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氨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已知:N2(g)+O2(g)═2NO(g)△H=+180.5kJ•mol-1
4NH3(g)+5O2(g)═4NO(g)+6H2O(g)△H=-905kJ•mol-1
2H2(g)+O2(g)═2H2O(g)△H=-483.6kJ•mol-1
写出氨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生成氮气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2NH3(g)?N2(g)+3H2(g)△H=+92.4 kJ•mol-1;如果在1L密闭容器中,3mol NH3 在等温条件下充分反应,2min后达到平衡,平衡时的反应热为92.4kJ,则在这段时间内v(H2)=1.5mol/(L.min);保持温度不变,将起始NH3的物质的量调整为8mol,平衡时NH3的转化率为50%.
(2)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一种单质和水,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3O2$\frac{\underline{\;点燃\;}}{\;}$2N2+6H2O,
科学家利用此原理,设计成氨气一氧气燃料电池,则通入氨气的电极是负极(填“正极”或“负极”);碱性条件下,该电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OH--6e-=N2+6H2O.
(3)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下列措施中可采用的是c(填字母代号).
a.增大压强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4)如果某氨水的电离程度为1%,浓度为0.01mol/LMgCl2溶液滴加氨水至开始产生沉淀时(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溶液中的NH3•H2O的浓度为0.002 mol/{已知Ksp[Mg(OH)2]=4.0×10-12]}.

分析 (1)已知:①N2(g)+O2(g)=2NO(g)△H=+180.5kJ•mol-1
②4NH3(g)+5O2(g)=4NO(g)+6H2O(g)△H=-905kJ•mol-1
③2H2(g)+O2(g)=2H2O(g)△H=-483.6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②-①×2-③×3)÷2可得:2NH3(g)?N2(g)+3H2(g),△H=+92.4 kJ•mol-1
如果在1L密闭容器中,3mol NH3 在等温条件下充分反应,平衡时的反应热为92.4kJ,说明反应的氨气为2mol,则:
            2NH3(g)?N2(g)+3H2(g)
起始量(mol):3       0       0
变化量(mol):2       1       3
平衡量(mol):1       1       3
根据v=$\frac{△c}{△t}$计算v(H2);
保持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根据K=$\frac{c({N}_{2})×{c}^{3}({H}_{2})}{{c}^{2}(N{H}_{3})}$计算平衡常数,将起始NH3的物质的量调整为8mol,设转化的氨气物质的量为xmol,表示出平衡时各组分物质的量,再结合平衡常数列方程计算解答;
(2)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一种单质和水,应生成氮气与水;
氨气--氧气燃料电池,燃料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则通入氨气的电极是负极,碱性条件下,生成氮气与水;
(3)a.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b.适当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
c.增大反应物氧气的浓度,平衡正向进行,反应速率增大;
d.选择高效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化学平衡;
(4)溶液中c(Mg2+)=0.01mol/L,根据溶度积常数Ksp=c(Mg2+)×c2(OH-)=4.0×10-12 ,计算c(OH-),氨水的浓度=$\frac{c(O{H}^{-})}{氨水电离度}$.

解答 解:(1)已知:①N2(g)+O2(g)=2NO(g)△H=+180.5kJ•mol-1
②4NH3(g)+5O2(g)=4NO(g)+6H2O(g)△H=-905kJ•mol-1
③2H2(g)+O2(g)=2H2O(g)△H=-483.6kJ•mol-1
依据盖斯定律,(②-①×2-③×3)÷2可得:2NH3(g)?N2(g)+3H2(g),△H=+92.4 kJ•mol-1
如果在1L密闭容器中,3mol NH3 在等温条件下充分反应,平衡时的反应热为92.4kJ,说明反应的氨气为2mol,则:
            2NH3(g)?N2(g)+3H2(g)
起始量(mol):3       0        0
变化量(mol):2       1        3
平衡量(mol):1       1        3
v(H2)=$\frac{\frac{3mol}{1L}}{2min}$=1.5mol/(L.min);
平衡常数K=$\frac{c({N}_{2})×{c}^{3}({H}_{2})}{{c}^{2}(N{H}_{3})}$=$\frac{1×{3}^{3}}{{1}^{2}}$=27,保持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将起始NH3的物质的量调整为8mol,设转化的氨气物质的量为xmol,则:
            2NH3(g)?N2(g)+3H2(g)
起始量(mol):8        0      0
变化量(mol):x        0.5x   1.5x
平衡量(mol):8-x      0.5x    1.5x
则$\frac{0.5x×(1.5x)^{3}}{(8-x)^{2}}$=27,解得x=4 平衡时氨气的转化率=$\frac{4mol}{8mol}$×100%=50%
故答案为:2NH3(g)?N2(g)+3H2(g)△H=+92.4 kJ•mol-1;1.5mol/(L.min);50%;
(2)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一种单质和水,应生成氮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3O2 $\frac{\underline{\;点燃\;}}{\;}$2N2+6H2O;
氨气--氧气燃料电池,燃料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则通入氨气的电极是负极,碱性条件下生成氮气与水,该电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OH--6e-=N2+6H2O,
故答案为:4NH3+3O2$\frac{\underline{\;点燃\;}}{\;}$2N2+6H2O,负极;2NH3+6OH--6e-=N2+6H2O;
(3)a.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平衡逆向进行,故a不符合;
b.反应是放热反应,适当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逆向进行,故b不符合;
c.增大O2的浓度,平衡正向进行,反应速率增大,故c符合;
d.选择高效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化学平衡,故d不符合;
故答案为:c;
(4)如果某氨水的电离程度为1%,浓度为0.01mol/LMgCl2溶液滴加氨水至开始产生沉淀时(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已知Ksp[Mg(OH)2]=4.0×10-12]},则依据
溶度积常数Ksp=c(Mg2+)×c2(OH-)=4.0×10-12 ,溶液中c(Mg2+)=0.01mol/L,则c(OH-)=2×10-5mol/L,氨水的浓度=$\frac{2×1{0}^{-5}mol/L}{1%}$=0.002mol/L,
故答案为:0.002 mol/L.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与影响因素、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原电池、溶度积有关计算等,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与灵活应用,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事故处理不正确的是(  )
A.将一氧化碳中毒者移到通风处抢救
B.眼睛里不慎溅进了药液,应立即用水冲洗,并且用手使劲揉眼睛
C.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D.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时,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各组离子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Ba2+、Ag+、Cl-B.Ca2+、NO3-、Mg2+C.Na+、CO32-、Fe2+D.Cu2+、SO4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A、B、C、D、E、F六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给出.

(1)若反应①②③均为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A、D、E均为金属单质且A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E是主族元素形成的单质,各反应中消耗的金属与生成的金属物质的量相等.
①A、D、E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E>A>D(用字母表示),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Mg+Fe2+═Mg2++Fe.
②新型材料纳米级α-A粉具有超强的磁性能,可用作高密度磁记录的介质以及高效催化剂等.其制备方法是在高温及N2存在下用H2还原A0即可.写出制备纳米级α-A粉的化学方程式:H2+FeO$\frac{\underline{\;高温\;}}{N_{2}}$Fe+H2O;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用α-A粉、稀H2SO4、NaOH溶液等试剂可制的能较长时间稳定存在的白色A(OH)2沉淀,锥形瓶Ⅰ里加入的试剂是稀硫酸和铁粉;使两瓶内液体混合的操作方法是点燃II处导管氢气较纯时,关闭止水夹.
③A(OH)2存放时最终仍会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2)若反应①、②、③均为复分解反应,A、E均为常见的可溶性碱,溶液中形成的D是白色沉淀且D能溶解在E中,请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①3NH3•H2O+AlCl3═3NH4Cl+Al(OH)3↓,
反应②NH4Cl+NaOH═NH3•H2O+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向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A(g)+xB(g)?2C(g).各容器的反应温度、反应物起始量、反应过程中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分别如表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
容器
容积0.5 L0.5 L1.0 L
温度/℃T1T2T2
反应物
起始量
1.5 mol A
0.5 mol B
1.5 mol A
0.5 mol B
6.0 mol A
2.0 mol B
A.10 min内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v(A)=0.1 mol/(L•min)
B.T1<T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体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T1℃时,若起始时甲容器中充入0.5 mol A、1.5 mol B,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在200℃时,将a mol H2(g)和b mol I2(g)充入到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I2(g)+H2(g)?2HI(g).
(1)反应刚开始时,由于c(H2)=$\frac{a}{V}$mol/L,c(I2)=$\frac{b}{V}$mol/L,而c(HI)=0,所以化学反应速率v最大而v最小(为零)(填“v”或“v”).
(2)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浓度的变化趋势为c(H2)减小,c(I2)减小,而c(HI)增大,从而化学反应速率v减小,而v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当反应进行到v与v相等时,此可逆反应就达到了最大限度,若保持外界条件不变时,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反应物的转化率和生成物的产率及体系的总压强(或各组分的分压)都将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硫酸亚锡(SnSO4)是一种重要的硫酸盐,某同学设计SnSO4制备路线如下:

查阅资料:
Ⅰ.酸性条件下,锡在水溶液中有Sn2+、Sn4+两种主要存在形式,Sn2+易被氧化.
Ⅱ.SnCl2易水解生成碱式氯化亚锡
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操作1的系列实验从溶液中得到产品,操作1的系列实验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2)SnCl2粉末需加浓盐酸进行溶解,请结合化学方程式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SnCl2水解,发生SnCl2+H2O?Sn(OH)Cl+HCl,加入盐酸,使该平衡向左移动,抑制Sn2+水解.
(3)加入Sn粉的作用有两个:①调节溶液pH  ②防止Sn2+被氧化.
(4)反应1得到沉淀是SnO,同时生成一种常见气体,得到该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CO32-+Sn2+═SnO+CO2↑;.
(5)酸性条件下,SnSO4还可以用作双氧水的去除剂,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n2++H2O2+2H+═Sn4++2H2O.
(6)通过下列方法测定所用锡粉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
①将试样溶于盐酸中,发生的反应为:Sn+2HCl═SnCl2+H2↑;
②加入过量的FeCl3
③用已知浓度的K2Cr2O7滴定②生成的Fe2+,再计算锡粉的纯度,请配平方程式:
6FeCl2+1K2Cr2O7+14HCl=6FeCl3+2KCl+2CrCl3+7H2O取1.226g锡粉,经上述各步反应后,共用去0.100mol•L-1 K2Cr2O7溶液32.0mL,锡粉中锡的质量分数是93.2%(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辉铜矿主要成分Cu2S,此外还含有少量SiO2、Fe2O3等杂质,软锰矿主要含有 MnO2,以及少量SiO2、Fe2O3等杂质.研究人员开发综合利用这两种资源,用同槽酸浸湿法冶炼工艺,制备硫酸锰和碱式碳酸铜.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MnO2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将Cu+氧化成Cu2+
②[Cu(NH34]SO4常温稳定,在热水溶液中会分解生成NH3
③部分金属阳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
Fe3+:1.5~3.2   Mn2+:8.3~9.8   Cu2+:4.4~6.4
(1)实验室配制250mL 4.8mol/L的稀硫酸,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量筒、烧杯以外还需要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酸浸时,为了提高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粉碎矿石或适当升高温度或搅拌(任写一点).
(3)酸浸时,得到浸出液中主要含有CuSO4、MnSO4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S+2MnO2+4H2SO4=2CuSO4+2MnSO4+S↓+4H2O.
(4)调节浸出液pH=4的作用是使Fe3+完全生成Fe(OH)3沉淀.
(5)本工艺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NH3
(6)获得的MnSO4•H2O晶体后常用酒精洗涤,优点是减少MnSO4•H2O晶体的损失.
(7)用标准的BaCl2溶液测定样品中MnSO4•H2O质量分数时,发现样品纯度大于100%(测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可忽略),其可能原因有混有硫酸盐杂质或部分晶体失去结晶水 (任写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滤纸上称量
B.用10mL量筒量取8.58mL蒸馏水
C.制取氯气时,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D.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