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金属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则A为Na,结合图中转化可知,甲为氢气,D为NaOH,黄绿色气体乙为氯气,则丙为HCl,E为盐酸,结合F可被氯气氧化,D与G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C为Fe(OH)3,则金属B为Fe,F为FeCl2,G为FeCl3,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金属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则A为Na,结合图中转化可知,甲为氢气,D为NaOH,黄绿色气体乙为氯气,则丙为HCl,E为盐酸,结合F可被氯气氧化,D与G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C为Fe(OH)3,则金属B为Fe,F为FeCl2,G为FeCl3,
(1)由上述分析可知,乙为Cl2,丙为HCl,F为FeCl2,故答案为:Cl2;HCl;FeCl2;
(2)①物质F和气体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故答案为:2Fe2++Cl2=2Fe3++2Cl-;
②C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OH)3+3H2SO4═Fe2(SO4)3+6H2O,故答案为:2Fe(OH)3+3H2SO4═Fe2(SO4)3+6H2O;
(3)向F的溶液中滴加D溶液,现象是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沉淀,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
故答案为: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沉淀,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
点评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为高频考点,把握金属及化合物的性质、物质的相互转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注意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A、乙、C为推断的突破口,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实验方案 | 预测现象 | 预测依据 |
操作1:向2mL Na2CO3溶液中滴加1mL 0.5mol•L-1 C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 | Na2CO3溶液中的CO32-浓度较大,能与CaCl2发生反应::Ca2++CO32-=CaCO3↓(写离子方程式) |
操作2:向2mL NaHCO3溶液中滴加1mL 0.5mol•L-1 CaCl2溶液 | 无白色沉淀 | NaHCO3溶液中的CO32-浓度很小,不能与CaCl2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无色透明的水溶液中:K+、Ba2+、I-、MnO4- | |
B. | 能与Al反应产生H2的溶液中:HCO3-、Na+、Al3+、Br- | |
C. | 澄清透明溶液中:K+、Fe3+、HCO3-、AlO2- | |
D. | 常温下pH=1的溶液中:Mg2+、Cl-、SO42-、Fe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使湿润KI淀粉试纸变蓝色的气体一定是氯气 | |
B. | 饱和氯水久置时Cl-增多、水分子减少 | |
C. | 过量的铁在氯气中燃烧可生成氯化亚铁 | |
D. | 可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编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除去CO2中少量的SO2 | 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Na2CO3溶液 |
B |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 向混合物中滴加适量稀硝酸 |
C | 证明H2CO3酸性比苯酚强 | 将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 |
D |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 向溶液中滴入氯水水后,再滴加KSCN 溶液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酚酞鉴别食盐水和稀醋酸 | B. | 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 | ||
C. |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空气和二氧化碳 | D. | 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玻璃仪器 |
A | 分离苯和NaOH溶液 | 分液漏斗、烧杯 |
B | 用直接蒸馏的方法分离乙醇和乙酸 | 蒸馏烧瓶、冷凝管、锥形瓶 |
C | 配制100mL pH=1的CH3COOH溶液 | 1 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量筒 |
D | 利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并收集Cl2 | 酒精灯、烧杯、导管、集气瓶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乙烯可以与氯气反应甲烷不能 | |
B. | 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
C. | 乙烯和苯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
D. | 乙烯和乙烷都可以发生氧化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子半径大小:Mg>S>O>F | |
B. | 单质与氢气化合容易度:P>S>Cl | |
C. | 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Fe(OH)3胶体>CaCO3悬浊液>NaCl溶液 | |
D. | 酸性强弱:H2SO4<H3PO4<H2Si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