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高三下学期初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铜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配制CuSO4溶液时需加入少量稀H2SO4,其原因是 (只写离子方程式)。
(2)某同学利用制得的CuSO4溶液,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①图甲是根据反应Fe+CuSO4=Cu+FeSO4设计的原电池,请在图甲中的横线上完成标注。
②图乙中,I是甲烷燃料电池的示意图,该同学想在II中实现铁上镀铜,则应在a处通入 (填“CH4”或“O2”),b处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若把II中电极均换为惰性电极,电解液换为含有0.1 mol NaCl溶液400 mL,当阳极产生的气体为448 mL(标准状况下)时,溶液的pH= (假设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3)电池生产工业废水中常含有毒的Cu2+等重金属离子,常用FeS等难溶物质作为沉淀剂除去[室温下Ksp(FeS)=6.3×10-18mol2·L-2,Ksp(CuS)=1.3×10-36mol2·L-2]。请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上述除杂的原理:当把FeS加入工业废水中后, 直至FeS全部转化为CuS沉淀,从而除去溶液中C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高三下学期初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Ⅰ.实验室常见的几种气体发生装置如图A、B、C所示:
(1)实验室可以用B或C装置制取氨气,如果用B装置制取氨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气体的性质是选择气体收集方法的主要依据。下列性质与收集方法无关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①密度 ②颜色 ③溶解性 ④热稳定性 ⑤与氧气反应
(3)若用A装置与D装置相连制取并收集X气体,则X可以是下列气体中的________。
①CO2 ②NO ③Cl2 ④H2 ⑤HCl
其中在D装置中连接小烧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小组以CoCl2·6H2O、NH4Cl、H2O2、浓氨水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X。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
(1)经测定,样品X中钴、氨和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钴的化合价为________,制备X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氨的测定:精确称取w g X,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V1 mL cl 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吸收。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c2 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到终点时消耗V2 mL NaOH溶液。
氨的测定装置(已省略加热和夹持装置)
①装置中安全管的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2.3g Na完全与O2反应生成3.6g产物时得到的电子数为0.1NA
B.1L 0.1mol醋酸溶液中所含分子数少于0.1NA
C.水分子中1mol羟基含有的电子总数为9NA
D.1 mol H2O2含有极性共价键键数为NA,含有非极性共价键为键数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褪去 | 2 min后,试管里出现凝胶 | 稳定性:盐酸>硅酸 |
B |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少量氯水 | 先无明显现象,后溶液变成血红色 | 溶液中含有Fe3+,没有Fe2+ |
C | 常温下,向浓硫酸中投入铁片 | 铁片不溶解 | 常温下,铁不与浓硫酸反应 |
D | 向盛有碘水的试管中加入CCl4后充分振荡静置 | 液体分层,上层基本无色,下层紫色 | 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较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属于烃
B.乙烯和苯加入溴水中,都能观察到褪色现象,原因是都发生了加成反应
C.乙醇既能被氧化为乙醛也能被氧化为乙酸
D.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100mL混合酸中,HNO3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向其中加入2.56gCu粉,待充分反应后(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中Cu2+物质的量浓度为
A.0.15mol/L B.0.3mol/L C.0.225mol/L D.无法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分子式为C4H8O2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属于酯类的有4种
B.属于羧酸类的有2种
C.存在分子中含有六元环的同分异构体
D.既含有羟基又含有醛基的有3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液体均处于25°C,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gCl在同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B.某物质的溶液pH<7,则该物质一定是酸或强酸弱碱盐
C.pH=4.5的番茄汁中c(H+)是pH=6.5的牛奶中pH=4.5的番茄汁中c(H+)是pH=6.5的牛奶中的100倍
D.pH=5.6的CH3COOH与CH3COONa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常温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和c(OH—)的乘积为l×10-24,该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存在K+、Na+、AlO2—、SO42—
B.1 mol Na2O和Na2O2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是3NA
C.在中和滴定实验中,既可用标准溶液滴定待测液,也可用待测液滴定标准溶液
D.某一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有:HC1、SnCl2、H2SnCl6、As、H3AsO3、H2O。已知As是产物之一,则该反应配平后H2O的化学计量数为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15分)苯甲酸乙酯(C9H10O2)别名为安息香酸乙酯。 它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稍有水果气味,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大量用于食品工业中,也可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溶剂等。其制备方法为:
已知:
名称 | 相对分子质量 | 颜色,状态 | 沸点(℃) | 密度(g·cm-3) |
苯甲酸* | 122 | 无色片状晶体 | 249 | 1.2659 |
苯甲酸乙酯 | 150 | 无色澄清液体 | 212.6 | 1.05 |
乙醇 | 46 | 无色澄清液体 | 78.3 | 0.7893 |
环己烷 | 84 | 无色澄清液体 | 80.8 | 0.7318 |
*苯甲酸在100℃会迅速升华。
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2.20 g苯甲酸,25 mL 95%的乙醇(过量),20 mL环己烷以及4 mL浓硫酸,混合均匀并加入沸石,按下图所示装好仪器,控制温度在65~70℃加热回流2 h。利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回流环己烷和乙醇。
②反应结束,打开旋塞放出分水器中液体后,关闭旋塞,继续加热,至分水器中收集到的液体不再明显增加,停止加热。
③将烧瓶内反应液倒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分批加入Na2CO3至溶液至呈中性。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水层用25 mL乙醚萃取分液,然后合并至有机层,加入氯化钙,静置,过滤,对滤液进行蒸馏,低温蒸出乙醚和环己烷后,继续升温,接收210~213℃的馏分。
④检验合格,测得产品体积为12.86 mL。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实验中,圆底烧瓶的容积最适合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25 mL B.50 mL C.100 mL D.250 mL
(2)步骤①中使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水的目的是 。
(3)步骤②中应控制馏分的温度在 。
A.65~70℃ B.78~80℃ C.85~90℃ D.215~220℃
(4)步骤③加入Na2CO3的作用是 ;若Na2CO3加入不足,在之后蒸馏时,蒸馏烧瓶中可见到白烟生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5)关于步骤③中的萃取分液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溶液中加入乙醚,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塞上玻璃塞,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摇
B.振摇几次后需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放气
C.经几次振摇并放气后,手持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
D.放出液体时,应打开上口玻璃塞或将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6)计算本实验的产率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