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按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解过程中,铜电极上有H2产生
B. 电解一定时间后,石墨电极上有H2析出
C. 整个电解过程中,H+的浓度不断增大
D. 电解初期,主反应方程式为:Cu+H2SO4CuSO4+H2↑
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依据图中装置分析,装置是电解池,铜和电源正极连接座电解池阳极,铜本身失电子生成铜离子;石墨解电源负极做电解池的阴极,溶液中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溶液中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解答: 解:A、电解过程中,铜电极是活性电极,铜失电子生成铜离子,故A错误;
B、电解一定时间后,溶液中铜离子移向阴极优先放电生成铜,所以电解一定时间后,石墨电极上有铜析出,故B错误;
C、电解过程中氢离子不断放电生成氢气,浓度减小,故C错误;
D、电解初期,阳极电极反应为Cu﹣2e﹣=Cu2+;阴极电极反应为:2H++2e﹣=H2↑,所以反应初期发生的反应为Cu+H2SO4=CuSO4+H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的原理应用,电极反应,电极判断,电极名称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谷胱甘肽水解后产生的 同分异构体有很多,其中含有一个甲基、一个硝基和一个羧基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
| A. | 4种 | B. | 5种 | C. | 6种 | D. | 7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中性含有Na+的溶液中,还可能存在NH4+,Fe2+,Br﹣,CO2﹣3,I﹣,SO2﹣3六种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1)原溶液滴加足量氯水后,有气泡生成,溶液呈橙黄色;
向橙黄色溶液中加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
(3)橙黄色溶液不能使淀粉变蓝
由此推断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A. NH4+,Br﹣,CO2﹣3 B. NH+4,I﹣,SO2﹣3
C. Fe2+,I一,CO2﹣3 D. Fe2+,I﹣,SO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无色透明溶液可能含有K+、Cu2+、Ca2+、SO42﹣、CO32﹣、Cl﹣中的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1)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将沉淀滤出.
向上述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有部分沉淀溶解.
(3)向滤液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HNO3.
试判断:该溶液中肯定有 离子,肯定没有 离子,可能有 离子(填离子符号).
写出步骤的离子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硫酸生产中常采用高压条件提高SO2的转化率
B. 合成氨中采用及时分离氨气提高反应速率
C. 电解精炼铜时,溶液中c(Cu2+)基本保持不变
D. 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得到氢氧化钠和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B. 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C. 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D. 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苯酚具有弱酸性,但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因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质一定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用核磁共振氢谱可鉴别1溴丙烷和2溴丙烷
D.含醛基的有机物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来制备抗凝血药,可通过下列路线合成:
(1)A与银氨溶液反应有银镜生成,则A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F和过量NaOH溶液共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关于G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能与溴单质反应 b.能与金属钠反应
c.1 mol G最多能和3 mol氢气反应 d.分子式是C9H6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