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如下图所示,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
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现象 | 解释 |
A |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 | NH3与挥发出的HCl反应产生了NH4Cl固体 |
B | 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 | 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 |
C | 氯化物溶液变浑浊 | 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 |
D | 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NH3是一种可溶性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右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A.CO2(NaHCO3溶液)/无色喷泉
B.NH3(H2O中含酚酞)/红色喷泉
C.H2S(CuSO4溶液)/黑色喷泉
D.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Cu2++2NO↑+4H2O
D.HNO3―→NO―→NO2,以上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实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向Fe(NO3)2稀溶液中加入盐酸:3Fe2++4H++NO===3Fe3++NO↑+2H2O
B.铜片与浓硝酸:Cu+NO+4H+===Cu2++NO2↑+2H2O
C.氯化铵浓溶液跟浓NaOH溶液混合后加热:NH+OH-NH3·H2O
D.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后加热:NH+OH-N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关于环境、健康及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氮的氧化物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主要污染物,所以他们的含量是空气质量报告的主要项目
B.严格讲,“通风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防污染手段,因为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没有得到转化或吸收
C.开发利用新能源,合理利用工业生产的废热,是缓解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
D.用二氧化硫、亚硝酸钠、苏丹红等化学药品“美化”后的食物“味美、色艳”,但添加剂超标,对人体危害极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为探究二氧化氮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中盛放浓硝酸的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装置乙、丙中出现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丙中的试管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NO的还原性,可以在装置丁的导气管C中通入一种气体,通入的这种气体的名称是________。
(4)取下装置丙中的试管D,在其中滴加FeSO4溶液,溶液变为________色,为了证明铁元素在该反应中的产物,可以再在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废铁屑做如下图所示的处理。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滤液的溶质是Fe(NO3)2
B.该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为氧化还原反应
C.沉淀X为Fe(OH)2
D.沉淀X受热分解得到Fe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已知某物质X能发生如下转化:
下列有关上述转化关系中物质及其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X为N2或NH3,则A为硝酸
B.若X为S,则A为硫酸
C.若X为非金属单质或非金属氢化物,则A不一定能与金属铜反应生成Y
D.反应①和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③一定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若测得氮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该氮的氧化物是
A.N2O B.NO
C.NO2 D.N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