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所含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
B.标准状况下,aL的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约为$\frac{a}{22.4}$×6.02×1023
C.常温常压下,48g O3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6.02×1023
D.1mol FeCl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能生成NA个胶粒

分析 A、标况下水为液体;
B、求出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分子个数N=nNA来分析;
C、臭氧由氧原子构成;
D、一个氢氧化铁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铁的聚集体.

解答 解:A、标况下水为液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A错误;
B、标况下a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frac{a}{22.4}$mol,故分子个数N=nNA=$\frac{a}{22.4}{N}_{A}$个,故B正确;
C、臭氧由氧原子构成,故48g臭氧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n=$\frac{48g}{16g/mol}$=3mol,个数为3NA个,故C错误;
D、一个氢氧化铁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铁的聚集体,故1mol氯化铁形成的胶粒的个数小于NA个,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掌握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和物质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溶液中含有Ba2+,Mg2+,Ag+,现用NaOH溶液、盐酸和Na2SO4溶液将这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分离.其流程图如图(已知溶液2为无色溶液)
(1)沉淀的化学式:沉淀1:AgCl,沉淀2:BaSO4或Mg(OH)2;沉淀3:Mg(OH)2或BaSO4
(2)写出“混合液+A”的离子方程式:Ag++Cl-=AgCl↓;“生成沉淀2”的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或Mg2++2OH-=Mg(OH)2↓.
(3)从溶液1和B反应后分离得到沉淀2和溶液2的实验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饱和Mg(OH)2溶液中,c(OH-)=1.0×10-4 mol•L-1.若往该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的c(OH-)变为原来的10倍,则Mg(OH)2的溶解度在理论上将(  )
A.变为原来的10-3B.变为 原来的10-2
C.变为原来的103D.不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是将3mL乙醇加入一支试管中,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mL浓H2SO4和2mL乙酸,按如图连接好装置,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1)请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CH3COOH+HOCH2CH3$?_{△}^{浓硫酸}$CH3COOCH2CH3+H2O.
(2)简述用碳酸钠饱和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的有点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3)根据以上信息结合平时所学,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E
A.催化剂不参加化学反应
B.催化剂参加化学反应,但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可能改变
C.催化剂参加化学反应,但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催化剂不但可以改变反应速率也可以改变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E.催化剂是通过改变化学反应途径进而改变活化能,从而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4)实验过程中先用小火,一段时间以后,又改用大火加热原因是:开始时用小火加热,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同时由于反应物乙酸、乙醇沸点较低,小火加热防止反应物为来得及反应而挥发损失,后改用大火加热,只因为反应为可逆反应,及时蒸出生成的乙酸乙酯,使反应向右进行.
(5)在右边试管中收集乙酸乙酯,用分液方法可以将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乙酸乙酯一般用氯化钙除去其中的乙醇(填名称)杂质,再用b (a.P2O5  b.无水Na2SO4  c.碱石灰 d.NaOH)干燥剂对其进行干燥.最后得乙酸乙酯2mL.计算乙酸乙酯的产率58.4%[已知乙醇密度:0.79(g•cm-3);乙酸密度:1.05(g•cm-3);乙酸乙酯密度:0.90(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乙醇、无水醋酸钠,D中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C2H5OH
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
试剂乙醚乙醇乙酸乙酸乙酯
沸点(℃)34.778.511877.1
请回答:
(1)浓硫酸的作用是制乙酸、催化剂、吸水剂;若用同位素18O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18O位置的化学方程式CH3CO18OH+C2H5OH$?_{△}^{浓H_{2}SO_{4}}$CH3COOCH2CH3+H218O;
(2)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是防止倒吸、冷凝.D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乙酸乙酯与饱和Na2CO3溶液不互溶、且密度有较大差异,有利于分层,饱和Na2CO3溶液还可以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若反应前向D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CO32-+H2O?HCO3-+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结束后D中的现象是溶液分层,上层无色油体液体,下层溶液颜色变浅.
(3)从D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少量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分离出乙醇;再加入C(A.五氧化二磷、B.碱石灰、C.无水硫酸钠、D.生石灰),再加热进行蒸馏,收集77℃左右的馏分,以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S<0
B.使用催化剂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
C.由Ka(HCN)<Ka(CH3COOH)可说明在相同条件下,氢氰酸的酸性比醋酸弱
D.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温度、浓度、压强有关,与催化剂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1S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分布图(电子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的多少
B.小黑点密表示在该核外空间的电子数多
C.小黑点密表示在该核外空间的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概率大
D.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对于废弃塑料制品的处理方法中,最为恰当的是(  )
A.将废弃物切成碎片,混在垃圾中填埋于土壤中
B.将废弃物焚烧
C.将废弃物加工成防水涂料或汽油,以节约资源
D.将废弃物倾倒在海洋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
B.米饭在嘴中越咀嚼越甜的原因是淀粉水解生成甜味物质
C.油脂、乙醇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D.水果因含有酯类物质而具有香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