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5826  125834  125840  125844  125850  125852  125856  125862  125864  125870  125876  125880  125882  125886  125892  125894  125900  125904  125906  125910  125912  125916  125918  125920  125921  125922  125924  125925  125926  125928  125930  125934  125936  125940  125942  125946  125952  125954  125960  125964  125966  125970  125976  125982  125984  125990  125994  125996  126002  126006  126012  126020  203614 

科目: 来源:2013-2014四川省雅安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440℃时2SO2(g) + O2(g)2SO3(g) △H=-198kJ/mol,在甲、乙、丙三个容积均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SO2(g)和O2(g),经5min达到平衡。其起始物质的量及SO2的平衡转化率如下表所示。

 

起始物质的量

n(SO2) / mol

0.4

0.8

0.8

n(O2) / mol

0.24

0.24

0.48

SO2的平衡转化率

80%

α1

α2

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甲中SO2的速率为0.032mol·L-1·min-1 B.440℃时,平衡常数K=400

C.温度高于440℃时,平衡常数K>400 D.平衡时,SO2的转化率:α1<80%<α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四川省雅安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KClO3、I2各0.02 mol加入12 g 36.5%的盐酸中,I2恰好完全溶解,没有气体产生(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将反应后的溶液用冰水冷却,析出橙红色晶体A(A在常温下就有升华现象),过滤,将滤液蒸干,收集到KCl固体、8.7g液态水和极少量的A蒸气。则A的化学式可能是

A.I2Cl6 B.HClO C.IClO D. KI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四川省雅安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本题共14分)X、Y、Z、W为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气体。Y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8。X的原子序数是Z的原子序数的一半。U原子基态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d104s1。

(1)Z基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U在周期表中位置为 。

(2)在Y的氧化物OY2中,氧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

(3)在银氨溶液中通入W的气态氢化物,会出现黑色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1molX的气态氢化物在800~900℃下催化氧化放出226.25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 。

(5)U的含氧化合物M晶胞如右图所示(“○”表示氧原子),则M的化学式为 ;氧原子的配位数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四川省雅安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本题共13分)甲、乙两同学研究Na2SO3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的情况。

步骤

操作

现象

向2mL 1 mol·L-1FeCl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O3溶液

溶液由棕黄色变为红褐色,并有少量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

(1)常温下,FeCl3溶液的pH_______7(填“<”、“>”或“=”)。

(2)分析红褐色产生的原因。

① 甲同学认为步骤I中溶液呈红褐色是因为生成了Fe(OH)3,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呈红褐色的原因:________。

②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其中Fe3+ →Fe2+ ;请写出Fe3+ 跟SO3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乙同学查阅资料得知:

1.Fe2+与SO32-反应生成墨绿色的絮状沉淀FeSO3;

2.墨绿色的FeSO3与黄色的FeCl3溶液混合后,溶液呈红褐色。

(3)甲同学为了确认溶液呈红褐色的原因是生成了Fe(OH)3,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步骤

操作

现象

用激光笔照射步骤I中的红褐色溶液

出现“丁达尔效应”

甲同学因此得出结论:溶液呈红褐色是因为生成了Fe(OH)3。而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得出结论的证据仍然不足,乙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

(4)为进一步确认Na2SO3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的情况,乙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步骤

操作

现象

向1 mol?L-1的FeCl3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SO2

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褐色

用激光笔照射步骤Ⅲ中的红褐色溶液

没有出现“丁达尔效应”

① 经检验步骤Ⅲ中红褐色溶液含有Fe2+,检验Fe2+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填字母)。

a.K3[Fe(CN)6] 溶液 b.KSCN溶液 c.KMnO4溶液

② 请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Ⅲ中出现红褐色的原因 。

(5)结论:由上述实验得知,甲、乙两同学所持观点均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四川省雅安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本题共15分)已知:①RCH2COOH+Cl2RCHClCOOH+HCl(R为烃基)

②R′-ONa+R-CHClCOOHR′-OCHRCOOH+NaCl(R,R’为烃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有机物E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合成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其中碳、氢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8.7%、8.2%。A与溴水取代反应的产物只有一种;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波峰。

(1)写出A、C的结构简式:A________、C_________。

(2)反应①属于 反应;A→B的反应中,C2H5O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B的系统命名是________________。

(5)有机物D的同分异构体F水解产物酸化后,能发生双分子间酯化反应形成六元环有机物M,则M的结构简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四川省雅安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本题共16分)锰是冶炼工业中常用的添加剂。以碳酸锰矿(主要成分为MnCO3,还含有铁、镍、钴等碳酸盐杂质)为原料生产金属锰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25℃,部分物质的溶度积常数如下:

物质

Mn(OH)2

Co(OH)2

Ni(OH)2

MnS

CoS

NiS

Ksp

2.1×10-13

3.0×10-16

5.0×10-16

1.0×10-11

5.0×10-22

1.0×10-22

(1)步骤Ⅰ中,MnCO3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步骤Ⅱ中,MnO2在酸性条件下可将Fe2+离子氧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加氨水调节溶液的pH为5.0~6.0,以除去Fe3+。

(3)步骤Ⅲ中,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 。

(4)步骤Ⅳ中,在 (填“阴”或“阳”)极析出Mn,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

(5)电解后的废水中还含有Mn2+,常用石灰乳进行一级沉降得到Mn(OH)2沉淀,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Na2S,进行二级沉降。为了将Mn2+降到1.0×10-9mol/L,则c(Na2S)至少是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四川绵阳中学实验学校高考冲刺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硫黄姜”又黄又亮,可能是在用硫黄熏制的过程中产生的SO2所致

B.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C.发泡塑料饭盒主要材质是高分子材料,不适于盛放含油较多的食品

D.NaHCO3能与酸反应,因此食品工业用小苏打做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四川绵阳中学实验学校高考冲刺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

A.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入Ba(OH)2恰好使SO42-反应完全:

NH4++2Ba2++4OH-+Al3++2SO42- = 2BaSO4↓+Al(OH)3↓+ NH3.H2O

B.误将洁厕灵和“84”消毒液混合:2H++Cl-+ClO-=Cl2↑+H2O

C.向明矾溶液中加入少量的Ba(OH)2溶液:

2Al3++3SO42-+3Ba2++6OH- = 3BaSO4↓+2Al(OH)3↓

D.在复盐NH4Fe(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可能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

3NH4++Fe3++3SO42-+3Ba2++6OH- = 3BaSO4↓+Fe(OH)3↓+3N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四川绵阳中学实验学校高考冲刺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是利用电化学降解法治理水中的硝酸盐污染,电解槽中间用质子交换膜隔开,污水放入II区,通电使转NO3-化为N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电解时H+从I区通过离子交换膜迁移到II区

B.Ag-Pt电极上发生发应:2 NO3-+10e-+6H2O= N2↑+12OH-

C.当电解过程中转移了1moL电子,则II区电解液质量减少2.8g

D.为增强溶液的导电性,I区水中可加入少量Na2SO4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四川绵阳中学实验学校高考冲刺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为0.1mol·L-1NaClO溶液和0.1mol·L-1CH3COONa溶液的pH

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B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12固体,溶液红色变浅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C

向10mL 0.2 mol/L 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 mol/L 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 mol/L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证明在相同温度下的Ksp:

Mg(OH)2 >Fe(OH)3

D

分别测定室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与Na2CO3溶液的pH,后者较大

证明非金属性S>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