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500℃、20MPa时,将H2和N2置于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H2+N2?2NH3△H<0.反应过程中H2、N2和NH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到第一次平衡时,N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62 5 mol•L-1•min-1,H2的转化率为75%
B.反应35 min时,达到第二次平衡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frac{0.1{5}^{2}}{0.07{5}^{3}•0.125}$
C.从曲线变化可以看出,反应进行到10~20 min时可能采取的措施是使用了催化剂
D.从曲线变化可以看出,反应进行至25 min时,采取的措施是分离出0.1 mol的氨气,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分析 A.第一次平衡时,时间为20min,氮气的物质的量由0.4mol变为0.25mol,容器容积为2L,根据速率及其转化率公式可计算出氮气的速率;
B.反应达到第一次平衡时,c(NH3)=$\frac{0.3mol}{2L}$=0.15mol/L,c(H2)=$\frac{0.15mol}{2L}$=0.075mol/L,c(N2)=$\frac{0.25mol}{2L}$=0.125mol/L,然后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
C.根据图象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0min时是连续的,三种气体物质的速率增加倍数相同,说明为使用催化剂;
D.25分钟,NH3的物质的量突然减少,而H2、N2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应是分离出NH3

解答 解:A.第一次平衡时,时间为20min,氮气的物质的量由0.4mol变为0.25mol,容器容积为2L,v(N2)=$\frac{△c}{△t}$=$\frac{0.4mol-0.25mol}{2L×20min}$=0.00375mol/(L•min),H2的转化率=$\frac{转化量}{总量}$×100%=$\frac{0.6-0.15}{0.6}$×100%=75%,故A错误;
B.反应达到第一次平衡时,c(NH3)=$\frac{0.3mol}{2L}$=0.15mol/L,c(H2)=$\frac{0.15mol}{2L}$=0.075mol/L,c(N2)=$\frac{0.25mol}{2L}$=0.125mol/L,所以K=$\frac{0.1{5}^{2}}{0.07{5}^{3}•0.125}$,故B正确;
C.由图象可知各组分物质的量变化增加,且10min时变化是连续的,20min达平衡时,△n(N2)=0.4-0.25=0.15mol,△n(H2)=0.6mol-0.15mol=0.45mol,△n(NH3)=0.3mol,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三种气体物质的速率增加倍数相同,说明10min可能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故C正确;
D.25分钟,NH3的物质的量突然减少,而H2、N2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应是分离出NH3,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平衡移动以及平衡状态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对图象的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可证明次氯酸是弱酸的事实是(  )
A.次氯酸可与碱反应B.次氯酸有漂白性
C.次氯酸钙可与碳酸反应生成次氯酸D.次氯酸见光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某待测液中可能含有大量Mg2+、Fe3+、K+、SO42-、H+、NO3-、OH-、MnO4-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现通过下列实验进行检验:
I.观察待测液的颜色,溶液呈无色;
Ⅱ,取少量待测液,滴加NaOH溶液,先无明显现象,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Ⅲ.另取少量待测液,加入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1)据此可以判断该待测液中一定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O3-,Mg2+,H+,一定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Fe3+、OH-、SO42-、MnO4-,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K+
(2)依次写出Ⅱ中加入NaOH溶液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OH-=H2O,Mg2++2OH-=Mg(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实验室制备溴苯可用下图所示装置
(1)关闭F夹,打开C夹,向装有少量苯的三口烧瓶的A口加少量溴,再加入少量铁屑,塞住A口,则三口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D、E试管内出现的现象为有白雾产生,试液变红,生成浅黄色沉淀.
(3)待三口烧瓶中的反应进行到仍有气泡冒出时松开F夹,关闭C夹,可以看到的现象是液体倒吸,三口烧瓶中液体分层
(4)本实验若要证明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合理,发生反应时可能会有苯、溴等挥发出来,液溴溶于水后产生的Br-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浅黄色沉淀,所以不能证明反应是取代反应(填是或否),若不合理请说明改进方法可在装置A、C之间连接一个除杂的洗气瓶,内盛苯或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5)欲将三口烧瓶中的溴苯分离提纯,用如下的操作精制 ①蒸馏 ②水洗 ③用干燥剂干燥 ④10% NaOH溶液洗 ⑤水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
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⑤③①C.④②③①⑤D.②④①⑤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乙酰水杨酸,俗称阿司匹林(),是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实验室合成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
阿司匹林:受热易分解,溶于乙醇、难溶于水 
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溶于乙醇、微溶于水
 醋酸酐[(CH3CO)2O]:无色透明液体,溶于水形成乙酸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①合成阿司匹林时,下列几种加热方式最合适的B.

②合成阿司匹林使用的锥形瓶必须干燥的原因是防止乙酸酐和水反应.
③如下图所示装置,通过抽滤可使粗产品与母液分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D.

A.抽滤能加快过滤速率,得到相对干燥的沉淀,但颗粒太小的沉淀不能用此装置
B.当溶液具有强酸性、强氧化性时,可用玻璃砂漏斗代替布氏漏斗
C.抽滤时,当吸滤瓶内液面快到支管口时,先拔掉吸滤瓶上橡皮管,再从吸滤瓶支管口倒出溶液
D.洗涤晶体时,先关闭水龙头,用洗涤剂缓慢淋洗,再打开水龙头抽滤
(2)提纯粗产物中加入饱和NaHCO3溶液至没有CO2产生为止,再抽滤.加入饱和NaHCO3溶液的目的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3)另一种改进的提纯方法,称为重结晶提纯法
①最后步骤中洗涤剂最好选择C.
A.15%的乙醇溶液        B.NaOH溶液       C.冷水       D.滤液
②下列装置在上述流程中肯定用不到的是B.

③重结晶时为了获得较大颗粒的晶体产品,查阅资料得到如下信息:
1、不稳定区出现大量微小晶核,产生较多颗粒的小晶体
2、亚稳过饱和区,加入晶种,晶体生长
3、稳定区晶体不可能生长
由信息和已有的知识分析,从温度较高浓溶液中获得较大晶体颗粒的操作为在亚稳过饱和区加入晶种,缓慢降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1)恒温,容积为1L恒容条件下,硫可以发生如下转化,其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2SO2(g)+O2(g)?2SO3(g)△H=-196.6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能表示硫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S(s)+O2(g)═SO2(g)△H=-297 KJ•mol-1.
②在相同条件下,充入1mol SO3和0.5mol 的O2,则达到平衡时SO3的转化率为20%;此时该反应吸收(填“放出”或“吸收”)19.66KJ的能量.
(2)①CO2可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一定条件下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1,测得CO2和CH3OH(g)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从3min到9min,v(H2)=0.125mol•L-1•min-1

②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D(填编号).
A.反应中CO2与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即图中交叉点)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消耗3mol H2,同时生成1mol H2O
D.CO2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3)工业上,CH3OH也可由CO和H2合成.参考合成反应CO(g)+2H2(g)?CH3OH(g)的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温度/℃0100200300400
平衡常数667131.9×10-22.4×10-41×10-5
A.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该反应在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高温下可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S<0
C.在T℃时,1L密闭容器中,投入0.1mol CO和0.2mol H2,达到平衡时,CO转化率为50%,则此时的平衡常数为100
D.工业上采用稍高的压强(5MPa)和250℃,是因为此条件下,原料气转化率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实验组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一定条件下,向一个1L密闭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X、Y和一定量的Z三种气体,甲图表示发生反应后各物质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其中t0~t1阶段c(Y)、c(Z)未画出〕.乙图表示化学反应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四个阶段都只改变一种条件(催化剂、温度、浓度、压强,每次改变条件均不同),已知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
回答下列问题:

(1)若t1=5min,则t0~t1阶段以Y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Y)=0.016mol•L-1•min-1
(2)在t2~t3阶段Y的物质的量减小,则此阶段开始时v>v(填“>”、“=”或“<”).
(3)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减小压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3}(Z)}{c(X)•{c}^{2}(Y)}$.
(4)t5~t6阶段容器内Z的物质的量共增加0.30mol,在反应中热量变化总量为a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X(g)+2Y(g)?3Z(g)△H=+10a kJ/mol.在乙图Ⅰ~Ⅴ处平衡中,平衡常数最大的是V.
(5)在相同条件下,若向该容器中只加入X、Y,反应也可以达到完全相同的平衡状态,则n(x)=0.16mol,n(Y)=0.17mol达平衡时,X的转化率=31.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已知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A<B<C<D<E.B原子的p轨道半充满,形成的氢化物的沸点是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最低的.D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3p轨道全充满.A+比D原子形成的离子少一个电子层.C与A形成A2C型离子化合物.E的原子序数为26,E原子或离子外围有较多能量相近的空轨道而能与一些分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A、B、C、D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Na<S<P<Cl.
(2)C的氢化物分子是极性(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3)化合物BD3的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
(4)金属E单质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堆积方式,晶胞如图(1、2)所示.体心立方晶胞和面心立方晶胞中实际含有的E原子个数之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表中的数据是断裂1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kJ):
物质Cl2Br2I2H2HClHIHBr
键能/kJ•mol-1243193151436431298366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1)~(4)题.
(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A
A.H2            B.Cl2           C.Br2           D.I2
(2)下列氢化物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C
A.HCl           B.HBr          C.HI            D.HF
(3)X2+H2═2HX(X代表Cl、Br、I)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4)相同条件下,X2(X代表Cl、Br、I)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的热量最多的是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