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草酸亚铁晶体(FeC2O4•nH2O)分解反应原理,实验如图1.

(1)F仪器名称为酒精灯.
(2)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①→③→②→⑤→⑥.
①加入药品;②装置A、E加热一段时间;③开始通入N2;④检查装置气密性;⑤观察到现象,停止加热装置A、E;⑥停止通入N2
(3)在实验中观察到B中出现浑浊,E的硬质玻管内固体变红,则证明的气体产物是CO2、CO.
(4)C装置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气体.
(5)结合(3)小题对A中残留固体提出如下猜想,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d.(选项填字母)
a.只有FeCO3  b.只有FeO  c.FeCO3和FeO混合物  d.只有Fe2O3
(6)草酸亚铁晶体加热分解有如图2实验数据,已知图中N时刚好完全失去结晶水,试通过计算和分析,写出将草酸亚铁晶体加热至P时的化学方程式FeC2O4•2H2O $\frac{\underline{\;\;△\;\;}}{\;}$FeO+CO↑+CO2↑+2H2O.

分析 实验时先通一会氮气,其目的是利用氮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避免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造成干扰,加热AE,观察到现象,停止加热装置A、E,继续通入N2,其目的是实验结束把生成的产物全部赶到后面的装置充分反应,减少测定误差,最后停止通入氮气,草酸亚铁晶体分解生成的气体进入装置B检验是否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装置D吸收水蒸气,气体进入装置E,还原氧化铜生成红色铜证明一氧化碳的存在,最后剩余一氧化碳点燃处理,防止污染空气,
(1)F为酒精灯;
(2)利用生成氮气提供惰性环境,避免干扰分解产物的分析和验证,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检查,实验时先通一会氮气,其目的是利用氮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加热AE,观察到现象,停止加热装置A、E,继续通入N2
(3)B中是澄清石灰水,生成沉淀证明生成二氧化碳,证明一氧化碳生成可以利用装置E,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说明;
(4)C中氢氧化钠溶液是吸收二氧化碳,避免干扰一氧化碳的检验;
(5)分解生成物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守恒分析判断;
(6)N点残留固体质量占原样品总质量的百分数位80%,损失20%,FeC2O4.nH2O中结晶水的质量,$\frac{18n}{144+18n}$×100%=20%,n=2,故M→N发生反应是FeC2O4.2H2O加热失去结晶水;由图可知已知图中N时刚好完全失去结晶水,加热至P时,分解完全,假定草酸亚铁晶体为180g,其物质的量为1mol,则P固体的质量为180g×40%=72g,铁元素质量为1mol×56g/mol=56,故应含有氧元素为72g-56g=16g,即铁原子与氧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1,应为FeO,N点到P点是FeC2O4分解的反应.

解答 解:(1)仪器图形和作用可知F为酒精灯,故答案为:酒精灯;
(2)实验时先通一会氮气,其目的是利用氮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避免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造成干扰,加热AE,观察到现象,停止加热装置A、E,继续通入N2,其目的是实验结束把生成的产物全部赶到后面的装置充分反应,减少测定误差,最后停止通入氮气,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①③②⑤⑥,
故答案为:③②⑤⑥;
(3)在实验中观察到B中出现浑浊,说明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气体,E的硬质玻管内固体变红,说明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得到金属铜,证明分解生成物中含CO2、CO,
故答案为:CO2、CO;
(4)C中氢氧化钠溶液是吸收二氧化碳,避免干扰一氧化碳的检验,
故答案为:除去二氧化碳气体;
(5)结合(3)可知生成产物中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草酸亚铁晶体(FeC2O4•nH2O)分解,其中碳元素化合价+3价变化为+4价和+2价,得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之比为1:1,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可知亚铁离子化合价未发生变化,碳酸亚铁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亚铁,若只有碳酸亚铁,不能生成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ad;
(6)N点残留固体质量占原样品总质量的百分数位80%,损失20%为结晶水的质量含量,FeC2O4.nH2O中结晶水的质量,$\frac{18n}{144+18n}$×100%=20%,n=2,故M→N发生反应是FeC2O4.2H2O加热失去结晶水;由图可知N加热生成P时,分解完全,假定草酸亚铁晶体为180g,其物质的量为1mol,则C固体的质量为180g×40%=72g,铁元素质量为1mol×56g/mol=56,故应含有氧元素为72g-56g=16g,氧原子物质的量为1mol,即铁原子与氧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1,应为FeO,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分析计算,碳元素化合价从+3价变化为+2价和+3价,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原子守恒配平写出化学方程式;FeC2O4•2H2O$\frac{\underline{\;\;△\;\;}}{\;}$FeO+CO↑+CO2↑+2H2O;
故答案为:FeC2O4•2H2O $\frac{\underline{\;\;△\;\;}}{\;}$FeO+CO↑+CO2↑+2H2O.

点评 本题结合草酸亚铁晶体的分解考查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分析、根据化学式的计算等知识点,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不同元素的原子电负性不同,若用x值来表示,x值越大,其原子的电负性就越大,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在所形成的分子中成为带负电荷的一方,下面是某些短周期元素的电负性的值: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第二周期LiBeBCNOF
电负性值0.981.572.042.553.443.98
第三周期NaMgAlSiPSCl
电负性值0.931.611.902.192.583.16
(1)通过分析x值的变化规律,确定N、Mg的x值的范围:0.93<x(Mg)<1.57,2.55<x(N)<3.44.
(2)推测x值与原子半径的关系是同周期(或同主族)元素,x值越大,原子半径越小.根据短周期元素x值变化特点,体现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3)某有机物结构简式如图,其中C-N中,你认为共用电子对偏向氮原子(填原子名称).
(4)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成键的两原子的x差值,即△x>1.7时,一般为离子键,当△x<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lBr3中化学键的类型为共价键
(5)预测元素周期表中x值最小的元素是Cs(填元素符号,放射性元素除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变化来表示
B.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同一时间内、同一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C.反应速率越大,则单位时间内生成物的产量就越大
D.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逐渐变小,所以用反应物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负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环境监测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方法是:
①量取amL水样,迅速加入固定剂MnSO4溶液和碱性KI溶液(含KOH),立即塞好瓶塞,反复振荡,使之充分反应,其反应式为:2Mn2++O2+4OH-=2MnO(OH)2(该反应极快).
②测定:打开瓶塞后迅速加入1~2mL浓硫酸(酸化),使之生成I2,再用b 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以淀粉为指示剂),消耗V mL.有关反应式为MnO(OH)2+2I-+4H+=Mn2++I2+3H2O  I2+4S2O32-=2I-+S2O32-
试回答:
(1)滴定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外还缺少锥形瓶,烧杯
(2)滴定操作时,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不断振荡锥形瓶,眼睛要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3)滴定时(I-和S2O32-反应)以淀粉为指示剂,终点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4)水中溶解氧的计算式为$\frac{8bV}{a}$.(以g/L为单位)
(5)测定时,滴定管经蒸馏水洗涤后立即加入滴定剂Na2S2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
(6)记录测定结果时,滴定前仰视刻度线,滴定到达终点时又俯视刻度线,将导致滴定结果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来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会引起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
A.酸碱中和滴定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B.酸碱中和滴定时,用冲洗干净的滴定管盛装标准溶液
C.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
D.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开始实验时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常温下,NO、NO2是有毒性气体,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NO2的沸点是21℃,-11.2℃时凝固成无色晶体,与NaOH溶液能反应.NO的沸点是-152℃,与NaOH溶液不反应,但与NO2混合时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
Ⅰ、某化学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装置证明铜和稀硝酸反应产生NO.(加热装置和夹持装置均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打气球).实验操作为:
①将B装置下移,用反应产生的CO2赶走装置中的空气,赶净后,立即将B装置上提.
②将A装置中铜丝放入稀HNO3中,给A装置微微加热.
试回答下列问题:
(1)B仪器的名称是球形干燥管.从装置的设计看,确定E中空气已被赶净的实验现象是装置C中出现白色沉淀.
(2)检验反应产物是NO的实验操作是用F向E中鼓入空气,观察E中气体颜色变化.
(3)D溶液的作用是3H2O2+2NO=2HNO3+2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由于E处设计不当,开始收集的气体出现浅的红棕色,你认为该装置如何改正把E中进气管和出气管改为短进长出,保证开始时CO2把空气全部赶出.
Ⅱ、铜与浓HNO3反应生成NO2,有同学认为可能混有NO,为检验反应产物,该同学利用图2所示的一些装置进行实验.

(1)仪器连接顺序为ACDEB.(用字母表示)
(2)证明反应后得到的是NO2和NO混合气体的实验现象是A中产生红棕色气体,气体在D中冷凝为液体,E中无色气体在通入O2后变成红棕色.
(3)已知饱和硝酸铜溶液显蓝色,上述制取NO2得到的溶液却是绿色,有同学分析可能是溶解了NO2,请设计实验验证该结论是否正确取少量饱和硝酸铜溶液于试管中,向该溶液中通入NO2气体,若溶液变绿色,结论正确,反之,不正确.
(或取实验后绿色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热,若溶液变蓝,则结论正确,反之,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高纯碳酸锰在电子工业中有重要的应用,湿法浸出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含少量Fe、Al、Mg等杂质元素)制备高纯碳酸锰的实验过程如下:

(1)浸出:浸出时温度控制在90℃~95℃之间,并且要连续搅拌3小时的目的是提高软锰矿中锰的浸出率,植物粉的作用是作还原剂.
(2)除杂:①向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锰矿,调节浸出液的pH为3.5~5.5;②再加入一定量的软锰矿和双氧水,过滤;③…
操作①中使用碳酸锰调pH的优点是增加MnCO3的产量(或不引入新的杂质等);操作②中加入双氧水不仅能将Fe2+氧化为Fe3+,而且能提高软锰矿的浸出率.写出双氧水提高软锰矿浸出率的离子方程式MnO2+H2O2+2H+=Mn2++2H2O+O2↑.
(3)制备:在30℃~35℃下,将碳酸氢铵溶液滴加到硫酸锰净化液中,控制反应液的最终pH在6.5~7.0,得到MnCO3沉淀.温度控制35℃以下的原因是减少碳酸氢铵的分解,提高原料利用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SO4+2NH4HCO3$\frac{\underline{\;30-35℃\;}}{\;}$ MnCO3+(NH42SO4+CO2↑+H2O;生成的MnCO3沉淀需经充分洗涤,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滤液1~2mL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表明已洗涤干净.
(4)计算:室温下,Ksp(MnCO3)=1.8×10-11,Ksp(MgCO3)=2.6×10-5,已知离子浓度小于1.0×10-5mol•L-1时,表示该离子沉淀完全.若净化液中的c(Mg2+)=10-2mol/L,试计算说明Mg2+的存在是否会影响MnCO3的纯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有机物A、B、C、D、E、F均只含C、H、O三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有以下转化关系:
有以下信息可供参考:
①A分子中共有24个原子,其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95倍.
②B分子中含有苯环,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在加热条件下可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与FeCl3溶液相遇不显紫色.
③A、B相对分子质量之差等于54.
根据你的推导,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C11H10O3;C的摩尔质量72g/mol;E中官能团的名称碳碳双键、羟基.
(2)反应①的类型是取代反应;反应②的类型是氧化反应.
(3)D+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2=CHCHO+2Cu(OH)2$\frac{\underline{\;\;△\;\;}}{\;}$CH2=CHCOOH+2Cu2O↓+2H2O;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B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B本身)
①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两种结构;
②可发生银镜反应;
③可与NaOH溶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碳原子数四到士的烷烃中其一氯化物只有一种的是(写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