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请回答:
(1)不能用石英坩埚加热熔融碳酸钠晶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Na2CO3+SiO2 $\frac{\underline{\;高温\;}}{\;}$Na2SiO3+CO2↑.
(2)向NaHCO3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产生,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CO3-+Ba2+=BaCO3↓+CO2↑.
(3)完成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CuO+2Al2O3$\frac{\underline{\;高温\;}}{\;}$4CuAlO2+O2

分析 (1)石英坩埚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碳酸钠与二氧化硅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
(2)向NaHCO3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为碳酸钡、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据此书写离子方程式;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选择相应的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定一法等)进行配平即可.

解答 解:(1)石英坩埚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碳酸钠与二氧化硅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SiO2 $\frac{\underline{\;高温\;}}{\;}$Na2SiO3+CO2↑,
故答案为:Na2CO3+SiO2 $\frac{\underline{\;高温\;}}{\;}$Na2SiO3+CO2↑;
(2)向NaHCO3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为碳酸钡、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2HCO3-+Ba2+=BaCO3↓+CO2↑,
故答案为:2HCO3-+Ba2+=BaCO3↓+CO2↑;
(3)反应前Cu为+2价,反应后为+1,化合价降低1,Al化合价没有变化,所以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生成氧气,反应前氧为-2价,反应后为0,化合价升高2,两者的最小公倍数是2,再根据原子守恒得:4CuO+2Al2O3$\frac{\underline{\;高温\;}}{\;}$4CuAlO2+O2↑,
故答案为:4、2、4、O2

点评 本题考查了方程式的书写,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理解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掌握反应原理是解答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25℃时,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1 mol•L-1 CH3COONa溶液与0.1 mol•L-1 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c(Na+)+2c(Ca2+)=c(CH3COO-)+c(CH3COOH)+c(Cl-
B.浓度均为0.1 mol•L-1的小苏打溶液与烧碱溶液等体积混合:c(OH-)-c(H+)=c(HCO3-)+c(H2CO3
C.pH相同的氨水、KOH溶液、Ba(OH)2溶液中:c(NH4+)=c(K+)=2c(Ba2+
D.常温下,0.2 mol•L-1 NH4NO3溶液与0.1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pH=9.6的溶液中:c(NO3-)>c(Na+)>c(NH4+)>c(NH3•H2O)>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能与氨基酸反应的是(  )
①NaOH ②NaHCO3③Al④苯⑤Na2SO4⑥NH3⑦HCl⑧甲烷.
A.①②⑤⑥⑦B.①②③⑥⑦C.①④⑤⑥⑦D.①②⑥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以下说理不严谨的是(  )
A.二氯甲烷只有一种,说明甲烷分子是立体结构
B.2-丁烯四个碳原子共平面,说明乙烯分子是平面结构
C.苯乙炔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说明乙炔分子中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D.邻二甲苯只有一种,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碳碳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1molCl2通入到水中,则N(HClO)+N(Cl-)+N(ClO-)=2NA
B.100mL 18.4mo1•L-1硫酸与足量Cu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0.92NA
C.标准状况下,2.24 L三氯甲烷中含有碳氯共价键的数目为0.3NA
D.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若加入0.05mol的Cu2(OH)2CO3固体恰好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浓度,则该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化合物甲常大量用于面粉的消毒与漂白,常温下呈液态,极易分解得两种气体单质A和B. 现有12.05g化合物甲,完全分解后得标准状况下4.48L混合气体.将所得混合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最后只余标准状况下1.12L气体单质A共1.40g.
请回答:
(1)甲的化学式是NCl3
(2)实验室可通过石墨碳棒为电极电解NH4Cl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来制备甲,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Cl+2HCl$\frac{\underline{\;通电\;}}{\;}$NCl3+3H2↑.
(3)①甲遇水蒸气可形成一种常见的漂白性物质C 同时放出气体D,该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写出甲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Cl3+3H2O=NH3+3HClO.
②D在高温条件下能还原Fe2O3,生成两种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3+Fe2O3=N2+2Fe+3H2O
③有人提出生成的产物中可能还有FeO,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用化学方法)取固体生成物ag与足量盐酸反应,测定生成气体标况的体积为VL,若V<$\frac{a}{56}×22.4$,则含FeO,反之则无;或者取一定质量固体生成物与足量H2(或CO)共热充分反应,若质量减少则含FeO,反之则无.或取样品少许,溶于足量的Cu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的滤渣溶于稀盐酸,滴加KSCN溶液无现象,再滴加氯水,若溶液呈红色,则证明有FeO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0.如图所示各物质是由 1~20号元素中部分元素组成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图中部分反应条件 未列出.已知 C、H 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 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单质,物质 J  可用 于饮用水消毒.反应 ②和④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反应,反应⑤是实验室制备气体 C的重要方法.

请推测回答:(1)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H4Cl$\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2)物质 A由三种元素组成,1mol A与水反应可生成1mol B和2mol C,A的化学式为CaCN2
(3)物质 A与水生成  B和  C的化学方程式CaCN2+3H2O=CaCO3+2NH3
(4)C的催化氧化产物为L和M,M继续氧化后的产物N遇到L生成一种工业强酸.某同学根据课外书中该强酸的铅盐(Pb为+2价,分解前后铅的化合价不变)受热分解的实验操作来判断它的分解产物之一是氧气:将试管中的铅盐加热到熔融,把带火星的细木条伸入试管,检验放出的气体,当发现木条复燃时该学生断言该铅盐受热分解有氧气放出.请写出上述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Pb(NO32$\frac{\underline{\;\;△\;\;}}{\;}$2PbO+4NO2↑+O2↑;并对上述实验及结论的合理性作出评价不合理,因为在混合气体中氧气占五分之,不一定能使本条复燃,另外二氧化氮也有氧化性,也可能使本条复燃,所以应先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中除去二氧化氮,再用带火星的本条检验.
(5)将含等物质的量的 M和  N的混合物溶解在接近零度的水中,即生成一种弱酸的水溶液. 含此弱酸钠盐的废水可用铝粉除去,已知 NaOH、一种常见的铝盐和框图中的  C等物质为该 反应体系中的反应物或产物,写出该离子方程式2Al+NO2-+OH-+H2O=2AlO2-+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与K+、NO3-、OH-可以大量共存
B.该溶液显碱性的原因为ClO-+H2O?HClO+OH-
C.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Cl-+2Fe3++H2O
D.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molCl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B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Al2(SO43溶液:3Ba2++6OH-+2Al3++3SO42-═3 BaSO4↓+2Al(OH)3
B.将少量CO2通入NaClO溶液中:ClO-+CO2+H2O═HCO3-+HClO (已知:次氯酸的Ka为2.95×10-8,碳酸的Ka2为5.6×10-11
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足量SO2:Ca2++ClO-+SO2+H2O═CaSO4↓+Cl-+2H+
D.向C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HCO3溶液:Ca2++2HCO3-+2OH-═CO32-+CaCO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