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194  12202  12208  12212  12218  12220  12224  12230  12232  12238  12244  12248  12250  12254  12260  12262  12268  12272  12274  12278  12280  12284  12286  12288  12289  12290  12292  12293  12294  12296  12298  12302  12304  12308  12310  12314  12320  12322  12328  12332  12334  12338  12344  12350  12352  12358  12362  12364  12370  12374  12380  12388  203614 

科目: 来源:期末题 题型:单选题

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下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同体积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期末题 题型:填空题

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S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中被腐蚀的金属是____,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A、B、C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期末题 题型:单选题

芬兰籍华人科学家张霞昌研制的“超薄型软电池”获2009年中国科技创业大赛最高奖,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 = ZnO+2Mn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电池中Zn作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该电池反应中MnO2起催化作用
C.该电池工作时电流由Zn经导线流向MnO2
D.该电池正极反应式为:2MnO2+2e-+2H2O = 2MnOOH +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C.原电池在工作中总是负极溶解,正极上有物质生成
D.原电池的正极做还原剂,溶液中的阳离子总是在此被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锌片为
[     ]
A.阴极
B.正极
C.阳极
D.负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将铜棒和铝棒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浓硝酸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装置能形成原电池,其中铝做负极
B.该装置能形成原电池,其中铜做负极
C.该装置不能形成原电池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
A.正极为铜,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
B.正极为铜,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Fe(NO3)2溶液
C.正极为铁,负极为锌,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溶液
D.正极为银,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现有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Cu+2H2O==Cu(OH)2+H2↑,根据该反应设计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可以铜做负极,碳做正极,氯化钠为电解质溶液组成原电池
B.可以铜做正极,碳做负极,氯化钠为电解质溶液组成原电池
C.可以铜做负极,碳做正极,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组成原电池
D.该反应不能组成原电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由铜、锌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pH变化为
[     ]
A.不变
B.先变小,后变大
C.逐渐变大
D.逐渐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在铁圈和银圈的焊接处,用一根棉线将其悬在盛水的烧杯中,使之平衡;小心地向烧杯中央 滴入CuSO4溶液,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保持平衡状态
C.铁圈向下倾斜
D.银圈向下倾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