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对于弱酸,在一定温度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各微粒的浓度存在一种定量的关系.若25℃时有HA?H++A-,则K=$\frac{c({H}^{+})•c({A}^{-})}{c(HA)}$.式中:K为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c为各微粒的平衡浓度.下表是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25℃).
电离方程式电离平衡常数K
CH3COOHCH3COOH?CH3COOH-+H+1.76×10-5
H2CO3H2CO3?H++HCO3-HCO3-?H++HCO32-K1=4.31×10-7 K2=5.61×10-11
H2SH2S?H++HS-HS-?H++S2-K1=9.1×10-8 K2=1.1×10-12
H3PO4H3PO4?H++H2PO4-H2PO4-H++HPO42-
HPO42-?H++PO43-
K1=7.52×10-3K2=6.23×10-8
K3=2.20×10-13
回答下列问题:
(1)当升高温度时,K值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在温度相同时,各弱酸的K值不同,那么K值的大小与酸性的相对强弱有何关系?K值越大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越大,所以酸性越强.
(3)若把CH3COOH、H2CO3、HCO3-、H2S、HS-、H3PO4、H2PO4-、HPO42-都看做是酸,其中酸性最强的是H3PO4,最弱的是HPO42-
(4)同一多元弱酸的K1、K2、K3之间存在着数量上的规律,此规律是K1:K2:K3≈1:10-5:10-10,产生此规律的原因是上一级电离产生的H+对下一级电离有抑制作用.
(5)Na2CO3溶液呈碱性(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是CO32-+H2O?HCO3-+OH-
(6)已知NaH2PO4溶液呈酸性,则该溶液中c(H3PO4)小于c(HPO42-)(填“大于”或“小于”).

分析 (1)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电离,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变化确定K的变化;
(2)K值越大,酸的电离程度越大;
(3)电离平衡常数越大的酸性越强,越小的酸性越弱;
(4)产生相同离子微粒间相互有抑制作用;
(5)Na2CO3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
(6)NaH2PO4溶液中H2PO4-既水解又电离,以电离为主.

解答 解:(1)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弱电解质电离,则生成物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所以K值增大,
故答案为:变大;
(2)K值越大,酸的电离程度越大,则溶液中氢原子浓度比氢氧根离子浓度更大,所以溶液的酸性越强,
故答案为:K值越大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越大,所以酸性越强;
(3)电离平衡常数越大的酸性越强,越小的酸性越弱,根据表格知,酸性增强的是H3PO4,最弱的是 HPO42-
故答案为:H3PO4;HPO42-
(4)由表中H3PO4的电离常数可知,同一多元弱酸的K1、K2、K3之间存在着数量上的规律:K1:K2:K3≈1:10-5:10-10,多元弱酸分步电离,第一步电离程度最大,第二步、第三步依次减小,原因是上一级电离产生的H+对下一级电离有抑制作用,
故答案为:K1:K2:K3≈1:10-5:10-10;上一级电离产生的H+对下一级电离有抑制作用;
(5)Na2CO3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其水解离子方程式为:CO32-+H2O?HCO3-+OH-
故答案为:碱性;CO32-+H2O?HCO3-+OH-
(6)NaH2PO4溶液中H2PO4-既水解又电离,以电离为主,H2PO4-水解生成H3PO4,电离生成HPO42-,所以该溶液中c(H3PO4)小于c(HPO42-
故答案为:小于.

点评 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电离常数的应用、盐的水解原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把握酸的电离程度越小,其酸性越弱,则其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大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同温同压下,甲容器内充满了H2气体,乙容器内充满了NH3气体,如果两者氢原子个数相等,则这两个容器的体积比为(  )
A.3:2B.2:3C.1:1D.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没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有一瓶无色澄清溶液,其中可能含有:K+、Ca2+、Cu2+、Fe3+、NO3-、Cl-、SO42-、CO32-,取该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1)取部分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BaCl2溶液至过量,有白色沉淀生成.
(2)取(1)反应后过滤所得沉淀,在沉淀中加入稀盐酸后,沉淀部分溶解.
(3)取(1)反应后的滤液,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继续加HNO3,沉淀不溶解.
根据以上事实确定:
①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K+、SO42-、CO32-
②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Ca2+、Cu2+、Fe3+
③不能确定的离子有NO3-、Cl-
④有关离子方程式有:Ba2++SO42-═BaSO4↓,Ba2++CO32-═BaCO3↓,,BaCO3+2H+═Ba2++H2O+CO2↑,Ag++Cl-═Ag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分子式为C3H7Br的有机物甲在适宜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图系列转化:

1若B能发生银镜反应,试解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有机物甲的结构简式是CH3CH2CH2Br;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转化过程
反应①:CH3CH2CH2Br+NaOH$\stackrel{△}{→}$CH3CH2CH2OH+NaBr
B+++OH-→CH3CH2CHO+2Ag(NH32OH$\stackrel{△}{→}$CH3CH2COONH4+3NH3+2Ag↓+H2O
2若B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试解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A的结构简式是CH3CH(OH)CH3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转化过程
反应②:
反应④:
反应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在块状锌与0.5mol/LH2SO4溶液的反应中,下列实验操作不能加快氢气产生速率的是(  )
A.将H2SO4溶液改为浓硫酸
B.用1mol/LH2SO4溶液代替原H2SO4溶液
C.用锌粉代替块状锌
D.用同浓度热的H2SO4溶液代替原H2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100mL 6mol/L硫酸溶液与过量锌粒反应,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入少量碳酸钠粉末B.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
C.加入适量NaCl溶液D.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下面是某同学研究维生素C过程中的一个片段,请你帮他完成相应的记录.
[查阅资料]维生素C也称为抗坏血酸,是一种无色晶体.其水溶液显酸性.其化学特性是易失电子,在水溶液中或受热时易被氧化.
[实验探究]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
向2mL维生素C溶液中滴加2滴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为红色
将维生素C的溶液逐滴加入到2mL溶有淀粉的碘水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问题思考]
①生的新鲜蔬菜比炒熟的蔬菜所含维生素C高(填“高”或“低”)
②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为Fe2+,这一过程体现了维生素C的还原性(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③医生建议患血病患者应多吃的食物是新鲜蔬菜和水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装置中的纯锌棒都浸在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锌棒腐蚀速度从快到慢的顺序是(  )
A.③④②①B.②③①④C.④②①③D.③②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