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0768  140776  140782  140786  140792  140794  140798  140804  140806  140812  140818  140822  140824  140828  140834  140836  140842  140846  140848  140852  140854  140858  140860  140862  140863  140864  140866  140867  140868  140870  140872  140876  140878  140882  140884  140888  140894  140896  140902  140906  140908  140912  140918  140924  140926  140932  140936  140938  140944  140948  140954  140962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 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可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判断

   D.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不能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已二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可通过氧化环已醇得到。

反应原理为:

实验步骤:

步骤1.在图①所示装置的三颈瓶中加入6gKMnO4和50mL0.3mol/LNaOH溶液,搅拌加热使之溶解。

步骤2.在继续搅拌下用滴管滴加21mL环已醇,控制滴加速度,维持反应温度43~47℃。滴加完毕后,在沸水浴中将混合物加热几分钟。

步骤3.用图②所示装置趁热抽滤,二氧化锰滤渣用水洗2~3次

步骤4.滤液用小火加热蒸发浓缩至原来体积的一半,冷却后再用浓盐酸酸化至pH为2~4,冷却析出粗产品

步骤5.将粗产品用水进行重结晶提纯,然后在烘箱中烘干。

(1)写出实验仪器名称:a  ▲  ; b  ▲  。

(2)步骤2在沸水浴中将混合物加热几分钟的目的是:  ▲  。

(3)步骤3趁热抽滤的目的是:  ▲  ;如何证明步骤3滤渣已洗涤干净:  ▲  。

(4)步骤4用盐酸酸化的目的是:  ▲  。

(5)确定最后产品成分为已二酸,还需做的实验或仪器分析有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本题包括A、B 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若多做,则按A小题评分。

A.[物质结构与性质]

利用反应:Cu2Cl2 +C2H2+2NH3→Cu2C2(乙炔亚铜,红色)+2NH4Cl可检验乙炔。

(1)基态时亚铜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

(2)NH3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NH4+空间构型为    ▲    (用文字描述)。

(3)乙炔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  ▲  ,与C2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  ▲  (写化学式,举一例)。

(4)氯化亚铜晶胞结构如下图,晶胞中含Cu+数目为  ▲  。

(5)合成氨工业常用铜(I)氨溶液吸收CO生成[Cu(NH3)3(CO)]+,该配离子中配体有  ▲  (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汽车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其尾气(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及一氧化碳等)带来的环境污染越来越明显,机动车废气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1)设汽油成分为C8H18,若在气缸中汽油高温裂解产生丁烷和丁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  。

(2)气缸中生成NO的反应为:N2(g)+O2(g)  2NO(g)   △H >0

①汽车启动后,气缸内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原因是  ▲  。

②1mol空气中含有0.8molN2和0.2molO2,1300℃时在含1mol空气的密闭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O为8×10-4mol。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  。

(3)尾气中的CO主要来自于汽油不完全燃烧。

①有人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2CO(g)=2C(s)+O2(g)  △H=+221kJ·mol-1,简述该设想能否实现的依据:  ▲  。

②测量汽车尾气的浓度常用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其中CO传感器可用下图简单表示,则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

(4)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换器,可有效减少尾气中的CO、NOx 和碳氢化合物等废气。

已知:N2(g)+O2(g)=2NO(g)                 △H1=+180kJ/mol

CO(g) +1/2O2(g)= CO2(g)             △H2=-283kJ/mol

2NO(g)+ 2CO(g) = 2CO2(g) + N2(g)   △H3

则△H3 =  ▲  kJ·mol-1。

(5)光化学烟雾(含臭氧、醛类、过氧乙酰硝酸酯等)是汽车尾气在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污染物。写出2-丁烯与臭氧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反应生成乙醛及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以炼锌烟尘(主要成份为ZnO,含少量CuO和FeO)为原料,可以制取氯化锌和金属锌。

Ⅰ、制取氯化锌主要工艺如下:

下表列出了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

1.0 mol·L-1计算)。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

Fe3+

1. 1

3. 2

Zn2+

5. 2

6. 4

Fe2+

5. 8

8. 8

(1)加入H2O2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2)流程图中,为了降低溶液的酸度,试剂X可以是 ▲ (选填序号:a.ZnO;b.Zn(OH)2 ; c.Zn2(OH)2CO3 ;d.ZnSO4);pH应调整到 ▲ 。

(3)氯化锌能催化乳酸()生成丙交酯(C6H8O4)和聚乳酸,丙交酯的结构简式为 ▲ ,聚乳酸的结构简式为 ▲ 。

Ⅱ、制取金属锌采用碱溶解{ZnO(s)+2NaOH(aq)+H2O(l)=Na2[Zn(OH)4](aq)},然后电解浸取液。

(4)以石墨作电极电解时,阳极产生的气体为 ▲ ;阴极的电极反应为 ▲ 。

(5)炼锌烟尘采用碱溶,而不采用酸溶后电解,主要原因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NaH2PO4、Na2HPO4可用于合成化工原料三聚磷酸钠(Na5P3O10)。

(1)能说明NaH2PO4溶液显弱酸性原因的离子方程式为  ▲  。

(2)能说明Na2HPO4溶液显弱碱性原因的离子方程式为  ▲  。

(3)测定某三聚磷酸钠试样中Na5P3O10的含量可用间接滴定法,其流程如下:

     

①滴定时所用的指示剂X可为  ▲  。

②NaOH标准溶液应盛放在右上图所示的滴定管  ▲  (选填:“甲”或“乙”) 中。

③滴定实验记录如下表(样品中杂质不与酸或碱反应)。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A的体积(/mL)

0.1000mol·L-1NaOH溶液的体积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1

25.00

1.02

21.03

2

25.00

2.00

21.99

3

25.00

0.20

20.20

试计算样品中Na5P3O10的质量分数(列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克百威是一种广谱内吸性杀虫剂,其合成路线如下图:

(1)试剂A容易变质,其可能的原因是  ▲  。

(2)C中含氧官能团有  ▲  和  ▲  (填名称)。

(3)B→C的反应类型为  ▲  。

(4)克百威不能与碱性农药混合使用,其原因是  ▲  。

(5)鉴别C和D两种异构体,最合适的试剂是  ▲  。

(6)写出RCl的结构简式  ▲  。

(7)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任写一种)。

       ①苯的衍生物   ②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不同的峰  ③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今有氧、镁、铝、硫、铬5种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

(1)镁晶体堆积方式为  ▲  堆积(选填:“简单立方”、“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六方”);

(2)用“>”、“<”填写下表

第一电离能

电负性

晶格能

沸点

Mg  ▲  Al

O  ▲  S

MgO  ▲  MgS

H2O  ▲  H2S

(3)基态铬原子外围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2L的密闭容器中,起始时均投入2molCO,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CO(g) +2H2(g) CH3OH(g) △H <0。有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T2

B.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0 L2·mol-2

C.同一温度下,n(H2)/n(CO)越大,平衡常数也越大

D.相同条件下n(H2)/n(CO)越大,CO和H2的转化率也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利用下图装置可实现在铜片上镀镍,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为正极,d极为铜片

B.甲池是燃料电池、乙池是电镀池

C.b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H4+10OH――8e-=CO32-+7H2O

D.c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Ni2+ + 2e-= Ni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