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A(g)+bB(g)?cC(g)△H=“Q“kJ/mol,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的关系如表所示:
t℃4005008001000
K2.61.61.00.40
(1)依据图表判断该反应△H< 0(填“>”或“<”).
(2)500℃,固定容器的密闭容器中,放入混合物,其始浓度为c(A)=0.25mol/L,c(B)=0.60mol/L,c(C)=0.30mol/L,则反应开始时,B的消耗速率比生成速率不能确定 (填“大”、“小”或“不能确定”).

分析 (1)由图表数据可知,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减小,说明升温平衡逆向进行,正反应方向为放热反应;
(2)500℃,K=1.6,计算放入混合物,其始浓度为c(A)=0.25mol/L,c(B)=0.60mol/L,c(C)=0.30mol/L此时的浓度商和平衡常数比较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确定B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大小,此时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不能确定,不能计算.

解答 解:(1)由题给图表数据可知,随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H<0,
故答案为:<;
(2)500℃,K=1.6,计算放入混合物,其始浓度为c(A)=0.25mol/L,c(B)=0.60mol/L,c(C)=0.30mol/L,aA(g)+bB(g)?cC(g)△H=“Q“kJ/mol,化学方程式系数不知,此时的浓度商Qc不能计算,不能确定反应进行方向,故答案为:不能确定;

点评 本题考查了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和分析判断,数据处理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判断中,正确的观点是(  )
A.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
B.在熔融或溶解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
C.在溶解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D.在熔融和溶液的状态下都能导电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决定物质性质的重要因素是物质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A和B为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表所示:
电离能/kJ•mol-1I1I2I3I4
A5781817274511578
B7381451773310540
A通常显+3价,B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
(2)紫外光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约为399kJ•mol-1.根据下表有关蛋白质分子中重要化学键的信息,说明人体长时间照射紫外光后皮肤易受伤害的原因紫外光具有的能量比蛋白质分子中重要的化学键C-C、C-N和C-S的键能都大,紫外光的能量足以使这些化学键断裂,从而破坏蛋白质分子.组成蛋白质的最简单的氨基酸中的碳原子杂化类型是sp2和sp3
共价键C-CC-NC-S
键能/kJ•mol-1347305259
(3)实验证明:KCl、MgO、CaO、TiN这4种晶体的结构与NaCl晶体结构相似(如图1所示),已知3种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数据如表:

离子晶体NaClKClCaO
晶格能/kJ•mol-17867153401
则该4种离子晶体(不包括NaCl)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TiN>MgO>CaO>KCl.
其中MgO晶体中一个Mg2+周围和它最邻近且等距离的Mg2+有12个.
(4)金属阳离子含未成对电子越多,则磁性越大,磁记录性能越好.离子型氧化物V2O5和CrO2中,适合作录音带磁粉原料的是CrO2
(5)某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如图2所示,其分子内不含有AC(填序号).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金属键
D.配位键     E.氢键        F.非极性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无特殊说明均填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
主族
周期
IAⅡAIIIAⅣAⅤAⅥAⅦA0族
1
2
3
4
(1)在⑤~⑨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Cl,其离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离子半径最大的是S 2-
(2)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ClO4,碱性最强的是KOH.
(3)写出⑤和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H-+Al(OH)3=AlO2-+2H2O;
(4)按要求写出下列两种物质的电子式:②的氢化物;⑤的一种氧化物呈淡黄色,其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电子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F-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C.葡萄糖的分子式:C6H12O6D.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一定温度下,在3个体积均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2H2(g)+CO(g)?CH3OH(g)达到平衡,测得有关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容器温度/k物质的起始浓度/mol•L-1物质的平衡浓度/mol•L-1
c(H2) c(CO) c(CH3OH) c(CH3OH) 
400  0.20 0.10 00.080 
 400 0.40 0.20 0
 500 00 0.10 0.025
A.该方应的正反应吸热
B.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反应物转化率比容器Ⅱ中的大
C.达到平衡时,容器Ⅱ中c(H2)大于容器Ⅲ中c(H2)的两倍
D.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的反应速率比容器Ⅰ中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甲醇被称为2l世纪的新型燃料,工业上通过下列反应①和②,用CH4和H2O为原料来制备甲醇.
①CH4(g)+H2O(g)?CO(g)+3H2(g)△H1
②CO(g)+2H2(g)?CH3OH(g)△H2
将0.20mol CH4(g)和0.30mol H2O(g)通入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①,达到平衡时,CH4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
(1)温度不变,缩小体积,增大压强,①的反应速率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或左方向移动.
(2)温度升高,反应①的△H1>0(填“<”、“=”或“>”),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CO){c}^{3}({H}_{2})}{c(C{H}_{4})c({H}_{2}O)}$,100℃时的平衡常数值是1.35×10-3
(3)在压强为0.1MPa条件下,将a mol CO与 3a mol 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反应②生成甲醇.为了寻找合成甲醇的温度和压强的适宜条件,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请在下表空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
实验编号T(℃)n (CO)/n(H2P(MPa)
I1501/30.1
II  5
III350 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到目前为止,由化学能转变的热能或电能仍然是人类使用最广泛的能源.
(1)在25℃、101kPa下,16g的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a kJ(a>0)的热量,则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3O2(g)═CO2(g)+2H2O (l)△H=-2aKJ/mol.
(2)化学反应中放出的热能(焓变,△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E)有关.
①图1是N2(g)和H2(g)发生反应生成1mol NH3(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该反应过程是放热(填“放热”或“吸热”)过程,请写出生成2mol NH3的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H=-92KJ/mol.
②已知:
化学键H-HN≡N
键能(kJ/mol)435943
试根据上表及图1中的数据计算N-H键的键能为390kJ/mol.
③若起始时向容器内放入1mol N2和3mol H2,10分钟后N2的转化率为15%,则该反应进行到此时共放出的热量为13.8kJ.
(3)①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是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工业上用CO2和H2反应合成二甲醚.已知:
CO2(g)+3H2(g)═CH3OH(g)+H2O(g)△H1=-53.7kJ/mol
CH3OCH3(g)+H2O (g)═2CH3OH(g)△H2=+23.4kJ/mol
则:2CO2(g)+6H2(g)?CH3OCH3 (g)+3H2O(g)△H3=-130.8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碳间以单键结合,碳原子剩余价键全部与氢原子结合的烃一定是饱和链烃
B.分子组成符合CnH2n+2的烃一定是烷烃
C.正戊烷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在一条直线上
D.CH3CH(CH32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可以生成四种一氯代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