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1)标况下,等质量的氧气与臭氧的体积之比为3:2,氧原子个数之比1;1.

(2)某金属氯化物 MClx 的摩尔质量为 133.5g/mol,取该金属氯化物 26.7g 配成水溶液,与足量 AgNO3溶液完 全反应,生成 86.1g 白色沉淀.则金属 M 的摩尔质量为27g/mol.
(3)已知硫酸、氨水的密度与所加水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物质的量浓度为 c1mol/L,质量分数为 w1 的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w1/2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质量分数为 w2的氨水(密度为 ρ2 g/cm3)与 w2/5 的氨水等质量混合,所得溶液 的密度大于ρ2 g/cm3

分析 (1)根据n=$\frac{m}{M}$计算氧气和臭氧的物质的量之比,结合分子构成计算所含氧原子个数;
(2)根据氯元素守恒结合AgCl的量计算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根据公式m=nM来计算即可;
(3)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和质量不变,据此计算稀释后溶液的质量分数;质量分数为w2的氨水与$\frac{{w}_{2}}{5}$的氨水等质量混合,混合后溶液的浓度小于w2,由图可知,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小,据此判断混合后溶液的密度与ρ2 g•cm-3关系.

解答 解:(1)根据n=$\frac{m}{M}$知,等质量的氧气(O2)和臭氧(O3),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的反比=48g/mol:32g/mol=3:2,
一个氧气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一个臭氧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所以所含氧原子的个数之比=(3×2):(2×3)=1:1,
故答案为:3:2;1:1;
(2)金属氯化物26.7g配成水溶液,与足量AgNO3溶液完全反应,生成86.1g即$\frac{86.1g}{143.5g/mol}$=0.6molAgCl白色沉淀,所以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6mol,金属氯化物MClx的摩尔质量为133.5g/mol,该金属氯化物质量是26.7g,则$\frac{26.7g}{133.5g/mol}$,解得:x=3,所以金属M的摩尔质量为:133.5g/mol-(35.5g/mol×3)=27g/mol,
故答案为:27g/mol;
(3)质量分数为w1的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水的质量小于硫酸溶液的质量,故总质量小于原质量的2倍,故质量分数大于w1/2;
质量分数为w2的氨水与$\frac{{w}_{2}}{5}$的氨水等质量混合,混合后溶液的浓度小于w2,由图可知,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小,故混合后溶液的密度大于ρ2 g•cm-3
故答案为:大于;大于.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碳和氮的化合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C、CO、CO2在实际生产中有如下应用:
a.2C+SiO2$\frac{\underline{\;高温\;}}{电炉}$Si+2CO          
b.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c.C+H2O$\frac{\underline{\;高温\;}}{\;}$CO+H2                  
d.CO2+CH4$\frac{\underline{\;催化剂\;}}{\;}$CH3COOH
上述反应中,理论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d.可用碳酸钾溶液吸收b中生成的CO2,常温下,pH=10的碳酸钾溶液中水电离的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0-4 mol•L-1,常温下,0.1mol•L-1KHCO3溶液的pH>8,则溶液中c(H2CO3)>c(CO32-)(填“>”、“=”或“<”).
(2)有机物加氢反应中镍是常用的催化剂.但H2中一般含有微量CO会使催化剂镍中毒,在反应过程中消除CO的理想做法是投入少量SO2,查得资料如图1:

则:SO2(g)+2CO(g)=S(s)+2CO2(g)△H=-270kJ/mol.

(3)已知N2(g)+3H2(g)?2NH3(g)△H=-94.4kJ•mol-1,恒容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各时间段最终均达平衡状态.
①在2L容器中发生反应,时段Ⅰ放出的热量为94.4kJ.
②25min时采取的某种措施是将NH3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去.
③时段Ⅲ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37.(保留3位有数字)
(4)电化学降解N的原理如图3所示.电源正极为A(填“A”或“B”),阴极反应式为2NO3-+12H++10e-=N2↑+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a(OH)2溶液和稀H2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a2++2OH-+2H++SO42-=BaSO4↓+2H2O;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gO+2H+=Mg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有人设想用SO2制取少量硫酸,其装置如图所示:

①H+移向b极(填“a”或“b”),c极的电极名称是阳极,
②a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SO2-2e-+2H2O=4H++SO42-
③c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
④标准状况下,A装置吸收3.36LSO2时,B装置中溶液最多减重12g.(装置中气体的溶解性忽略不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B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B=H++HB- HB-?H++B2-.在0.1mol/L的Na2B溶液中,下列粒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
A.c(B2-)+c(HB-)=0.1 mol/LB.c(B2-)+c(HB-)+c(H2B)=0.1 mol/L
C.c(OH-)=c(H+)+c(HB-)+2c(H2B)D.c(Na+)+c(OH-)=c(H+)+c(H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水是自然界非常宝贵的自然资源,地球上的水绝大部分是海水,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却是非常有限的.
Ⅰ、从海水中获取的粗盐除了含有泥沙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精制时所用试剂为:A、盐酸;B、BaCl2溶液;C、NaOH溶液;D、Na2CO3溶液.加入试剂的顺序为BCDA或CBDA
Ⅱ、“mol”化学协会高二年级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从海带中提取碘:
(1)、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BDF(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的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
A.烧杯 B.坩埚 C.表面皿 D.泥三角 E.酒精灯 F.干燥器
(2)、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过滤;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萃取分液.
已知:
密度(g/cm3熔点(.C)沸点(.C)
4.93113.5184.35
0.88580.105.53
(3)、步骤⑤中,某同学选用苯来提取碘的理由是苯密度小于水与水互不相溶 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Ⅲ、湄潭自来水公司常用Cl2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试设计实验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l-取少量水样,加入硝酸银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含有氯离子,则证明是Cl2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
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D.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材料的不断发展可以促进社会进步.
①玻璃、陶瓷和水泥是常见的硅酸盐产品,其中制玻璃发生的主要反应为(写一个即可)Na2CO3+SiO2$\frac{\underline{\;高温\;}}{\;}$Na2SiO3+CO2↑、CaCO3+SiO2$\frac{\underline{\;高温\;}}{\;}$CaSiO3+CO2↑;
②高铁信息传输系统中使用了光导纤维.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c(填字母).
a.铜    b.石墨    c.二氧化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氯水的颜色呈浅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 H+
D.新制的氯水能使红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