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合成氨工业中,加压有利于提高NH3的产率
B.直接燃烧煤不如将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的效率好
C.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煤和氢能
D.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从节能上分析,步行>坐公交>坐出租车

分析 A、合成氨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
B、将煤进行深加工后,脱硫处理、气化处理很好地减少污染气体,提高燃烧效率,燃烧的效果好;
C、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煤;
D、步行不消耗燃料,而公交载人多消耗能源少.

解答 解:A、合成氨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A正确;
B、直接燃烧煤会排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灰尘等,将煤进行深加工后,脱硫处理、气化处理很好地减少污染气体,提高燃烧效率,燃烧的效果好,故B正确;
C、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煤,不包括氢能,故C错误;
D、步行不消耗燃料,而公交载人多消耗能源少,所以从节能上分析,步行>坐公交>坐出租车,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化石燃料的燃烧和防污染提效率的措施,比较基础,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2.A、B、C、D、E、F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六种元素,有关性质或结构信息如表:元素 有关性质或结构信息
A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 B阳离子与A离子电子数相同,且是所在周期中单核离子半径最小的
C C与B同周期,且是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稀有气体除外)
D D单质是制造黑火药的一种成分,也可用于杀菌消毒
E  E与D同周期,且在该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
F F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离子化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F的元素符号Na、F;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ⅢA族.
(2)写出由上述元素形成的可用于漂白的物质的化学式(至少4种)O3、Cl2、Na2O2、NaClO、SO2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常温常压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Fe3+)=0.1 mol/L溶液中:Na+、NH4+、SCN-、SO42-
B.能溶解CaCO3的溶液中:Fe3+、Ca2+、Cl-、NO3-
C.由水电离出的c(H+)=1×10-2mol/L的溶液中:Na+、Ba2+、HCO3-、Cl-
D.强碱性溶液中:K+、Na+、ClO-、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某温度(t℃)时,测得0.01mol/L的NaOH溶液的pH为11,则该温度下Kw=1.0×10-13t℃>25℃(填“>”、“<”或“=”),其理由是水的电离是吸热的,升高温度时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Kw增大,因该温度下的Kw比25℃时大,所以该温度大于25℃该温度下,将pH=a的NaOH溶液VaL和pH=b的硫酸Vb L混合,通过计算填写以下不同情况时两溶液的体积比:
(1)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a+b=14,则Va:Vb=1:10
(2)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a+b=12,则Va:Vb=10:1
(3)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a+b=x,则Va:Vb=1013-(a+b):1或1013-x:1
(4)若所得混合液的pH=10,且a=12,b=2,则Va:Vb=1: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工业制硝酸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为4NH3+5O2 $\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O2是氧化剂B.NH3是氧化剂C.O2被还原D.NH3发生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用酸式滴定管准确移取10.00mL某未知浓度的盐酸溶于一洁净的锥形瓶中,然后用0.20mol•L -1的氢氧化钠溶液(指示剂为酚酞).滴定结果如下:
NaOH起始读数NaOH终点读数
第一次      0.50mL    18.60mL
第二次      0.70mL    19.00mL
(1)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364mol•L-1
(2)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是无色变为红色,且30s内不变色.
(3)以下操作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AD.
A.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阅读分析下列材料:
材料1:纯碱和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材料2:两种有机物的物理性质:
物质熔点/℃沸点/℃密度/g•cm-3溶解性
乙二醇
C2H6O2
-11.51981.11易溶于水和乙醇及其他有机溶剂
丙三醇
C3H8O3
17.92901.26能跟水和酒精以任意比互溶;易溶于其他有机溶剂
(1)将纯碱从氯化钠和纯碱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合适的方法是C(填字母,下同);将乙二醇和丙三醇混合液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蒸馏.
A、萃取    B、蒸馏    C、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D、分液
(2)某纯碱样品中可能含有氯化钠,设计一个简易实验加以证明:取样品少许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证明含有氯化钠 (写出简要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
(3)某同学设计两套方案测定纯碱样品(含少量的氯化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方案1:取mg纯碱样品,加入过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灼烧、称重得bg固体,计算出纯碱样品纯度.
方案2:取mg纯碱样品,溶于水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洗涤、烘干、称重得ag固体,计算出纯碱样品纯度.
①写出方案1涉及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②利用方案2中的数据计算该纯碱的纯度:$\frac{53a}{50m}$×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煤炭可以转化为清洁能源和化工原料.
(1)用煤可以制得水煤气.工业上可用煤和水通过水煤气法制氢气,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C(s)+$\frac{1}{2}$O2(g)═CO(g)△H1=-110.5kJ•mol-1
2H2(g)+O2(g)═2H2O(g)△H2=-483.6kJ•mol-1
试求水煤气法制氢气的反应的反应热△H3
C(s)+H2O(g)═CO(g)+H2(g)△H3=+131.3kJ•mol-1
(2)若H-H、O=O和O-H键的键能分别是436kJ•mol-1、496kJ•mol-1和m kJ•mol-1,结合上述热化学方程式的相关数据计算,m=462.9.
(3)已知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此反应为放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CO2(g)+H2(g)△H=-41 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Ⅰ、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称为燃料.工业上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
①CO(g)+2H2(g)═CH3OH(g)△H=?
②CO2(g)+3H2(g)═CH3OH(g)+H2O(g)△H=-58kJ/mol
③CO2(g)+H2(g)═CO(g)+H2O(g)△H=+41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①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H-HC-OC
$\frac{\underline{\;←\;}}{\;}$O
H-OC-H
E/(kJ•mol-14363431076465x
则x=413kJ/mol.
(2)若T℃时将6molCO2和8molH2充入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②,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1中状态Ⅰ(图1中实线)所示.图1中数据A(1,6)代表在1min时H2的物质的量是6mol.
①T℃时,状态Ⅰ条件下,平衡常数K=0.5;
②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温度时,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状态Ⅲ所示,则状态Ⅲ对应的温度>(填“>”“<”或“=”)T℃;
③一定温度下,此反应在恒容容器中进行,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依据的是bc.
a. 2个C=O断裂的同时有2个H-O生成     b.容器中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c.v逆(H2)=3v正(CH3OH)               d.甲醇和水蒸气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Ⅱ、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是环保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
(1)CO2经过催化氢化合成低碳烯烃.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I CO2和n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C02(g)+6H2(g)?CH2=CH2(g)+4H20(g),△H=-128kJ/mol.CO2的转化率与温度、投料比[X=$\frac{n({H}_{2})}{n(C{O}_{2})}$]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X2>  X1(填“>”、“<”或“=”)
②在500K时,若B点的投料比为3.5,且从反应开始到B点需要10min,则v(H2)=0.225mol/(L.min).
(2)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利用太阳能将CO2转化为低碳烯烃,工作原理图3如下,则左侧产生乙烯的电极反应式为2CO2+12e-+12H+=CH2=CH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