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则三元素位于同一周期,1molA单质跟盐酸反应可置换出11.2L(标准状况下)氢气,设A的化合价为x,由电子守恒可知,1mol×x=$\frac{11.2L}{22.4L/mol}$×2,解得x=1,即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又A转变成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则A为Na;而B的核电荷数比A大2,则B为Al;C原子的电子总数比B原子电子总数多4,故C为Cl,据此解答.
解答 解: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则三元素位于同一周期,1molA单质跟盐酸反应可置换出11.2L(标准状况下)氢气,设A的化合价为x,由电子守恒可知,1mol×x=$\frac{11.2L}{22.4L/mol}$×2,解得x=1,即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又A转变成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则A为Na;而B的核电荷数比A大2,则B为Al;C原子的电子总数比B原子电子总数多4,故C为Cl.
(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Na,B为Al,C为Cl,故答案为:Na;Al;Cl;
(2)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Al(OH)3,C的气态氢化物为HCl,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
故答案为:Al(OH)3+3H+═Al3++3H2O;
(3)金属性Na>Al,故单质还原性Na>Al,故答案为:强.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关键是利用电子守恒来计算A的化合价进而推断A元素,需要学生熟悉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的性质.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加热再通氢气 | |
B. | 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 | |
C. | 浓硫酸不小心沾到皮肤上,立刻用NaOH溶液洗涤 | |
D. |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物质 | Cu(OH)2 | Fe(OH)3 | CuCl | CuI |
Ksp | 2.2×10-20 | 2.6×10-39 | 1.7×10-7 | 1.3×10-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
②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
③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 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
④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 D.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
实验内容 | ① | ② | ③ | ④ |
实验现象(填A-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玻璃棒蘸取1 mol.L-lCH3 COOH溶液,点在广范pH试纸中部,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测得其pH为3.5 | |
B. | 用玻璃棒蘸取皂化反应后的混合液,滴入装有热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若有油滴浮在液面上,说明反应液中油脂已完全水解 | |
C. | 取5 mL SO2水溶液,滴加BaCl2溶液,立即出现白色沉淀,加入盐酸,沉淀消失 | |
D. | 取5 mL 0.1 mol•L-1KI溶液,加入0.1 mol•L-l FeCl3溶液1 mL,充分反应后继续加入2mLCCl4,振荡、静置后取上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