.过滤 B.升华 C.加热分解 D.洗气法
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种方法最合适?(填序号)
(3)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颗粒,用
 

(4)除去O2中少量的水蒸气,用
 

(5)除去固体碘中混有的少量NaI,用
 

(6)除去KCl中的KClO3,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已知C(s、金刚石)+O2═CO2(g);△H=-395.4kJ/mol,C(s、石墨)+O2═CO2(g);△H=-393.5kJ/mol.
①石墨和金刚石相比,石墨的稳定性
 
金刚石的稳定性.
②石墨中C-C键键能
 
金刚石中C-C键键能.(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肼(N2H4)和NO2是一种双组分火箭推进剂.两物质混合发生反应生成N2和H2O(g),已知8g气体肼在上述反应中放出142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3)0.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热量,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又知H2O(l)?H2O(g);△H=+44kJ/mol,则11.2L(标准状况)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对于可逆反应:2A(g)+3B(g)?xC(g)+D(g),已知A和B的起始浓度分别为5mol?L-1和3mol?L-1,反应开始到达平衡的时间是2min,C的反应速率为0.5mol?L-1?min-1,平衡时D的浓度为0.5mol?L-1.求:
(1)x=
 

(2)B的平衡浓度为
 

(3)A的转化率为
 

(4)平衡混合气中C的体积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乙酰水杨酸俗称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合成原理是:

虚框中为提纯原理,是为了除去该反应的副产物:水杨酸酐、乙酰水杨酸水杨酯、乙酰水杨酸酐和聚合物等.水杨酸(熔点158℃)和乙酰水杨酸(熔点135℃)微溶于冷水、可溶于热水和乙酸乙酯.生产流程是:

(1)操作Ⅰ、Ⅲ的名称是
 
;使用热水浴加热的原因是
 

(2)可以循环利用的是
 
;固体2的成份是
 

(3)为了检验产品中是否含有水杨酸,并进行精制(除去产品中的其它反应物和副产物),进行以下操作,请完成下表:
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几粒产品晶体投入装适量热水的试管中,振荡 得无色溶液
向试管中滴入
 
溶液
 
产品中有水杨酸

结晶
将粗产品溶于适量的水中,水浴加热,趁热过滤,将滤液
 
,抽滤
有晶体析出 精产品
(4)用中和法测定产品纯度:取a g产品溶解于V1mL1mol/L的NaOH溶液中,加热使乙酰水杨酸水解,再用1mol/L的盐酸滴定过量的NaOH,当滴定终点时消耗盐酸V2mL;计算出产品纯度为
 
(只需列出计算表达式,不必化简.乙酰水杨酸分子量为1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元素的单质反应,能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E;D的L层电子数等于K、M两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之和.
(1)A为
 
,B为
 
,C为
 
,D为
 
.(填元素符号)
(2)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E的电子式是
 

(3)写出由A、B组成的化合物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