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3molA和2mol B,混合气体起始压强为p0.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s),反应进行到1min时测得剩余1.2molA,此时C的浓度为0.6mol/L.反应进行到2min时该容器内混合气体总压强为p,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
(1)X为2.
(2)反应在1min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mol•L-1•min-1
(3)请用p0、p来表示2min时反应物B的转化率为$\frac{125(p-{p}_{0})}{{p}_{0}}$%.
(4)在四种不同的条件下测定得到以下反应速率,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B
A.v(A)=0.5mol•L-1•min-1              
B.v(B)=0.2mol•L-1•min-1
C.v(C)=0.3mol•L-1•min-1              
D. v(D)=0.5mol•L-1•min-1

分析 (1)利用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x的值;
(2)根据方程式计算参加反应的B的物质的量,根据v=$\frac{\frac{△n}{V}}{△t}$,计算v(B);
(3)相同条件下,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据此计算平衡后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利用差量法计算参加反应的B的物质的量,再根据转化率定义计算;
(4)根据反应速率之比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将不同物质的速率转换成同一物质的速率再比较大小.

解答 解:(1)反应进行到1min时测得剩余1.2molA,此时C的浓度为0.6mol/L,参加反应的A的物质的量为3mol-1.2mol=1.8mol,生成的C为0.6mol/L×2L=1.2mol,故1.8mol:1.2mol=3:2,解得x=2,答案为:2;
(2)反应进行到1min时测得剩余1.2molA,此时C的浓度为0.6mol/L,参加反应的A的物质的量为3mol-1.2mol=1.8mol,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B为1.8mol×$\frac{1}{3}$=0.6mol,则1min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frac{\frac{△n}{V}}{△t}$=$\frac{\frac{0.6mol}{2L}}{1min}$=0.3mol/(L.min),故答案为:0.3 mol•L-1•min-1
(3)反应进行到2min时该容器内混合气体总压强为p,混合气体起始压强为p0,故平衡后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3mol+2mol)×$\frac{p}{{p}_{0}}$=$\frac{5p}{{p}_{0}}$mol,故2min后混合气体物质的量减少量为(5-$\frac{5p}{{p}_{0}}$)mol,则:
3A(g)+B(g)═2C(g)+2D(s)           物质的量减少△n
               1mol                                                            2mol
               n(B)                                                (5-$\frac{5p}{{p}_{0}}$)
故n(A)=(5-$\frac{5p}{{p}_{0}}$)×$\frac{1}{2}$mol,故B的转化率=$\frac{(5-\frac{5}{{p}_{0}})×\frac{1}{2}mol}{2mol}×100%$=$\frac{125(p-{p}_{0})}{{p}_{0}}%$;
故答案为:$\frac{125(p-{p}_{0})}{{p}_{0}}$; 
(4)根据反应速率之比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将不同物质的速率转换成A的速率;
A.v(A)=0.5mol•L-1•min-1              
B.v(B)=0.2mol•L-1•min-1时v(A)=v(B)×3=0.6mol•L-1•min-1
C.v(C)=0.3mol•L-1•min-1时v(A)=v(C)×$\frac{3}{2}$=0.45mol•L-1•min-1;        
D.D为固体,不能用来表示反应速率;则B对应的v(A)最大,反应速率最快,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反应速率计算、反应物转化率计算及速率的大小比较等,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理解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特别注意固体或纯液体无法用来表示反应速率,这是难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材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合理使用材料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
在原子反应堆中得以广泛应用的钠钾合金在常温下呈液态,说明合金的熔点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选填“高”或“低”)石英玻璃纤维又称光导纤维,其主要成分和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32-+H2O.有机玻璃受热时会软化,易于加工成型.有机玻璃是一种塑料  材料(选填“橡胶”或“纤维”或“塑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一定条件下NO2和O2的混合气体共30mL,经过水后得到相同条件下的无色气体5mL.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可能是10ml或3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A.用溴水除去NaCl溶液中的NaI
B.用NaOH溶液与HCl溶液制备NaCl
C.用NaOH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溴
D.用冷却饱和溶液法提纯含少量NaCl杂质的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5$°\\;C$C、101KPa下,NA个C18O2分子的质量为48g
B.标准状况下,22.4L HF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C.1mol H3+O所含的电子数是11NA
D.1L 0.1mol/L的NaClO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洋中可获得淡水、单质碘、食盐等物质.
(1)如图是用海水制取少量蒸馏水的简易装置,其原理与课本中的实验原理完全相同.装置中使用了较长的玻璃管,其作用是导气兼冷凝,烧杯中还应盛装的物质是冰水.
(2)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海带提碘可将海带灼烧、溶解、煮沸、过滤得含I-的滤液,滤液经酸化、氧化得含单质碘的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①海带灼烧时用来盛装海带的仪器是坩埚(填仪器名称)
②已知KMnO4、H2O2、Cl2等均可与I-反应生成I2,且KMnO4、H2O2、Cl2对应的生成物分别为Mn2+、H2O、Cl-.从绿色化学的角度看I-转化成I2,最好选H2O2 (上述三种中选择)
(3)海水晒盐得到的盐含有较多的杂质.某学习小组欲设计实验提纯粗盐.
①若只除去其中的不溶性杂质,应经过的实验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
②若要进一步除去上述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应选择合理的除杂试剂.请填写表:
杂质CaCl2MgCl2Na2SO4
除杂试剂
③为确保杂质除尽,所加试剂应适当过量.如何判断SO42-是否除尽?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SO42-已除尽
④上述除杂试剂加入的先后顺序应满足的一般条件是Na2CO3溶液应加在BaCl2溶液之后
⑤按顺序加入上述除杂试剂过滤后,还应加入适量稀HCl,其目的是除去过量除杂试剂中的OH-和CO32-,,判断加入稀HCl适量的方法可以是向滤液中逐滴滴加稀HCl,调节溶液pH=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0.1mol•L-1 NaOH 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00mL该溶液中含有Na+0.01mol
B.1 L该溶液中含有NaOH40 g
C.从1L该溶液中取出100mL,所取出的NaOH溶液的浓度为0.01 mol•L-1
D.在1L水中溶解4g NaOH即可配制得0.1 mol•L-1 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中错误的是(  )
A.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水浴温度时,不慎打破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
B.用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夹住距试管口约$\frac{1}{3}$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
C.使用滴管取液时,先将滴管伸入试剂瓶中,然后用手指捏紧橡胶乳头,赶出滴管中的空气,放开手指,试剂即被吸入
D.把玻璃导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插入端,缓慢旋进塞孔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潮湿的空气中,钢铁很快发生电化学腐蚀,在此过程中一定不存在的电极反应是(  )
A.2H++2e-=H2B.Fe-3e-=Fe3+
C.Fe-2e-=Fe2+D.O2+2H2O+4e-=4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