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不正确的是(  )
A.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6H+═2Al3++3H2O
B.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Al(OH)3+OH-═AlO2-+2H2O
C.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Al3++3OH-═Al(OH)3
D.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Al3++4OH-═AlO2-+2H2O

分析 A.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
B.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
C.反应生成氢氧化铝,一水合氨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
D.反应生成氯化钠、偏铝酸钠、水.

解答 解:A.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Al2O3+6H+═2Al3++3H2O,故A正确;
B.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Al(OH)3+OH-═AlO2-+2H2O,故B正确;
C.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的离子反应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C错误;
D.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的离子反应为Al3++4OH-═AlO2-+2H2O,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保留化学式的物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已知25℃时同浓度的NaClO、NaCN、NaHCO3、CH3COONa四种溶液pH一次减小,则下列四种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
A.CH3COOHB.H2CO3C.HCND.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现有A、B两种有机物的液体混合物,如果A、B互溶,且相互不发生化学反应.在常压下,A的沸点为35℃,B的沸点为200℃.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上述A、B的混合物,常用的方法是蒸馏,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温度计、牛角管、蒸馏烧瓶,还有冷凝管和锥形瓶.
(2)应用上述分离操作,首先得到的物质是A.
(3)蒸馏烧瓶内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气态烃A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和D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D能跟碳酸氢钠反应,F有香味.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

(1)A的结构简式为CH2=CH2,B中官能团的电子式为,D中官能团为羧基(-COOH).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
(3)反应②在Cu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该实验的步骤是将红亮的铜丝置于酒精灯上加热,待铜丝变为黑色时,迅速将其插入到装有B的试管中(如图2所示).重复操作2-3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_{△}^{Cu}$2CH3CHO+2H2O.
(4)C与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O+2Cu(OH)2$\stackrel{△}{→}$CH3COOH+Cu2O↓+2H2O;
(5)B、D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实现反应④,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试管1中装入药品后加热.图中X的化学式为Na2CO3.其作用是abd(填选项)
a.溶解挥发出的乙醇蒸汽.
b.使挥发出的乙酸被碳酸钠溶液反应.
c.吸收反应的尾气,防止挥发后污染空气.
d.饱和碳酸钠溶液能降低酯的溶解度,使其在上层析出.
试管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稀硝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H++OH-=H2O
B.铝与稀盐酸反应:Al+2H+=Al3++H2
C.三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3OH-=Fe(OH)3↓+3Cl-
D.足量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O2+2OH-=CO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序号金属质量
g
金属状态c(H2SO4
mol•L-1
V(H2SO4
mL
溶液温度/℃金属消失的
时间/s
反应前反应后
10.100.5502034500
20.10粉末0.550203550
30.100.7502036250
40.100.8502035200
50.10粉末0.850203625
60.101.0502035125
70.101.050355050
80.101.1502034100
90.101.150304440
(1)实验4和5表明,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1、3、4、6、8或2、5(填实验序号);
(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反应温度,
(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相近,推测其原因:因为所有反应中,金属质量和硫酸溶液体积均相等,且硫酸过量,产生热量相等,故溶液温度变化值相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解NaCl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钠
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C.寻找高效催化剂,利用太阳能分解水是制取氢气的较理想方法
D.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MnO2+4HCl═MnCl2+Cl2↑+2H2O 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分子数之比为(  )
A.1:4B.1:2C.2:1D.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1902年德国化学家哈伯研究出合成氨的方法,其反应原理为:N2(g)+3H2(g)?2NH3(g);△H(△H<0)

(1)在一容积为4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4mol的N2和1.2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情况如图1:
①根据图1,计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平均反应速率v(H2)为0.0375mol/(L•min).

②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改变反应温度,则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AC.
A. 0.20mol/L       B. 0.12mol/L       C. 0.10mol/L     D. 0.08mol/L
(2)某温度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
A.b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B.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N2、3mol H2,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2kJ
C.由图可知,断开1mol 氮氮三键与1mol 氢氢键吸收的能量和小于形成1mol 氮氢键所放出的能量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能量
(3)哈伯因证实N2、H2在固体催化剂(Fe)表面吸附和解吸以合成氨的过程而获诺贝尔奖.若用分别表示N2、H2、NH3和固体催化剂,则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过程可用下图4表示:
①吸附后,能量状态最低的是C(填字母序号).
②由上述原理,在铁表面进行NH3的分解实验,发现分解速率与浓度关系如图3.从吸附和解吸过程分析,c0前速率增加的原因可能是氨的浓度增加,催化剂表面吸附的氨分子增多,速率增大;c0后速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达到一定浓度后,氨分子浓度太大阻碍N2和H2的解吸.
(4)已知液氨中存在:2NH3(l)?NH2-+NH4+.用Pt电极对液氨进行电解也可产生H2和N2.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2NH3+2e-=H2+2NH2-或2NH4++2e-=H2↑+2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