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标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数目方向,并写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1)2MnO2+4KOH+O2=2K2MnO4+2H2O氧化剂是O2,还原剂是MnO2
(2)3NaClO3+10HCl(浓)=3NaCl+4Cl2↑+2ClO2↑+5H2O还原剂是HCl,氧化剂是NaClO3

分析 (1)2MnO2+4KOH+O2=2K2MnO4+2H2O反应中Mn的化合价升高,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2)3NaClO3+10HCl(浓)=3NaCl+4Cl2↑+2ClO2↑+5H2O反应NaClO3中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HCl中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分析.

解答 解:(1)2MnO2+4KOH+O2=2K2MnO4+2H2O反应中Mn的化合价升高,则MnO2被氧化,MnO2作还原剂,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O2被还原,O2作氧化剂,反应中转移4个电子,则
故答案为:O2;MnO2
(2)3NaClO3+10HCl(浓)=3NaCl+4Cl2↑+2ClO2↑+5H2O反应NaClO3中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则NaClO3为还原剂,HCl中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则HCl为还原剂,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7,则
故答案为:HCl;NaClO3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侧重于基本概念、电子转移表示方法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各组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铁与稀硝酸B.铁和硫酸铜溶液
C.铁和氢氧化钠溶液D.铁粉与灼热的水蒸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苏打与稀盐酸反应:HCO3-+H+═CO2↑+H2O
B.Fe2O3与HI:Fe2O3+6H+═2Fe3++3H2O
C.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Ba(OH)2 溶液至SO42-刚好完全沉淀:NH4++Al3++2SO42-+2Ba2++4OH-═2BaSO4↓+NH3•H2O+Al(OH)3
D.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SO2:SO2+ClO-+H2O═SO42-+Cl-+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4g聚乙烯中所含原子数为3NA
B.48g 甲硫醇(CH4S)中含有C-H键数目为4NA
C.标准状况下,11.2 L氯仿所含分子数为0.5 NA
D.0.1mol苯乙烯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4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将400mL0.3mol/L的FeSO4溶液加入到100mL K2Cr2O7熔液中,恰好使溶液中Fe2+全部转化为Fe3+,Cr2O72-被还原为Cr3+,则K2Cr2O7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4mol/LB.0.2mol/LC.0.1mol/LD.0.08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到目前为止,由化学能转变的热能或电能仍然是人类使用的最主要的能源.
(1)在25℃、101kPa下,16g的甲醇(CH3OH)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352kJ的热量,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frac{3}{2}$O2(g)=CO2(g)+2H2O(l)△H=-704kJ•mol-1
(2)化学反应中放出的热能(焓变,△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E)有关.
已知:H2 (g)+Cl2 (g)═2HCl (g)△H=-185kJ/mol,
E(H-H)=436kJ/mol,E(Cl-Cl)=243kJ/mol则E(H-Cl)=432kJ/mol
(3)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已知:
2Cu(s)+$\frac{1}{2}$O2(g)═Cu2O(s)△H=-169kJ•mol-1
C(s)+$\frac{1}{2}$O2(g)═CO(g)△H=-110.5kJ•mol-1
2Cu(s)+O2(g)═2CuO(s)△H=-314kJ•mol-1
则工业上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制取Cu2O和C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2CuO(s)=Cu2O(s)+CO(g)△H=+34.5KJ/mol.
(4)①如图是N2和H2反应生成2mol NH3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计算每生成1mol NH3放出热量为:46.1kJ.
②若起始时向容器内放入1mol N2和3mol H2,达平衡后N2的转化率为20%,则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1 kJ,则Q1的数值为18.4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科研小组探究工业废Cu粉(杂质含有SiO2、Al2O3、Fe2O3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成并制备少量CuSO4•5H2O,实现废物综合利用,实验过程如下:
过程Ⅰ:

(1)废Cu粉中一定含有的杂质是Fe2O3、SiO2(填化学式)
(2)写出过程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iO2+2OH-═SiO32-+H2O.
过程Ⅱ:

(3)综合过程Ⅰ、II,计算废Cu粉中各成分的质量之比是m(Fe2O3):m(Cu):m(SiO2)=16:16:15(化为最简整数比)
过程Ⅲ:已知25℃时:
电解质Cu(OH)2Fe(OH)2Fe(OH)3
溶度积(Ksp)2.2×10-208.0×10-164.0×10-38
开始沉淀时的pH5.46.53.5
完全沉淀时的pH6.49.64.0
(4)在Ⅱ中所得蓝色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H2O2 溶液,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4.0≤pH<5.4,然后过滤、结晶,可得CuSO4•5H2O.
(5)下列与Ⅲ方案 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CD填字母).
A.H2O2是绿色氧化剂,在氧化过程中不引进杂质、不产生污染
B.将Fe2+氧化为Fe3+的主要原因是Fe(OH)2沉淀比Fe(OH)3沉淀较难过滤
C.调节溶液pH选择的试剂可以是氢氧化铜或氧化铜
D.在pH>4的溶液中Fe3+一定不能大量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将盛有等质量稀盐酸(各含nmolHCl)的甲、乙两个烧杯分别放在托盘天平的两边,调节天平,使天平达到平衡.然后在甲、乙烧杯中分别投入amol Mg和bmol Al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1)若甲、乙两烧杯中酸均过量,则甲、乙两边净增量分别为$\frac{11}{12}$ag,$\frac{8b}{9}$g.
(2)若甲、乙烧杯中酸均用完,金属均过量,则甲、乙两边产生的H2的质量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由此推出a:b=32: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各组溶液,不需要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的是(  )
A.AgNO3、NaCl、Na2SO4、NaIB.Na2SO4、KNO3、(NH42SO4、MgCl2
C.FeCl3、NaOH、NaCl、NaNO3D.NaCl、HCl、NaAlO2、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