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由图可知仪器的名称;
(2)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为萃取原理;
(3)图中给出的仪器只有试管可直接加热;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需要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量筒等;
(5)容量瓶上标有温度,不能在过高或过低温度下使用,量筒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需要在室温下使用;
(6)漏斗颈太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从漏斗处泄露,在漏斗颈下加一只小试管,试管内加满稀盐酸后,漏斗被封,多余的盐酸流出与大理石反应,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1)⑥、⑩仪器的名称分别为梨形分液漏斗、直形冷凝管,故答案为:梨形分液漏斗;直形冷凝管;
(2)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为萃取原理,必须用到上述仪器中的②⑥,观察到现象为溶液分为两层,上层呈无色,下层呈紫红色,
故答案为:②⑥;溶液分为两层,上层呈无色,下层呈紫红色;
(3)能作反应容器且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上述中的试管,故答案为:试管;
(4)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计算、称量、溶解、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需要用到的仪器是②④⑧⑨(⑨可有可无),故答案为:②④⑧⑨;
(5)定量仪器有温度要求,不能受热,需要在常温下进行,如容量瓶、滴定管、量筒等,所以有温度标志的为⑧⑨,故答案为:⑧⑨;
(6)漏斗颈太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从漏斗处泄露,在漏斗颈下加一只小试管,试管内加满稀盐酸后,漏斗被封,多余的盐酸流出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改进的装置如图为,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实验装置的综合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仪器的使用、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操作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6)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 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 原溶液中有I- |
B | 滴加BaCl2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
C | 向10mL 0.2mol/LNaOH溶液中先滴入2滴0.1mol/LMgCl2溶液,再滴加2滴0.1mol/LFeCl3溶液 |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FeCl3溶液后,又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 在相同的温度下的Ksp:Mg(OH)2>Fe(OH)3 |
D |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 试纸不变蓝 | 原溶液中一定无NH4+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④⑥ | B. | ②③④⑤⑧ | C. | ③④⑤⑥⑦ | D. | ①②③⑤⑥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4=$\frac{1}{3}$(3△H3-△H1-△H2) | B. | △H4=$\frac{1}{3}$(△H1+△H2-3△H3) | ||
C. | △H4=$\frac{3}{4}$(△H1+△H2-3△H3) | D. | △H4=$\frac{3}{4}$(△H1-△H2-3△H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每生成1mol H2,转移的电子数约为4NA | |
B. | 增大铁的量可以使反应速率加快 | |
C. | 该反应条件下铁的金属性比钠强 | |
D. | 将生成的气体在空气中冷却可获得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端下降,b端上升 | B. | a端上升,b端下降 | C. | a、b两端都下降 | D. | a、b两端都上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的pH=5的混合溶液:c(Na+)=c(NO3-) | |
B. | 0.1 mol/L NH4Cl溶液:c(NH4+ )=c(Cl-) | |
C. | 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c(Na+)>c(CH3COO-)>c(H+)>c(OH-) | |
D. | 0.1mol AgCl和0.1molAgI混合后加入100mL水中,所得溶液中c(Cl-)=c(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甲 | 乙 |
丙 | 丁 |
A. | 金属性最强的为丙 | |
B. | 非金属性最强的为丙 | |
C. | 如果甲为非金属,则丙一定为非金属 | |
D. | 如果丁为非金属,则乙可能为金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