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6880  136888  136894  136898  136904  136906  136910  136916  136918  136924  136930  136934  136936  136940  136946  136948  136954  136958  136960  136964  136966  136970  136972  136974  136975  136976  136978  136979  136980  136982  136984  136988  136990  136994  136996  137000  137006  137008  137014  137018  137020  137024  137030  137036  137038  137044  137048  137050  137056  137060  137066  137074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

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4,且M原子的质子数是Y原子的2倍;N-、Z+、X+的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N在常温下为气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X与Y可分别形成10电子和18电子的分子
①写出X与Y形成18电子分子的电子式
 

②写出该18电子分子转化成10电子分子的化学方程式
 
(分解反应).
(2)如图表示由上述元素组成的两种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前后的转化关系,请写出该转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3)A、B均为由上述五种元素中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强电解质,且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1:1.若在各自的水溶液中,A能抑制水的电离,B能促进水的电离,则A中所含化学键种类为:
 
,B的水溶液显碱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将足量澄清石灰水加入250ml碳酸钠溶液中,过滤、干燥后得到20g沉淀.
(1)求此碳酸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若取出这20g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求最终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化学一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以色列科学家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而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
(1)一些准晶体材料十分“平滑”,例如聚四氟乙烯,可用于制造汽车活塞等.聚四氟乙烯单体为CF2=CF2,单体中碳原子杂化方式为
 
.四氟乙烯中有
 
个δ键,四氟乙烯属于
 
分子(选填“极性”“非极性”),沸点C2F4
 
C2Cl4(选填“>”“<”).
(2)1982年谢赫特曼发现的准晶体是锰与另一种短周期元素X形成的凝固态.
①Mn原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金属锰为体心立方晶胞,若晶胞中距离最近的锰原子核间距离为a pm,则金属锰晶体的密度为
 
g/cm3
②已知元素X与同周期相邻Y、Z两元素性质如下表.锰与X在准晶体中的结合力为
 
.谢赫特曼发现的准晶体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它呈
 
面体.
元素 X Y Z
电负性 1.5 1.2 1.8
第一电离能(kJ/mol) 578 738 787
第二电离能(kJ/mol) 1817 1451 1577
第三电离能(kJ/mol) 2745 7733 3232
第四电离能(kJ/mol) 11575 10540 435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
 
,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0.05mol/L 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
 

(2)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生成40mL气体,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3)加入0.10mol MnO2粉末于50mL 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①写出H2O2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实验时放出气体的总体积是
 
mL.
③A、B、C、D各点反应速率快慢的顺序为:
 
 
 
 

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
 

④H2O2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是
 
 (请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人建议用AG表示溶液酸度,AG定义为AG=lg
c(H+)
c(OH-)
.回答下列问题:
(1)25℃时,溶液的AG与其pH之间的关系为AG=
 

(2)25℃时,一元弱碱MOH溶液的AG=-8.取20mL该MOH溶液,当与16.2mL 0.05mol?L-1硫酸混合时,两者恰好完全中和.求此条件下该一元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B、C、D为中学化学四种常见物质,A为红棕色气体,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已知:A+H2O→M+C;D+H2O→N,M、N是酸雨的主要成分.
(1)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
①A+H2O→M+C
 

②A+B→C+D
 

(2)下列哪些物质不能与N的浓溶液反应
 
.a.NH3b.H2c.SO2d.H2S
(3)下列实验方案可以用于在实验室制取B的是
 

a.Na2SO3溶液与HNO3        b.Na2SO3固体与浓硫酸
c.固体硫在纯氧中燃烧        d.铜与浓H2SO4加热
(4)某同学认为:将A通入到Na2S溶液中能够证明A的氧化性,此说法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元素,它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试回答下列问题:
(1)N2和H2为原料合成氨气的反应为:N2(g)+3H2(g)?2NH3(g)△H<0,下列措施可以提高H2的转化率是(填选项序号)
 

a.选择适当的催化剂    b.增大压强   c.及时分离生成的NH3    d.升高温度
(2)在恒温条件下,将N2与H2按一定比例混合的气体充入一个2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10分钟后反应达平衡时,n(N2)=1.0mol,n(H2)=1.0mol,n(NH3)=0.4mol,则反应速率v(N2)=
 
mol/(L?min),平衡常数K=
 

(3)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NO(g)+O2(g)?2NO2(g)△H>0
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若t2、t4时刻只改变一个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选项序号)
 


a.在t1-t2时,可依据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b.在t2时,采取的措施一定是升高温度
c.在t3-t4时,可依据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d.在t0-t5时,容器内NO2的体积分数在t3时值的最大
(4)氨和联氨(N2H4)是氮的两种常见化合物,最常见的制备联氨的方法是以丙酮为催化剂,用次氯酸钠与氨气反应,该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已知:N2(g)+O2(g)═2NO(g)△H=+180.5kJ/mol
N2(g)+3H2(g)?2NH3(g)△H=-92.4kJ/mol
2H2(g)+O2(g)═2H2O(g)△H=-483.6kJ/mol
若有17g 氨气经催化氧化完全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和水蒸气所放出的热量为
 

(6)直接供氨式碱性燃料电池的电池反应式是4NH3+3O2═2N2+6H2O,电解质溶液一般使用KOH溶液,则负极电极反应式是
 
.从理论上分析,该电池工作过程中
 
(填“需要”或“不需要”)补充碱(K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一种黑色粉末状固体,C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实验室中常用E溶液吸收多余的C.(图中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与B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固体E中含有化学键的类型是
 
,C与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将B的浓溶液与H的浓溶液混合,立即产生大量气体C,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某课外小组的同学用E溶液吸收C,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向吸收液中持续通入SO2气体.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如下现象:
①开始时,溶液上方出现白雾,试纸a变红.甲同学认为是HCl使a变红,乙同学不同意甲的观点,乙同学的认为使a变红的是
 
(写出一种即可).
②片刻后,溶液上方出现黄绿色气体,试纸b变蓝.用离子方程式解释b变蓝的原因
 

③最终试纸b褪色.同学们认为可能的原因有两种:一是I2有还原性,黄绿色气体等物质将其氧化成IO3-,从而使蓝色消失;二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装有100mL某浓度稀硝酸的容器中充分反应.
(1)容器中剩有mg铁粉,收集到NO气体448mL(标准情况下).
①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②原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向上述固液混合物中逐渐滴加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遇空气变成红棕色的气体为止,此时容器中的铁粉ng.
①此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②m-n的值为
 
(精确到0.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现有常温下的0.1mol?L-1纯碱溶液.
(1)该溶液呈碱性是因为存在水解平衡,相关离子方程式是:
 
.为证明存在上述平衡,进行如下实验:在0.1mol?L-1纯碱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显红色,再往溶液中滴加
 
(填化学式)溶液,红色逐渐退为无色,说明上述观点成立.
(2)同学甲查阅资料得知0.1mol?L-1 Na2CO3中,发生水解的CO32-不超过其总量的10%.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写出实验方案及预期观察到的现象).
答:
 

(3)同学乙就该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写出五个关系式,其中不正确的是
 

A.c(Na+)>2c(CO32-
B.c(CO32-)>c(OH-)>c(HCO3-)>c(H2CO3
C.c(OH-)=c(H+)+c(HCO3-)+2c(H2CO3
D.c(CO32-)+c(HCO3-)=0.1mol?L-1
E.c(H+)+c(Na+)=c(OH-)+c(HCO3-)+c(CO32-
(4)室温下pH均为a的Na2CO3和NaOH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OH-)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