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I.实验室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50g 质量分数为21.2%的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应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10H2O晶体28.6 g.
(2)用托盘天平和小烧杯称出碳酸钠晶体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在操作时犯了一个错误是砝码和物品位置颠倒.实际称量的碳酸钠晶体质量为21.4g.(已知:烧杯的质量为80g,砝码的数据单位是g)

Ⅱ.实验室要配制2.5mol/L 的稀硫酸溶液90mL,回答下列问题:
(3)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13.6mL.
(4)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缺少的仪器是天平、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
(5)配制溶液的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正确,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BC.
A.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
B.洗涤量取浓H2SO4后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C.稀释硫酸时,有溶液溅到桌面上
D.没有洗涤稀释硫酸的烧杯和玻璃棒
E.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标线
F.容量瓶不干燥
(6)从容量瓶中取该溶液40mL,与5mol/L的NaOH溶液40mL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c(Na+)=2.5mol/L(忽略溶液合时体积变)

分析 I.(1)利用Na2CO3的物质的量和Na2CO3•10H2O的物质的量相等计算;
(2)天平平衡原理为左盘内质量=右盘内质量+游码数值,据此计算.
II.(3)实验室无90ml容量瓶,须按100ml容量瓶计算;
(4)根据配制溶液的实验操作过程选择所用仪器;
(5)A.仰视读数体积偏大;
B.量筒无须洗涤,洗涤后导致硫酸的物质的量偏大;
C.有溶液溅到桌面上,导致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
D.定容摇匀后,无须再加蒸馏水;
E.容量瓶不干燥,无影响;
(6)根据n=cV计算出硫酸的物质的量,再计算出含有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从而可知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再根据V=$\frac{n}{c}$计算出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根据c=$\frac{n}{V}$计算出钠离子的浓度.

解答 解:I.(1)实验室配制50g 质量分数为21.2%的Na2CO3溶液,需要Na2CO3的质量为:50×21.2%=10.6克,Na2CO3的物质的量为0.1mol,Na2CO3的物质的量和Na2CO3•10H2O的物质的量相等,Na2CO3•10H2O的物质的量为0.1mol,Na2CO3•10H2O的质量为:0.1mol×286g/mol=28.6g,
故答案为:28.6;
(2)天平平衡原理为左盘内质量=右盘内质量+游码数值,所以实际称得碳酸钠晶体的质量为:25g-3.6g=21.4g,
故答案为:砝码和物品位置颠倒;21.4;
II.(3)实验室无90ml容量瓶,须按100ml容量瓶计算,根据C浓×V浓=C稀×V稀,2.5mol/L×0.1L=$\frac{VmL×1.84g/c{m}^{3}×98%}{98g/mol}$,V=13.6mL,
故答案为:13.6;
(4)配制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量筒量取浓硫酸,把浓硫酸倒入烧杯进行溶解,冷却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配成100mL溶液,所以需要的仪器有玻璃棒、天平、药匙、烧杯、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所以还需要天平、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
故答案为:天平、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
(5)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使所读液体的体积偏大,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A正确;
B.量取浓H2SO4后的量筒进行洗涤,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量筒在设计时就考虑了不洗涤带来的误差,所以洗涤量筒只能使配制的浓度偏大,故B正确;
C.稀释硫酸时,有溶液溅到桌面上,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低,溶液浓度偏小,故C错误;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定容、摇匀、静置后发现凹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大,浓度偏小,故D错误;
E.容量瓶不干燥.容量瓶洗涤后内壁有水珠而未作干燥处理,溶液的体积不变,浓度不变,故E错误;
故答案为:BC;
(6)40mL 2.5mol/L的稀硫酸中含有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5mol/L×2×0.04L=0.2mol,发生中和反应需要消耗0.2molNaOH,消耗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frac{0.2mol}{5mol/L}$=0.04L=40mL;
混合液体积为40mL+40mL=80mL=0.08L,混合液中含有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反应后钠离子浓度为:$\frac{0.2mol}{0.08L}$=2.5mo/L,
故答案为:40;2.5mol∕L.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题目难度中等,明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方法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误差分析的方法与技巧,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温度时,向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人NO发生反应,测得各组分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N2O+NO2
(2)0一3min时用Y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frac{1}{3}$mol/(L.min);,平衡时压强与起始时压强之比为3:4.
(3)某同学测得上述反应中.NO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其中p1、p2、p3的大小关系为p1<p2<p3,a,b两点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Ka<(填“<”“>”或“=”)kb,a、c两点的速率大小关系为va<vc
(4)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5min时向该容器中再充入4molNO,达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填“<”“>”或“=”)33.3%,此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1923年以前,甲醇一般是用木材或其废料的分解蒸馏来生产的.现在工业上合成甲醇几乎全部采用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加压催化加氢的方法,工艺过程包括造气、合成净化、甲醇合成和粗甲醇精馏等工序.
已知甲醇制备的有关化学反应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化学反应平衡常数温度℃
500800
①2H2(g)+CO(g)?CH3OH(g)K12.50.15
②2H2(g)+CO2(g)?H2O+CO(g)K21.02.50
③3H2(g)+CO2(g)?CH3OH(g)+H2O(g)K3
(1)反应②是吸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某温度下反应①中H2的平衡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K(B)(填“>”、“<”或“=”).
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则K3=K1•K2(用K1、K2表示).

(3)在3L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②,已知c(CO)与反应时间t变化曲线Ⅰ如图2所示,若在t0时刻分别改变一个条件,则曲线Ⅰ可变为曲线Ⅱ和曲线Ⅲ.当曲线Ⅰ变为曲线Ⅱ时,改变的条件是加入催化剂.当曲线Ⅰ变为曲线Ⅲ时,改变的条件是将容器的体积(快速)压缩至2L.
(4)甲醇燃料电池有着广泛的用途,若采用铂为电极材料,两极上分别通入甲醇和氧气,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则该碱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是CH3OH-6e-+8OH-=CO32-+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CO、S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气体,利用化学反应原理是治理污染的重要方法.
Ⅰ.甲醇可以补充和部分替代石油燃料,缓解能源紧张,利用CO可以合成甲醇.
(1)已知:CO(g)+$\frac{1}{2}$O2(g)═CO2(g)△H1=-283.0kJ/mol
H2(g)+$\frac{1}{2}$O(g)═H2O(l)△H2=-285.8kJkJ/mol
CH3OH(g)+$\frac{3}{2}$O2(g)═CO2(g)+2H2O(l)△H3=-764.5kJ•mol-1
则CO(g)+2H2(g)═CH3OH(g)△H=-90.1kJ•mol-1
(2)一定条件下,在溶剂为V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molCO与2amolH2合成甲醇,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P1<P2(填“>”、“<”或“=”),理由是甲醇的合成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CO的转化率提高
②该甲醇合成反应在A点的平衡常数K=$\frac{12{V}^{2}}{{a}^{2}}$(用a和V表示)
③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转化率的关系是:CO=H2(填“>”、“<”或“=”)
Ⅱ.回收SO2用于工业催化氧化制硫酸是处理SO2的方法之一.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该反应的影响,将0.05molSO2(g)和0.03molO2(g)放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2SO2(g)△H<0,在一定条件下经5min达到平衡,测得n(SO3)=0.040mol.
(3)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用O2表示反应速率为0.002mol•L-1•min-1
(4)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BC(填字母)
A.SO2和SO3浓度相等
B.SO2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
D.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
E.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5)当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SO2平衡转化率的bdf(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继续通入SO2
d.继续通入O2
e.加入催化剂
f.移出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将物质的量均为3.00mol物质A、B混合于L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B?2C,再反应过程中C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1)T0对应的反应速率V和V的关系是=(填“>”“<”“=”表示,下同);
(2)X、Y两点A物质正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Y>X;
(3)此反应的逆反应为放热热反应;温度T>T0时,C%逐渐减小的原因是T0到达平衡后,随着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即逆向移动,C的物质的量分数逐渐减小.
(4)若Y点的C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5%,则参加反应的A的物质的量为1.8mol;若Y点时所耗时间为2min,则B物质的反应速率为0.06mol/(L.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制备Al(OH)3悬浊液:向1mol•L-1AlCl3溶液中加过量的6mol•L-1NaOH溶液
B.提纯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向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并除去有机相的水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3+:取少量待检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D.探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向一试管中加入2mL5%H2O2和1mLH2O,向另一试管中加入2mL 10%H2O2和1mLFeCl3溶液,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已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工业上用CO、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乙醇.
(1)图1表示CO(g)和H2(g)生成CH3OH(g)的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曲线a未使用催化剂,曲线b使用催化剂).写出该条件下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O(g)+2H2(g)=CH3OH(g)△H=-91 kJ/mol.
(2)为探究反应CO2(g)+3H2(g)?CH3OH(g)+H2O(g)的原理,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A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225mol/(L.min);CO2的转化率为75%.
②该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填序号).
a.v(CO2)=v(H2O(g))   b.$\frac{{P}_{起始}}{{P}_{平衡}}$=2   c.v(H2)=v(CO2)d.$\frac{{P}_{起始}}{{P}_{平衡}}$=1.
③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frac{16}{3}$.
④若在体积1L的密闭容器B中,充入2molCO2和6molH2,在与A相同的条件下达到平衡,则两容器中H2的转化率:A容器<B容器(填“<”“>”或“=”).
(3)工业上以CO2和H2为原料合成乙醇:2CO2(g)+6H2(g)?CH3CH2OH(g)+3H2O(g),在一定压强下,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温度(K)
CO2转化率(%)
n(H2)/n(CO2) 
500600700800
1.545332012
260X2815
383623722
①温度升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表中X的取值范围是33<X<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不正确的是(  )
A.2NaCl(熔融)$\frac{\underline{\;电解\;}}{\;}$2Na+Cl2B.6MgO+4Al$\frac{\underline{\;\;△\;\;}}{\;}$6Mg+2Al2O3
C.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D.2Ag2O$\frac{\underline{\;\;△\;\;}}{\;}$4Ag+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金属锰主要用于高级合金的添加剂.以高铁菱锰矿(主要含MnCO3、FeCO3以及钴、镍等碳酸盐杂质、SiO2等)为原料制取金属锰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表列出了部分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
物质Fe(OH)3Mn(OH)2Co(OH)2Ni(OH)2MnSCoSNiS
Ksp4.0×10-382.0×10-133.0×10-165.0×10-161.0×10-115.0×10-221.0×10-22
(1)写出MnCO3溶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CO3+H2SO4=MnSO4+CO2↑+H2O.滤渣Ⅰ的主要成分为SiO2(填化学式).
(2)写出氧化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2+4H+2Fe2+=Mn2++2Fe3++2H2O.
(3)加氨水调节溶液的pH至5.0~6.0,滤渣Ⅱ的主要成分为Fe(OH)3(填化学式),若溶液的pH偏高,将会导致溶液中锰元素的含量降低.
(4)若除杂后,溶液中Co2+、Ni2+的浓度均为1.0×10-5 mol•L-1,则c(S2-最大=10-17mol•L-1
(5)电解时阴极电极反应式为Mn2++2e-=M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