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某探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图1所示装置分别进行如下探究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药品制取气体量气管中的液体
Cu、稀HNO3H2O
NaOH固体、浓氨水NH3
镁铝合金、足量NaOH溶液H2H2O

(1)实验I通过收集并测量NO气体的体积来探究铜样品的纯度,有的同学认为该实验设计不可行,主要原因是NO会与装置中空气反应,生成NO2溶于水,使测得的NO气体体积不准;
(2)实验Ⅱ中量气管中的液体最好是C(填字母编号,下同)
A.NaOH溶液          B.氨水           C.煤油            D.氯化铵溶液
实验剩余的NH3需吸收处理,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如图2中,不能防止倒吸的是BE;
(3)①写出实验Ⅲ中涉及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Al+2H2O+2OH-=2AlO2-+3H2↑;
②反应前,先对量气管进行第一次读数.读数时,应注意的操作是保持装置B与装置C液面相平,并使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反应后,待装置温度冷却到室温时,再对量气管进行第二次读数.实验前,如拆去导管D,测得的气体体积将偏大(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实验Ⅲ在25℃、1.01×105Pa条件下获得以下数据:
编号镁铝合金质量量气管第一次读数量气管第二次读数
1.0g10.0mL376.6mL
1.0g10.0mL364.7mL
1.0g10.0mL377.0mL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出镁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26.9%.

分析 (1)实验Ⅰ装置中有空气,一氧化氮与空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
(2)氨气极易溶于水,量气管中的液体应该不含水且不与氨气反应,最好用煤油;极易溶于水的气体,若吸收时导管伸入水中,由于气体溶于水,导致装置内压强急剧降低,外界大气压压着液体进入,产生倒吸现象;
(3)①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
②在对量气管进行每一次读数时,都应注意保持装置B与装置C液面相平,并使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实验前,如拆去导管D,流下的液体会占据来之不易的体积,使得测得的气体体积将偏大;
③实验Ⅲ,铝和氢氧化钠反应,根据量气管的第二次读数-第一次读数=生成氢气的体积,求出生成氢气的平均值,再求出合金中铝的质量,最后计算出镁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可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硝酸;装置Ⅰ中有空气,一氧化氮会与装置中的空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氮溶于水并与水反应,使测得的一氧化氮体积不准,所以不可以通过实验I收集并测量NO气体的体积来探究铜样品的纯度,
故答案为:NO会与装置中空气反应,生成NO2溶于水,使测得的NO气体体积不准;
(2)氨气为碱性气体,极易溶于水,量气管中的液体应该不含水且不与氨气反应,浓NaOH溶液、氨水、氯化铵溶液中含有水,氨气被水吸收,而氨气不溶于煤油,所以量气管中液体最好是煤油,故选C;
A、对于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吸收装置中的导管外联双球状导管内伸入到液体中,液体进入双球内,防止进入前端装置,能防止倒吸,故A正确;
B、吸收装置中的导管下联漏斗,漏斗口伸入液面以下,易吸收易溶性气体,不能防止倒吸,故B错误;
C、对于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吸收装置中的导管与干燥管连接,当水进入干燥管内,烧杯内液面下降低于导管口,液体又流落到烧杯中,能防止倒吸,故C正确;
D、氨气极易溶于水,不溶于四氯化碳,所以导管通入四氯化碳中,气泡向上到水层溶解,能防止倒吸,故D正确;
E、氨气极易溶于水,导管插入溶液中形成喷泉,进气管在烧瓶口,液体经进气管倒流入前端装置,产生倒吸,故E错误;
F、氨气极易溶于水,导管插入溶液中形成喷泉,进气管在烧瓶底部,液体不能流入前端装置,能防止倒吸,故F正确;
所以能防倒吸的吸收装置有acdf,不能防倒吸的为BE,
故答案为:C; BE;
(3)①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离子反应方程式2Al+2H2O+2OH-=2AlO2-+3H2↑,
故答案为:2Al+2H2O+2OH-=2AlO2-+3H2↑;
②在对量气管进行每一次读数时,都应注意保持装置B与装置C液面相平,并使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实验前,如拆去导管D,流下的液体会占据来之不易的体积,使得测得的气体体积将偏大,
故答案为:保持装置B与装置C液面相平;偏大;
③第2次测量数据误差较大,应该舍弃,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为:$\frac{(376.6-10.0)+(377.0-10)}{2}$=366.8mL=0.3668L,
设生成0.3668L氢气,需铝的质量为x
2Al+2NaOH+2H2O═2NaAlO2+3H2
54g                    3×24.5L
x                       0.3668L
则:x=$\frac{54g×0.3668L}{3×24.5L}$=0.269g,
铝的质量分数为:$\frac{0.269g}{1.0g}$×100%=26.9%,
故答案为:26.9%.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方法,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实验操作基本方法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实验、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特殊情况,下列反应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
①过量的锌与18mol/L硫酸溶液反应
②过量的氢气与少量的氮气在催化剂存在下充分反应
③过量的MnO2与浓盐酸反应
④过量铜与浓硫酸反应
⑤过量稀硝酸与铁反应;
⑥过量的水与一定量的氯气反应;
⑦常温下,过量的浓硫酸与铝反应.
A.②③④⑥⑦B.②③⑤⑦C.①③⑦D.①②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各组粒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在KMnO4溶液中:SO42-、Mg2+、CH3CH2OH、NO3-
B.在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为1×10-12mol/L的溶液中:Fe2+、Na+、NO3-、Cl-
C.离子浓度相同的溶液中:CH3COO-、SO42-、NH4+、Cu2+
D.无色溶液中:Fe3+、NO3-、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nA(g)+mB(g)?pC(g)处于平衡状态(已知n+m>p,△H>0).回答下列问填(填“增大”、“减小”、“不变”、“不确定”)
(1)升高温度时$\frac{c(B)}{c(C)}$的比值减小,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2)降温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子质量减小;
(3)加入催化剂,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充入C,则A、B的物质的量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1mol H2O含6.02×1023个H2O;2mol H10mol 质子. 0.5mol H2SO4中含6.02×1023个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pH=5的NaHC2O4溶液中:c(C2O42-)>c(H2C2O4
B.在0.1mol•L-1 CH3COONa溶液中:n(OH-)+0.1mol>n(CH3COOH)+n(H+)+n(Na+
C.向AgB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有白色固体析出,说明AgCl比AgBr更难溶
D.10mL 0.01mol•L-1 H2SO4溶液与10mL 0.01mol•L-1 NaOH溶液充分混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0mL,则溶液的pH=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实验室用乙醇、浓硫酸和溴化钠反应来制备溴乙烷,其反应原理和实验的装置如下(反应需要加热,图中省去了加热装置):H2SO4(浓)+NaBr$\frac{\underline{\;\;△\;\;}}{\;}$NaHSO4+HBr↑.CH3CH2OH+HBr$\stackrel{△}{→}$CH3CH2Br+H2O.有关数据见表:
乙醇溴乙烷
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深红色液体
密度/(g•cm-30.791.443.1
沸点/℃78.538.459
(1)A装置的名称是三颈烧瓶.
(2)实验中用滴液漏斗代替分液漏斗的优点为平衡压强,使浓硫酸顺利流下.
(3)给A加热温度过高或浓硫酸的浓度过大,均会使C中收集到的粗产品呈橙色,原因是A中发生了副反应,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Br+H2SO4(浓)$\frac{\underline{\;\;△\;\;}}{\;}$Br2↑+SO2↑+2H2O.
(4)给A加热的目的是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同时使生成的溴乙烷气化分离出来促进平衡移动,F接橡皮管导入稀NaOH溶液,其目的主要是吸收SO2、Br2、HBr防止空气污染.
(5)图中C中的导管E的末端须在水面以下,其目的是使溴乙烷充分冷凝,提高产率.
(6)为了除去产品中的主要杂质,最好选择下列C(选填序号)溶液来洗涤所得粗产品.
A.氢氧化钠     B.碘化钾    C.亚硫酸钠    D.碳酸氢钠
(7)粗产品用上述溶液洗涤、分液后,再经过蒸馏水洗涤、分液,然后加入少量的无水硫酸镁固体,静置片刻后过滤,再将所得滤液进行蒸馏,收集到的馏分约10.0g.
①在上述提纯过程中每次分液时产品均从分液漏斗的下口(上口或下口)取得.
②从乙醇的角度考虑,本实验所得溴乙烷的产率是5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后,观察到的现象有(  )
①钠浮于液面上 ②熔化成小球 ③发出嘶嘶的响声,放出气体 ④有蓝色沉淀产生 ⑤钠周围蓝色沉淀部分变黑 ⑥析出大量红色的铜 ⑦小球沉在溶液底部 ⑧小球在液面上游动、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⑧C.①②③⑥⑧D.②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浸入硝酸汞溶液中,过一会取出,发现铝片上长出了“白毛”;用棉花把铝片身上的“毛”擦掉之后,它又会重新长出来.这里的“毛”可能是(  )
A.B.氧化汞C.氧化铝D.硝酸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