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铁与稀硫酸反应:Fe+2H+═Fe2++H2
B.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42-+Ba2+═BaSO4
C.氯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Ag++Cl-=AgCl↓
D.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Fe3++3OH-=Fe(OH)3

分析 A.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B.漏写生成水的离子反应;
C.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
D.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钠.

解答 解:A.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离子反应为Fe+2H+═Fe2++H2↑,故A正确;
B.漏写生成水的离子反应,离子反应为2H++2OH-+SO42-+Ba2+═BaSO4↓+2H2O,故B错误;
C.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离子反应为Ag++Cl-=AgCl↓,故C正确;
D.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钠,离子反应为Fe3++3OH-=Fe(OH)3↓,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注意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及电荷守恒,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1)某烷烃的结构简式为用系统命名法命名该烃:2,3-二甲基戊烷.
(2)乙醇在Cu催化作用下被氧气氧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H3CH2OH+O2$→_{△}^{Cu}$2CH3CHO+2H2O.
(3)写出由苯丙烯 ()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聚苯丙烯的反应方程式:
(4)写出由苯制取硝基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
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同主族元素C和Si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
图2中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的红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固体B为大理石,试剂A为①(填序号);
①稀硝酸     ②浓盐酸     ③NaOH溶液    ④Na2SiO3溶液
(2)写出图1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CaCO3=Ca2++CO2↑+H2O;
(3)甲同学所做实验图1烧杯中现象为出现白色沉淀;
(4)乙同学所做实验图2中B处的现象为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5)写出图2中A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2Br-=Br2+2Cl-
(6)乙同学用图2来完成实验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Cl2>Br2>I2,你认为合理吗?不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通过B的气体主要是Cl2,即不能说明氧化性Br2>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有机物分子中与“”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活性较大,可以与甲醛或卤代烃等发生反应.

已知:①HCHO+$\stackrel{一定条件}{→}$

有机物J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其合成路线如下(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略):

(1)A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醛基.
(2)A→B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反应.B→C的反应方程式2 CH3CH2OH+2Na→2 CH3CH2ONa+H2↑.
(3)G俗称缩苹果酸,与B以物质的量之比1:2反应,则G+B→H的化学方程式是
HOOCCH2COOH+2C2H5OH$→_{△}^{浓硫酸}$C2H5OOCCH2COOC2H5+2H2O.
(4)D 的分子式为C5H10O4,若一次取样检验D的含氧官能团,按顺序写出所用试剂Na、银氨溶液.
(5)已知E中只有一种官能团,且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分子中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填序号).
a.E与B互为同系物                  b.E中含有的官能团是醚键
c.F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转化为E        d.F中也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6)J的结构简式是.J的同分异构体X属于芳香族化合物,1mol X分别与足量Na或NaOH反应时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4和1:1,且苯环上只有一种一氯代物.写出符合上述所有条件的X的一种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5种固体物质A、B、C、D、E由表中不同的阴阳离子组成,它们均易溶于水.
阳离子Na+Al3+Fe3+Cu2+Ba2+
阴离子OH-Cl-CO32-NO3-SO42-
分别取它们的水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①A溶液与C溶液混合后产生蓝色沉淀,向该沉淀中加入足量稀HNO3,沉淀部分溶解,剩余白色固体;
②B溶液与E溶液混合后产生红褐色沉淀,同时产生大量气体;
③少量C溶液与D溶液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过量C溶液与D溶液混合后无现象;
④B溶液与D溶液混合后无现象;
⑤将38.4g Cu片投入装有足量D溶液的试管中,Cu片不溶解,再滴加1.6mol•L-1稀H2SO4,Cu逐渐溶解,管口附近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1)据此推断A、C的化学式为:ACuSO4;CBa(OH)2
(2)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3CO32-+3H2O=2Fe(OH)3↓+3CO2↑.
(3)D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原因是Al3++3H2O?Al(OH)3+3H+(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4)步骤⑤中若要将Cu片完全溶解,至少加入稀H2SO4的体积是50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关节炎的成因是在关节滑液中形成尿酸钠晶体-NaUr,其平衡关系为:Ur-(aq)+Na+(aq)?NaUr(s),其中Ur-表示尿酸根离子.医生常嘱咐关节炎病人要注意保暖,特别是手脚等离心脏较远的部位.因为第一次关节炎的发作大都在手指或脚趾的关节处.这说明(  )
A.形成尿酸钠晶体的反应为放热反应B.形成尿酸钠晶体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C.尿酸钠溶液呈酸性D.尿酸钠晶体一定难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某液态有机物,它的蒸气密度为3.31g/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3.7g该有机物完全燃烧后生成4.48LCO2(标准状况)和4.5g水.
(1)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4H10O.
(2)已知该有机物能与钠反应放出H2,但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其结构简式为(CH33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回答下列问题:
(1)相同条件下,纯锌粒和粗锌粒与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的速率不一样,原因是粗锌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而加速粗锌被腐蚀,故实验室常用粗锌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
(2)马口铁是外层镀锡的铁,目的是防止铁被腐蚀,但镀层破损后铁更容易生锈,原因是马口铁在形成原电池时Fe作负极而加速被腐蚀,白铁皮是在铁的外层镀锌,镀层破损后铁也不容易生锈,原因是镀锌铁在形成原电池时Fe作正极而被保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蛋白质中含有C、H、O、N、S等元素,食物中的铁主要以三价铁与蛋白质和羧酸结合成络合物的形式存在.
(1)在蛋白质中涉及的氮、氧元素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N<O;基态硫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4
(2)KSCN是检验Fe3+的试剂之一,与SCN-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CO2或N2O等(填化学式).1mol CN-中含有的π键的数目为2×6.02×1023
(3)蛋白质分子中氨基(-NH2)氮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sp3;血液中有一种含铜的呈蓝色的蛋白质分子,与Cu同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还有K、Cr(填元素符号).
(4)铜晶体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即在晶体结构中可以分割出一块正立方体的结构单元,金属原子处于正立方体的八个顶点和六个面上,已知铜的原子半径为127.8pm,列式计算晶体铜的密度:ρ=$\frac{4×64}{{N}_{A}(2\sqrt{2}×127.8×1{0}^{-10})^{3}}$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