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二氧化硒(SeO2)是一种氧化剂,其被还原后的单质硒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物,通过与浓HNO3或浓H2SO4反应生成SeO2以回收Se.
完成下列填空:
(1)Se的原子序数为34,元素S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第VIA族
(2)Se和浓HNO3反应的还原产物为NO和NO2,且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写出Se和浓HNO3的反应方程式Se+2HNO3(浓)=H2SeO3+NO↑+NO2↑;生成1mol SeO2转移的电子数为4NA
(3)已知:Se+2H2SO4(浓)→2SO2↑+SeO2+2H2O            2SO2+SeO2+2H2O→Se+2SO42-+4H+
SeO2、H2SO4(浓)、SO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4(浓)>SeO2>SO2
(4)回收得到的SeO2的含量,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测定:
①SeO2+KI+HNO3→Se+I2+KNO3+H2O
②I2+2Na2S2O3=Na2S4O6+2NaI
配平方程式①,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5)实验中,准确称量SeO2样品0.1500g,消耗了0.2000mol/L的Na2S2O3溶液25.00mL,所测定的样品中SeO2的质量分数为92.5%.

分析 (1)Se的原子序数为34,核外有34个电子,分四层排布,最外层含有6个电子;
(2)利用题中信息可知Se与浓HNO3反应,Se被氧化为+4价的H2SeO3,HNO3还原为NO与NO2,利用电子守恒和限定条件(生成NO与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即二者计量系数比为1:1)可得方程式;Se转化为SeO2,失去4个电子;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而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
(4)反应①中I-失去电子生成I2,共升高2价,SeO2中+4价Se得到单质还原为单质Se,共降低4价,化合价升降最小公倍数为4,进而确定各物质的量的系数配平方程式,确定转移电子数目,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5)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SeO2~2I2~4Na2S2O3,根据n=cV计算消耗的n(Na2S2O3),根据关系式计算样品中n(SeO2),再根据m=nM计算SeO2的质量,进而计算样品中SeO2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Se的原子序数为34,核外有34个电子,分四层排布,最外层含有6个电子,则Se位于第四周期第VIA族;
故答案为:第四周期第VIA族;
(2)利用题中信息可知Se与浓HNO3反应,Se被氧化为+4价的H2SeO3,HNO3还原为NO与NO2,生成NO与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即二者计量系数比为1:1,令二者系数为1,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Se的系数为$\frac{1×3+1×1}{4}$=1,故反应方程式为Se+2HNO3(浓)=H2SeO3+NO↑+NO2↑,Se转化为SeO2,失去4个电子,则生成1mol SeO2转移的电子数为4NA
故答案为:Se+2HNO3(浓)=H2SeO3+NO↑+NO2↑;4;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所以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SeO2、H2SO4(浓)、SO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4(浓)>SeO2>SO2
故答案为:H2SO4(浓)>SeO2>SO2
(4)反应①中I-失去电子生成I2,共升高2价,SeO2中+4价Se得到单质还原为单质Se,共降低4价,化合价升降最小公倍数为4,故KI的系数为4,I2的系数为2,SeO2、Se的系数都是1,KNO3的硝酸为4,HNO3为4,H2O为2,配平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故答案为:
(5)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SeO2~2I2~4Na2S2O3,消耗的n(Na2S2O3)=0.2000 mol/L×0.025L=0.005mol,根据关系式计算样品中n(SeO2)=0.005mol×$\frac{1}{4}$=0.00125mol,故SeO2的质量为0.00125mol×111g/mol=0.13875g,所以样品中SeO2的质量分数为$\frac{0.13875g}{0.1500g}$×100%=92.5%,
故答案为:92.5%.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本题涉及氧化性强弱比较、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电子转移表示、氧化还原反应滴定计算等,难度中等,注意(4)中根据关系式的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在3Cu+8HNO3(稀)═4H2O+3Cu(NO32+2NO↑反应中,若有1.2mol电子发生转移,则被还原的HNO3的质量是多少?生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FeCl3 具有净水作用,但腐蚀设备,而聚合氯化铁是一种新型的絮凝剂,处理污水比FeCl3 高效,且腐蚀性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1)FeCl3 净水的原理是Fe3+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粒子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FeCl3 溶液腐蚀钢铁设备,除H+作用外,另一主要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Fe3++Fe=3Fe2+
(2)为节约成本,工业上用NaClO3 氧化酸性FeCl2 废液得到FeCl3
①若酸性FeCl2 废液中c(Fe2+)=2.0×10-2mol•L-1,c(Fe3+)=1.0×10-3mol•L-1,c(Cl-)=5.3×10-2mol•L-1,则该溶液的pH约为2.
②完成NaClO3 氧化FeCl2 的离子方程式:□ClO3-+□Fe2++□6H+=□Cl-+□Fe3++□3H2O.
(3)FeCl3 在溶液中分三步水解:
Fe3++H2O?Fe(OH)2++H+--K1
Fe(OH)2++H2O?Fe(OH)2++H+--K2
Fe(OH)2++H2O?Fe(OH)3+H+--K3
以上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1、K2、K3由大到小的顺序是K1>K2>K3
(4)FeCl3也可以用作SO2尾气的吸收剂,原理上与NaOH吸收SO2有何不同2FeCl3+SO2+2H2O═2FeCl2+H2SO4+2HCl、2NaOH+SO2=Na2SO3+H2O
(5)电解时,微粒的放电顺序遵循微粒得失电子能力的强弱,SO32-具有强的还原性.用NaOH吸收烟气中的SO2,将所得的Na2SO3溶液用碳棒进行电解,写出阳极电极反应SO32--2e-+H2O=SO42-+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碳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在地壳中其丰富程度位列第14位,远低于氧、硅、铝、铁等元素.但是,碳却是存在形式最复杂的元素,如煤、石油、天然气、动植物体、石灰石、白云石、二氧化碳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碳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
(2)在CO2分子中,碳原子采用sp杂化轨道与氧原子成键.
(3)COCl2俗称光气,分子中C原子采取sp2杂化成键,应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COCl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4)二茂铁(C5H52Fe是Fe2+与环戊二烯基形成的一类配合物,实验室测定铁的含量:可用配位
剂邻二氮菲(),它能与Fe2+形成红色配合物(如图1),该配离子中Fe2+与氮原子形成配位键共有6个.
 
(5)普鲁士蓝可用作染料,它的结构如图2所示.普鲁士蓝中,n(K+):n(Fe3+):n(Fe2+):n(CN-)=1:1:1:6.
(6)CaC2晶体的晶胞结构与NaCl晶体相似,但CaC2晶体中哑铃C22-的存在,使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如图3).CaC2中C22-与O22+互为等电子体,O22+的电子式可表示为.已知CaC2晶体密度为ag•cm-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CaC2晶胞体积为$\frac{256}{a{N}_{A}}$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1)恒温、容积为1L恒容条件下,硫可以发生如下转化,其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1所示[已知:2SO2(g)+O2(g)?2SO3(g)△H=-196.6kJ/mol].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能表示硫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S(s)+O2(g)═SO2(g)△H=-297 KJ•mol-1
②△H2=-78.64 kJ/mol.
③在相同条件下,充入1mol SO3和0.5mol O2,则达到平衡时SO3的转化率为20%;此时该反应吸收(填“放出”或“吸收”)19.66 kJ的能量.
(2)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①有效“减碳”的手段之一是节能,下列制氢方法最节能的是C(填序号).
A.电解水制氢:2H2O$\frac{\underline{\;电解\;}}{\;}$2H2↑+O2
B.高温使水分解制氢:2H2O(g)$\frac{\underline{\;高温\;}}{\;}$2H2+O2
C.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 $\frac{\underline{\;\;\;TiO_{2}\;\;\;}}{太阳光}$2H2↑+O2
D.天然气制氢:CH4+H2O(g) $\stackrel{高温}{?}$CO+3H2
②CO2可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测得CO2和CH3OH(g)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
从3min到9min,υ(H2)=0.125 mol/(L•min).
③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D(填编号).
A.反应中CO2与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即图中交叉点)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3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4个C-H键断裂
D.CO2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3)工业上,CH3OH也可由CO和H2合成.参考合成反应CO(g)+2H2(g)?CH3OH(g)的平衡常数.
温度/℃0100200300400
平衡常数667131.9×10-22.4×10-41×10-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A.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在T℃时,1L密闭容器中,投入0.1molCO和0.2molH2,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50%,则此时的平衡常数为100
C.工业上采用稍高的压强(5MPa)和250℃,是因为此条件下,原料气的转化率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不属于胶体√(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甲醇,发生反应:CH3OH(l)?CO(g)+2H2(g).以下可以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为(  )
A.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C.CO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D.CO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1:2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由CH3CH2Cl合成HOCH2CH2OH 的反应类型有:①取代(水解)反应 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氧化反应.按反应的先后顺序最合理的反应组合是(  )
A.①②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②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小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反应为放热反应
C.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即△H>0,反应吸热
D.△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