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硫酰氯(SO2C12)常用于制造医药品、染料等。通常情况下其熔点为-54.1℃,沸点69.2℃,遇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某实验小组拟用干燥的氯气和二氧化硫在活性炭催化下制取硫酰氯,其实验装置如下:

(1)B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不改变装置的前提下,丁中的KClO3可用_____________代替(填化学式)。

(3)该小组向Cu(NO3)2·3H2O晶体中滴加SO2C12制备少量无水Cu(NO3)2

请写出SO2C1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滴加SO2C12的作用除了吸水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测定无水Cu(NO3)2的纯度,可用分光光度法。现测得[Cu(NH3)4]2+的吸光度ACu2+标准浓度关系如图所示(已知4NH3·H2O+Cu2+==[Cu(NH3)4]2++4H2O)。

称取0.3150g制得的无水Cu(NO3)2样品,用蒸馏水溶解并配制成100mL溶液,用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准确量取10.00mL,加过量氨水,再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测得其吸光度A=0.8。则此无水Cu(NO3)2样品的纯度是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碱石灰(或氢氧化钠) 吸收过量的SO2Cl2,防止污染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三颈烧瓶使硫酰氯水解 KMnO4、K2Cr2O7、KC1O或对应的钠盐 2H2O+SO2Cl2=H2SO4+2HCl 抑制Cu(NO3)2水解 移液管或酸式滴定管 89.5%

【解析】

(1)氯气和二氧化硫均有毒,需要吸收尾气;

(2)丁中的KClO3,起的氧化剂作用,其它有强氧化性的试剂均可代替KClO3

(3)①SO2Cl2遇水强烈反应生成HCl,同时生成H2SO4,②Cu(NO3)2属于强酸弱碱盐,Cu2+会发生水解,滴加SO2Cl2,除吸水外,产生的酸还能抑制Cu2+水解;

(4)由图表可知,当吸光度A=0.8时,c(Cu2+)=1.5mol/L,由此计算出溶液中的硝酸铜的质量,从而推出样品的纯度;

(1)SO2、Cl2均有毒,是大气污染物,SO2Cl2遇水强烈反应生成HCl,为吸收SO2、Cl2防止SO2Cl2与空气中的水反应,装置B中应加碱石灰(或氢氧化钠);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过量的SO2或Cl2,防止污染;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三颈烧瓶使硫酰氯水解;

本题答案为:碱石灰(或氢氧化钠) ,吸收过量的SO2或Cl2,防止污染;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三颈烧瓶使硫酰氯水解;

(2)丁中的KClO3,起的氧化剂作用,氧化浓HCl制取氯气,可以选择:KMnO4、K2Cr2O7、KC1O或对应的钠盐,代替KClO3做氧化剂;

本题答案为:KMnO4、K2Cr2O7、KC1O或对应的钠盐;

(3)①SO2Cl2遇水强烈反应生成HCl,同时生成H2SO4,SO2C1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SO2Cl2=H2SO4+2HCl;②Cu(NO3)2属于强酸弱碱盐,Cu2+会发生水解,滴加SO2Cl2,除吸水外,产生的酸还能抑制Cu2+水解;

本题答案为:2H2O+SO2Cl2=H2SO4+2HCl , 抑制Cu(NO3)2水解;

(4)Cu(NO3)2溶液显酸性,所以准确量取10.00mLCu(NO3)2溶液,应选用移液管或酸式滴定管,由图表可知,当吸光度A=0.8时,c(Cu2+)=1.5mol/L,100ml溶液中n(Cu(NO3)2)= 1.5mol/0.1L=1.5mol,则原样品中n(Cu(NO3)2)= 1.5mol10=1.5mol,m(Cu(NO3)2)= 1.5mol188g/mol=0.282g,则此无水Cu(NO3)2样品的纯度是100=89.5

本题答案为:移液管或酸式滴定管,89.5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Ⅰ).下表是A、B两种有机物的有关信息:

A

B

①分子模型为:

②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③其产量是衡量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

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厨房中的常见调味剂;

②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A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 b.分子里所有的原子共平面 c.结构简式为CH2-CH2

(2)A与H2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X,与X在分子组成和结构上相似的有机物有一大类,它们的通式为CnH2n+2。当n=_________时,这类们机物开始出现同分异构休。

(3)B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4)以A为原料可直接生产一种高分子化合物P,则P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Ⅱ).已知有机物A~F有如图转化关系:

已知:①2CH3CHO+O22CH3COOH+2H2O;

②CH3CH2OHCH2=CH2↑+H2O(该反应属于消去反应)。

③A的分子式为C10H20O2; ④B分子中含2个甲基;⑤D、E互为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D能与碳酸氢钠反应放出CO2,E分子烃基上的氢原子若被Cl取代,其一氯代物有3种;⑥F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G为高分子化合物。请填写以下空白:

(1)B可以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取代反应 ②消去反应 ③加聚反应 ④氧化反应

(2)D分子所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与D、E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D、E除外)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

(4)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B+E―→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是来自石油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此物质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E是具有果香味的有机物,D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F是一种高聚物,可制成多种包装材料。

(1)A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

(2)C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验证C物质存在该官能团的试剂是__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微粒中,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是

A.NaLiB.COCO2C.H2OH3OD.NO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结合所学知识探究Na2O2H2能否反应,设计装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A气密性的检查方法:直接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当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液面且高度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B. 装置B中盛放硅胶,目的是除去A中挥发出来的少量水蒸气

C. 装置C加热前,用试管在干燥管管口处收集气体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D. 装置A也可直接用于Cu与浓硫酸反应制取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通电一段时间后,搅拌均匀,溶液的pH增大

此装置可实现

铜的精炼

盐桥中的K+

移向FeCl3溶液

若观察到甲烧杯中石墨电极附近先变红,则乙烧杯中铜电极为阳极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增强铝的耐腐蚀性,现以铅蓄电池为外电源,以Al作阳极、Pb作阴极,电解稀硫酸,使铝表面的氧化膜增厚。其反应原理如下: 电池: Pb(s) + PbO2(s) + 2H2SO4(aq) =2PbSO4(s) + 2H2O(l)

电解池:2Al+3O2Al2O3+3H2电解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电池

电解池

A

H+移向Pb电极

H+移向Pb电极

B

每消耗3molPb

生成2molAl2O3

C

正极:PbO2+4H++2e=Pb2++2H2O

阳极:2Al+3H2O-6e=Al2O3+6H+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IUPAC命名117号元素为TS(中文名,tián),TS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S是第七周期第ⅦA族元素 B. T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C. 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 D. 中子数为176的TS核素符号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含氧有机化合物可以作为无铅汽油的抗爆震剂,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8.0,含C的质量分数为0.682,含H的质量分数为0.136。

(1)试确定该化合物的分子式___

(2)经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该分子中有4个甲基。请写出其结构简式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