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6847  136855  136861  136865  136871  136873  136877  136883  136885  136891  136897  136901  136903  136907  136913  136915  136921  136925  136927  136931  136933  136937  136939  136941  136942  136943  136945  136946  136947  136949  136951  136955  136957  136961  136963  136967  136973  136975  136981  136985  136987  136991  136997  137003  137005  137011  137015  137017  137023  137027  137033  137041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

以下都是我们生活、学习中常见的物质,请按照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①干冰②氧化钙③墨水④大理石⑤盐酸 ⑥硝酸⑦澄清石灰水⑧氯化钙溶液 ⑨氯化银沉淀 ⑩有尘埃的空气?硝酸银溶液?稀豆浆?纯碱溶液?水?Ca(NO32溶液
(1)属于电解质的是
 

(2)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以上均填序号)
(3)根据酸、碱、盐、氧化物相关知识,结合下图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完成以下问题,已知物质A、B、C、D、E的组成中均含有一种相同元素,①②③④⑤⑥代表反应序号,且物质A是一种氧化物,E难溶于水,以下转化反应中所有反应物、生成物均来自于上述15种物质或其溶液.
①要实现如图所示的各物质之间的变化,用到次数最多的试剂是
 
(填试剂名称)上述6个反应从类型上看,有一个与其他5个不相同,它是反应
 
(填反应序号).
②写出符合反应⑤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③反应⑥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常见金属单质A、B和非金属单质C、D以及它们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F、J既能溶于强酸M又能溶于强碱N,Z的摩尔质量为198g?mol-1,且其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钾:金属B:氧=39:28:3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Z的化学式为:
 

(2)写出检验X中阳离子的方法:
 

(3)写出E和A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写出F和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将两个铂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向两极分别通入CH4和O2,构成甲烷燃料电池.已知,通入CH4的一极,其电极反应式是:CH4-8e-+10OH-═CO32-+7H2O;通入O2的另一极,其电极反应式是:2O2+8e-+4H2O═8OH-.请完成下列各空:
(1)通入CH4的电极为
 
极,发生
 
反应.
(2)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3)若将该电池中的燃料改为氢气,请写出此时正负极的反应式:正极:
 
,负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取9.20g只含羟基,不含其它官能团的饱和多元醇,置于足量的氧气中,经点燃,醇完全燃烧,燃烧后的气体经过浓硫酸时,浓硫酸增重7.20g,剩余气体经CaO吸收后,体积减少6.72L(标准状况下测定).
(1)9.20g醇中C、H、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C
 
mol、H
 
mol、O
 
mol;该醇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2)由以上比值能否确定该醇的分子式
 
;其原因是
 

(3)比它多一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醇能催化氧化成醛,符合条件的该醇的结构简式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中:
(1)
 
元素化合价升高,
 
元素化合价降低.(填元素名称)
(2)
 
是氧化剂,Cu发生了
 
反应,
 
是氧化产物.
(3)标出以下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3Cu+8HNO3=3Cu(NO32+2NO↑+4H2O
 
若有1.5molCu发生了反应,则转移的电子的个数是
 

(4)将上述反应改写成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放热反应的观察装置,其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按图将实验装置连接好;
②在U形管内加入少量红墨水(或品红溶液),打开T形管活塞,使U形管内两边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再关闭T形管活塞;
 ③在盛有1.0g氧化钙的小试管里滴入2mL左右的蒸馏水,观察现象.试回答:
(1)实验前必须进行的一步实验操作是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说明CaO、H2O的能量与Ca(OH)2的能量之间的关系:
 

(5)若该实验中CaO换成NaCl,实验还能否观察到相同现象?
 
.(填“能”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一定体积的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中加入64g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气体可以被400mL  4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吸收生成正盐.计算:
(1)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2)所得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L.
(3)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是
 
 g(要求写计算过程,并将最后结果填在对应的空格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U型管中装有饱和CuCl2溶液,X、Y都是石墨电极,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电解池中X极发生了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X极观察到的现象是
 

(2)Y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检验Y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3)若作为铜的电解精炼装置,Y极材料为
 
,电解质溶液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而且与Cl2相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有机氯代物.制备ClO2有下列两种方法:
方法一: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方法二:2NaClO3+H2O2+H2SO4=2ClO2↑+O2↑+Na2SO4+2H2O
(1)方法一的离子方程式为
 

(2)方法二中被氧化的物质是
 
,若反应中有0.1mol电子转移,则产生的ClO2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在下面的化学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NaClO3+H2O2+H2SO4=2ClO2↑+O2↑+Na2SO4+2H2O
(3)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浓度之比为1: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Ⅰ)碳和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生活方式.
(1)甲烷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可作为能源应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已知:①2CH4(g)+3O2(g)═2CO(g)+4H2O(1);△H1=-1214.6kJ/mol;
     ②2CO(g)+O2(g)═CO2(g);△H2=-566kJ/mol
则反应CH4(g)+2O2(g)═CO2(g)+2H2O(1)的△H=
 

(2)CO的中毒是由于CO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血红素部分反应生成碳氧血红蛋白,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CO+Hb?O2?O2+Hb?CO.实验表明,c(Hb?CO)即使只有c(Hb?O2)的 
1
50
,也可造成人的智力损伤.已知t℃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200,吸入肺部O2的浓度约为1.0×10-2mol?L-1,若使c(Hb?CO)小于c(Hb?O2)的 
1
50
,则吸入肺部CO的浓度不能超过
 
 mol?L-1
(3)煤化工中常需研究不同温度下平衡常数、投料比及产率等问题.
已知:CO(g)+H2O(g)?H2(g)+CO2(g)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试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400 500 830 1000
平衡常数K 10 9 1 0.6
①在830℃发生上述反应,以下表中的物质的量投入恒容反应器,其中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有
 
(选填A、B、C、D).
A B C D
n(CO2 3 1 0 1
n(H2 2 1 0 1
n(CO) 1 2 3 0.5
n(H2O) 5 2 3 2
②25℃时,将a mol NH4NO3溶于水,向该溶液中加入bL氨水后溶液呈中性,则所加氨水的浓度为
 
mol?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b=2×10-5
(4)将燃煤废气中的CO2转化为甲醚的反应原理为:
2CO2(g)+6H2(g)
催化剂
CH3OCH3(g)+3H2O(g)
已知一定压强下,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不同投料比时,CO2的转化率见下表:
投料比[
n(H2)
n(CO2)
]
500K 600K 700K 800K
1.5 45% 33% 20% 12%
2.0 60% 43% 28% 15%
3.0 83% 62% 37% 22%
①该反应的焓变△H
 
0,熵变△S
 
0(填>、<或=).
②用甲醚作为燃料电池原料,在碱性介质中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若以4.48L?min-1(标准状况)的速率向该电池中通入甲醚(沸点为-24.9℃),用该电池电解100mL 2mol?L-1 CuSO4溶液,通电0.5min后,理论上可析出金属铜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