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铂电极电解某金属的氯化物(MCl2)溶液,当阳极上收集到1.12 L Cl2时(标准状况),阴极增重3. 2g.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 |
B.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不发生变化 |
C.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 |
D.电路中通过0.5mol电子 |
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知,用铂电极电解某金属的氯化物(MCl2)溶液,阳极反应为:2Cl- - 2e-= Cl2↑,阴极反应为:M2+ + 2e-= M;当阳极上收集到1.12 L Cl2时(标准状况),转移的电子为0.1mol,根据电子守恒及电极反应知,阴极析出金属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则金属的摩尔质量为:M=m/n=64g/mol,相对原子质量为64,M为铜元素; A、根据上述分析知,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错误;B、根据上述分析知,该电解过程为电解氯化铜溶液,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增大,错误;C、根据上述分析知,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正确;D、电路中通过0.1mol电子,错误。
考点: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及电解计算。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1966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首次发表了Na-S电池的有关报导。其结构如图所示,电池反应为2Na+S8Na2Sn。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熔钠电极作电池的正极 |
B.放电时Na+向正极移动 |
C.充电时熔钠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
D.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8Sn2-—16e-=nS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糕点包装中常见的脱氧剂组成为还原性铁粉、氯化钠、炭粉等,其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
氧腐蚀相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含有 1.12g铁粉的脱氧剂,理论上最多能吸收氧气336mL(标准状况) |
B.脱氧过程是吸热反应,可降低温度,延长糕点保质期 |
C.脱氧过程中碳做原电池负极,电极反应为:2H2O+O2+4e-=4OH- |
D.脱氧过程中铁作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Fe-3e-=Fe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用惰性电极实现下列电解实验,其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的pH不变 |
B.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阳极消耗OH-,故溶液的pH减小 |
C.电解硫酸钠溶液,阴极和阳极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D.电解氯化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CuO或CuCO3均可使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实验发现,298 K时,在 FeCl3酸性溶液中加入少量锌粒后,Fe3+立即被还原成Fe2+。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该实验事实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原电池的正极反应是:Zn-2e-=Zn2+ |
B.左烧杯中溶液的红色逐渐褪去 |
C.该电池铂电极上有气泡出现 |
D.该电池总反应为:3Zn+2Fe3+=2Fe+3Zn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圈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处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 |
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
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 |
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工业上可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和闪锌矿(主要成分为ZnS)制取干电池中所需的MnO2和Zn,其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酸溶时,MnO2作还原剂 |
B.可用盐酸代替硫酸进行酸溶 |
C.原料硫酸可以循环使用 |
D.在电解池的阴极处产生Mn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利用如图装置,完成很多电化学实验。下列有关此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X为锌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M处,可减缓铁的腐蚀,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
B.若X为碳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N处,可减缓铁的腐蚀 |
C.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M处,铜棒质量将增加,此时外电路中的电子向铜电极移动 |
D.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N处,铁棒质量将增加,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将减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