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a、b、c、d、e分别是Cu、Ag、Fe、Al、Mg五种金属中的一种。已知:①a、c皆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②b与d的硝酸盐反应,置换出单质d;③c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④c、e在冷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由此可判断a、b、c、d、e依次为
A.Fe Cu Al Ag MgB.Al Cu Mg Ag Fe
C.Mg Cu Al Ag FeD.Mg Ag Al Cu Fe
C

试题分析:①a、c皆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说明a、c是Fe、Al、Mg中的2种;②b与d的硝酸盐反应,置换出单质d;说明b的金属性强于d;③c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说明c是Al;④c、e在冷浓硫酸中发生钝化,c、e是Al、Fe;所以e是Fe,则a是Mg,b是Cu,d是Ag,答案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盐酸和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之比为
A.3:1B.2:1C.1:1D.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将盛有二氧化氮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溶液会充满试管
②酒精灯加热铝箔至熔化,铝并不滴落,因为铝表面的一层致密氧化膜熔点比铝高
③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
④将硅酸钠浸透的滤纸在酒精灯上灼烧,因为是湿滤纸温度低所以不能燃烧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稀溶液( )
①NaHSO4和Na2CO3       ②AICl3和NaOH
③NH4HSO4和Ba(OH)2    ④H3PO4和Ca(OH)2
只用试管、滴管及闻气味就能鉴别有几组:
A.1组B.2组C.3组D.4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推断题

(本题16分)工业上用白云石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Ⅰ.白云石主要成分可表示为:CaO 32.50%;MgO 20.58%;Fe2O3 2.18%;SiO2 0.96%;其他 43.78%。
(1)为了提高白云石的煅烧效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将矿石             。若在实验室中煅烧白云石,需要的仪器除酒精灯、三脚架以外,还需要            (填序号)。
A.蒸发皿         B.坩埚        C.泥三角        D.石棉网
(2)加入H2SO4控制pH时,终点pH对产品的影响如图8所示。则由图示可得到的结论及原因是:

①pH过高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pH过低会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填序号)
A.Fe2O3溶于H2SO4最终使产品混有杂质                B.SiO2溶于H2SO4最终使产品混有杂质
C.酸性过强,形成可溶的Ca(HSO4)2,最终使产品混有含钙的杂质
(3)已知MgSO4、CaSO4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40
50
60
70
MgSO4
30.9
33.4
35.6
36.9
CaSO4
0.210
0.207
0.201
0.193
根据上表数据,简要说明析出CaSO4.2H2O的操作步骤是                                      
(4)写出沉淀反应中的离子方程式:                                                    
(5)该生产流程中还可得到的一种副产品是_______________。
(6)已知酸碱指示剂百里酚蓝变色的pH范围如表所示:25℃时,
向Mg(OH)2的饱和溶液中滴加2滴百里酚蓝指示剂,溶液所呈现的
颜色为                (25℃时,Mg(OH)2的溶度积Ksp=5.6×10-12)。
pH
< 8.0
8.0 ~ 9.6
> 9.6
颜色
黄色
绿色
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为测定某镁铝合金样品中铝的含量,进行了下列实验:取一定量合金,加入100 mL 0.3 mol·L1稀硫酸,合金完全溶解,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560 mL;再加入0.2 mol·L1 NaOH溶液至沉淀质量恰好不再变化,用去350 mL NaOH溶液。则所取样品中铝的物质的量为
A.0.005 mol
B.0.010 mol
C.0.020 mol
D.0.030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14 分)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其单质及合金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日趋广泛。
(1)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可实现由铝土矿制备金属铝,其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Al2O3(s)+AlC13(g)+3C(s) ="3AlCl(g)+3CO(g)"   △H="a" kJ·mol-1
3AlCl(g)=2Al(l)+AlC13(g) △H="b" kJ·mol-1
①反应Al2O3(s)+3C(s)=2Al(l)+3CO(g)的△H=        kJ·mol-1(用含a、b 的代数式表示)。
②Al4C3是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Al4C3与盐酸反应(产物之一是含氢量最高的烃) 的化学方程式为                                            
(2)镁铝合金(Mg17Al12 )是一种潜在的贮氢材料,可在氩气保护下,将一定化学计量比的Mg、Al 单质在一定温度下熔炼获得。该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的反应方程式为Mg17Al122+17H2=17MgH2+12Al。得到的混合物Y(17MgH2 +12Al)在一定条件下可释放出氢气。   
①熔炼制备镁铝合金(Mg17Al12)时通入氩气的目的是                       
②在6. 0 mol·L-1 HCl 溶液中,混合物Y 能完全释放出H2。1 mol Mg17 Al12完全吸氢后得到的混合物Y 与上述盐酸完全反应,释放出H2的物质的量为            
③在0. 5 mol·L-1 NaOH 和1. 0 mol·L-1 MgCl2溶液中,                 图8
混合物Y 均只能部分放出氢气,反应后残留固体物质的X射线衍射谱图如图所示(X射线衍射可用于判断某晶态物质是否存在,不同晶态物质出现衍射峰的衍射角不同)。在上述NaOH 溶液中,混合物Y 中产生氢气的主要物质是                       (填化学式)。

(3)铝电池性能优越,Al-AgO 电池可用作水下动力电源,其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2014届安徽省濉溪县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探究在含Mg2+、Al3+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过程。
【实验】在0.1 mol?L-1 MgSO4、0.05 mol?L-1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0.5 mol?L-1NaOH溶液,借助氢离子传感器和相应分析软件,测得溶液的pH随NaOH溶液的加入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为精确控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可将NaOH溶液置于                         (填仪器名称)中滴加。
(2)图中有三个pH增加缓慢的阶段,第一阶段(a点前)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3)对第二阶段(b、c之间)溶液pH变化缓慢的本质,小组同学做出如下推测,请补充推测2和3:
推测1:生成Mg(OH)2沉淀,消耗OH
推测2:                                    
推测3:                                           。
若推测1符合实际情况,则a点之前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请据此描述Mg(OH)2、Al(OH)3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溶解性的差异                                            
(4)请分析e点后溶液中较大量存在的含金属元素的离子并设计实验检验(可不填满):
较大量存在的含金属元素的离子
检验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某铝土矿中主要含有Al2O3、Al(OH)3、AlO(OH),还含有Fe2O3等杂质。利用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⑴粉碎后的铝土矿碱浸时应在高温下进行,其目的是     
⑵AlO(OH)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⑶在稀释、结晶过程中:稀释的目的是     ;加Al(OH)3晶核的目的是促进Al(OH)3的析出。上述“稀释、结晶”工艺,也可用通入足量的     气体的方法来代替。
⑷浓缩所得的NaOH溶液由于吸收了空气中的CO2而含有杂质,该杂质可通过苛化反应除去,写出苛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⑸该生产流程能实现     (填化学式)的循环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