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Z、W同周期,Z、M同主族; 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M两种元素只能形成X2M型化合物
B.由Y、M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C.M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弱
D.原子半径:r(M)<r(W)>r(Z)<r(Y)<r(X)

分析 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可知Y为Si;X、Y、Z、W同周期,都处于第三周期,由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可知X为Na、M为O;Z、M同主族,则Z为S;离子半径Z2->W-,则W为Cl,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可知Y为Si;X、Y、Z、W同周期,都处于第三周期,由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可知X为Na、M为O;Z、M同主族,则Z为S;离子半径Z2->W-,则W为Cl,
A.X、M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以形成Na2O、Na2O2,故A错误;
B.Y为Si,M为O元素,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
C.非金属性O>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C错误;
D.一般来说,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r(O)<r(Cl)>r(S)<r(Si)<r(Na),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关系和应用,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寻找本题的突破点为Y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然后利用元素化合物知识来解答即可,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时含有分子和离子的电解质溶液,一定是弱电解质溶液
B.pH=3的盐酸中,其c(H+)是pH=1的盐酸中的3倍
C.0.1 mol/L KOH溶液和0.1 mol/L 氨水中,其c(OH-)相等
D.室温时,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B同周期,且A、B原子核外均有两个未成对电子;A、D同主族,B、E同主族,且C的最外层电子比E的最外层电子少5个.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化学用语:A:C  B:O C:Na  D:Si E:S
(2)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填“>”或“<”),原因是前者为分子晶体,后者为原子晶体;B氢化物的沸点>E氢化物的沸点(填“>”或“<”),原因是前者中存在氢键.
(3)选取上述五种元素,完成下列问题
①构成的原子晶体有C、SiC、Si、SiO2
②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
③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用电子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正确认识官能团有助于了解有机物的性质,下列有关物质官能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脂分子中都含有碳碳双键B.葡萄糖分子中含有羟基和醛基
C.水分子中含有羟基D.乙酸乙酯分子中含有羧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氯化钡溶液中通入SO2,无白色沉淀产生.若将氯化钡溶液分装在两只试管中,一支加硝酸,另一支加NaOH溶液,然后再分别通入适量的SO2,结果两支试管中都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得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加入NaOH,溶液pH升高,c(SO32-)增大B.氯化钡有两性
C.两支试管中的白色沉淀都是BaSO4D.SO2具有两性且水溶液有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高锰酸钾和氢溴酸溶液可以发生下列反应 KMnO4+HBr→Br2+MnBr2+KBr+H2O其中还原剂是HBr;若消耗0.2mol氧化剂,则被氧化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是1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8.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在周期表中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Z左右相邻,Z、W位于同主族.
(1)X元素是H (填元素符号).
(2)X与Y组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3)由X、Y、Z、W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一种强酸,该强酸的稀溶液能与铜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
(4)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A
①已知1mol A能与足量NaOH浓溶液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44.8L气体.写出加热条件下A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4++OH-$\frac{\underline{\;\;△\;\;}}{\;}$NH3↑+H2O.
②又知A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氯水反应,写出A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SO32-+Cl2+H2O=SO42-+2Cl-+2H+
(5)由X、Y、Z、W和Fe五种元素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2的化合物B,1mol B中含有6mol结晶水.对化合物B进行如下实验:
a.取B的溶液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b.另取B的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盐酸沉淀不溶解.
由上述实验可推出B的化学式为(NH42SO4•FeSO4•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短周期元素的单质X、Y、Z在通常状况下均为气态,并有下列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I:常见双原子单质分子中,X分子含共价键最多.
II:甲分子中含10个电子,乙分子含有18个电子.
(1)化合物丙中阳离子的检验方法是在样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有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产生,则样品中含有铵根离子,否则没有铵根离子.
(2)实验室可用图2所示装置(夹持固定装置略去)加热化合物丙和另一种化合物制备并收集甲.
①写出试管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②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NH3•H2O?NH4++OH-
③将甲的浓溶液滴加至某物质中可快速制备甲,该物质可能为bc.
a.浓硫酸b.碱石灰c.氧化钙d.氯化镁(3)X、Y中的元素可组成具有18个电子的分子,请写出该分子化学式N2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数值最小的是  (均为吸热反应)(  )
A.2A(g)+B(g)═2C(l)△H=+Q3 kJ•mol-1B.2A(g)+B(g)═2C(g)△H=+Q2 kJ•mol-1
C.2A(l)+B(l)═2C(g)△H=+Q1 kJ•mol-1D.2A(l)+B(l)═2C(l)△H=+Q4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