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A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3周期ⅦA族
(2)A、D、E元素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l->O2->Al3+(填微粒符号)
(3)F与D同主族且相邻,二者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的大小关系为H2O>H2S(填微粒符号)
(4)用高能射线照射含有10电子的D元素氢化物分子时,一个分子能释放出一个电子,同时产生一种具有较强氧化性的阳离子,试写出阳离子的电子式:.该阳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有共价键.
(5)由C、E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常温下为易挥发的淡黄色液体,甲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且分子里C、E两种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甲遇水蒸气可形成一种常见的漂白性物质.则甲的结构式为

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中,A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A为Al元素,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B为碳元素、C为N元素、D为O元素、E为Cl.
(1)主族元素周期数=原子电子层数、主族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的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
(3)F与D同主族且相邻,则F为S元素,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氢化物稳定性与元素非金属性一致;
(4)用高能射线照射液态水时,一个水分子能释放出一个电子,同时产生一种具有较强氧化性的阳离子,应为H2O+
(5)由N、Cl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常温下为易挥发的淡黄色液体,甲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且分子里N、Cl两种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则N、Cl个数比应为1:3,甲为NCl3

解答 解:短周期主族元素中,A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A为Al元素,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B为碳元素、C为N元素、D为O元素、E为Cl.
(1)E为Cl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7,处于周期表中第3周期ⅦA族,
故答案为:第3周期ⅦA族;
(2)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的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Cl->O2->Al3+
故答案为:Cl-;O2-;Al3+
(3)F与D同主族且相邻,则F为S元素,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氢化物稳定性与元素非金属性一致,故氢化物稳定性H2O>H2S,
故答案为:H2O;H2S;
(4)用高能射线照射液态水时,一个水分子能释放出一个电子,同时产生一种具有较强氧化性的阳离子,应为H2O+,电子式为:,含有的化学键为共价键,
故答案为:;共价键;
(5)由N、Cl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常温下为易挥发的淡黄色液体,甲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且分子里N、Cl两种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则N、Cl个数比应为1:3,甲遇水蒸气可形成一种常见的漂白性物质应为次氯酸,所以在甲中氯显+1价,所以甲的结构式为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应用、化学用语、元素化合物性质等,熟练掌握周期表的结构,侧重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应用与分析推理能力,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已知X元素能组成自然界中最坚硬的单质,X与W同主族,Y2-与Z2+与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Z2+能促进水的电离
B.常见单质的熔点:X>Z>Y
C.若元素R的某种微粒R2-,则R不一定与Y同主族
D.Y与W组成的二元化合物是制耐高温坩埚的常用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在调水工程中,沿途工业污水的任意排放是造成水质恶化的最大隐患.检测某工厂废液中含有大量Mg2+、Al3+、Cu2+、Ag+.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废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一种阴离子是B(填序号);
A.SO${\;}_{4}^{2-}$     B.NO${\;}_{3}^{-}$      C.Cl-      D.CO${\;}_{3}^{2-}$
(2)为检测废液中铝元素的含量需将其从废水样品中分离出来,所用的试剂是NaOH;其中镁元素发生变化的离子方程式是Mg2++2OH-=Mg(OH)2↓;
(3)为了回收废液中的金属银,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方案:

若该方案获得Ag 108g,为保证不污染环境和Cl2的循环利用,理论上应提供标准状况下的H2的体积是11.2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使用的燃料液化石油气,其主要成分均属于烯烃
B.食用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
C.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0.1mol/LKMnO4溶液
D.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时,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1NA
B.1mol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2NA个电子
C.标准状况下,2.24L辛烷中所含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1.8 NA
D.电镀铜时,若阴极得到电子数为2NA个,则阳极质量减少6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元素C、D、E的单质
B.一定条件下,元素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不能发生反应
C.化合物AE与CE具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D.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一定呈气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X、Y、Z 为不同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Y+X→甲(g),Y+Z→乙(g).甲、乙可化合生成离子化合物,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乙.

(1)X 的电子式是
(2)白磷(P4)在 Z 气体中燃烧可生成液态丙分子,也可生成固态丁分子.已知丙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是 8 电子结构,丙的结构式是.白磷固体和 Z 气体反应,生成 1mol 液态丙时,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frac{1}{4}$P4(s)+$\frac{3}{2}$Cl2(g)=PCl3(l)△H=-a kJ/mol.已知 1mol 白磷固体和 Z 气体反应,生成固态丁时,放热 bkJ,则 1mol 固态丁转化为液态丙时的反应热△H=(a-$\frac{b}{4}$ )kJ/mol.
(3)某同学拟用图2所示装置证明氧化性 Z>I2,已知高锰酸钾与乙的浓溶液反应生成Z,则 a 是淀粉KI的水溶液.若仅将 a 换为甲的浓溶液,实验时会产生大量白烟并有气体单质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8NH3+3Cl2=6NH4Cl+N2
(4)向一定浓度的 BaCl2 溶液中通入 SO2气体,未见沉淀生成,若在通入 SO2气体的同时加入由 X、Y、Z 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某纯净物,即可生成白色沉淀,该纯净物可能是Cl2、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A、B、C、D、E五种主族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D的原子序数之差为8,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C原子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
回答下列问题:
(1)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ⅥA族;A的单质与E的单质反应的条件是点燃或光照.
(2)B、C、D原子的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Na>S>O(用元素符号表示);C单质与A的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 Na+2 H2O=2NaOH+H2↑.
(3)设计实验证明E的非金属性比D的非金属性强向H2S(或Na2S)溶液中滴加氯水,若溶液变浑浊,则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的强(写出操作步骤及现象).
(4)A的单质和B的单质能组成电池,当电解质溶液为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时,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H2-2e-=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用你所学的有机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汽油是纯净物,乙醇汽油是混合物
B.苯、乙烯、乙酸和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C.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发生了化学变化
D.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