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蛇纹石可用于生产氢氧化镁,简要工艺流程如下:
I.制取粗硫酸镁:用酸液浸泡蛇纹石矿粉,过滤;并在常温常压下结晶,制得粗硫酸镁(其中常含有少量Fe3+、Al3+、Fe2+等杂质离子)。
II.提纯粗硫酸镁:将粗硫酸镁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加入适量的0.1 mol·L—1 H2O2溶液,再调节溶液pH至7~8,并分离提纯。
III.制取氢氧化镁:向步骤II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已知:金属离子氢氧化物沉淀所需pH是
Fe3+ | Al3+ | Fe2+ | Mg2+ | |
开始沉淀时 | 1.5 | 3. 3 | 6.5 | 9.4 |
沉淀完全时 | 3.7 | 5.2 | 9.7 | 12.4 |
请回答:
(1)步骤II中,可用于调节溶液pH至7~8的最佳试剂是 (填字母序号)。
A.MgO B.Na2CO3 C.蒸馏水
(2)Fe2+与H2O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工业上常以Mg2+的转化率为考察指标,确定步骤III制备氢氧化镁工艺过程的适宜条件。其中,反应温度与Mg2+转化率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步骤III中制备氢氧化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根据图中所示50℃前温度与Mg2+转化率之间的关系,可判断此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③图中,温度升高至50℃以上Mg2+转化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D的式量比C大16,E是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
当X是强酸时,A、B、C、D、E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当X是强碱时,A、B、C、D、E均含有另一种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用化学式填写):
(1)A是________________,Y是_______________,Z是________________.
(2)当X是强碱时,E是________________.
(3)当X是强酸时,E是________________.
(4)写出A与X(是强酸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B、C、D四种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离子具有黄色的焰色反应。B元素的离子结构和Ne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排布;5.8 g B的氢氧化物恰好能与100 mL 2 mol?L―1盐酸完全反应;B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H2在C单质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D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根据上述条件回答:
(1)元素C位于第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族,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A元素是_________,B元素是________,D元素是_______。(填名称)
(3)A与D形成稳定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判断该化合物在空气中是否变质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元素的单质有毒,可用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吸收,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温室效应”是哥奉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研究的环境问题之一。CO2气体在大气层中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是主要的温室气体。
(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是 (填字母编号)。
a.采用节能技术,减少化石燃料的用量
b.鼓励乘坐公交车出行,倡导“低碳”生活
c.利崩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
(2)CH4是另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l克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放出55.64 kJ的热量,写出甲烷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3)酸阿的形成主要是由废气中的SOx和NOx造成的。通过SO2和Br2、H2O的定量反应在电解池中产生的电流变化,可以准确测定空气中SO2的含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某硫酸工厂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 第一阶段燃烧黄铁矿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Fe2O3+8SO2;第二阶段的反应原理是2SO2(g)+O2(g)
2SO3(g),其生产设备的名称为接触室;在生产过程中某一时刻取样分析: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2mol·L-1、2mol·L-1、3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填字母编号)
a. SO2为5mol·L-1,O2为3.5mol·L-1 b. SO2为3mol·L-1
c. SO2、SO3均为2.5mol·L-1 d. SO3为5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已知下列反应:Co2O3 + 6HCl(浓) == 2CoCl2 + Cl2↑+ 3H2O (I)
(1)反应(I)中的氧化剂是
(2)根据反应(I)计算,若生成标准状况下33.6L氯气时,电子转移数目是
(3)将反应(II)配平
(4)反应(II) 中 发生氧化反应(5)HCl 、I2 、CoCl2三种物质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如下反应2SO2(g)+ O2(g) 2SO3(g),△H=—197KJ/mol,同温下,往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A、B中分别充入2molSO2、1mol O2和1mol SO2、0.5mol O2,当它们分别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1KJ和Q2 KJ,则下列比较正确的是( )
A. Q1=2Q2=197KJ B. Q1=2Q2〈197KJ
C.2Q2〈Q1〈197KJ D.Q1〈2Q2〈197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可逆反应:N2(g)+3H2 (g) 2NH3(g)的正、逆反应速度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 )
A.3v正(N2)=v逆(H2)
B.v正(N2)=v逆(NH3)
C.2v正(H2)=3v正(NH3)
D.v正(N2)=3v逆(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对于可逆反应:2SO2 (g)+O2(g) 2SO3(g),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 )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多充入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通过实验、观察、类比、推理等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反应的推断或解释正确的是 ( )
操作 | 可能的实验现象 | 解释 | |
A |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溶液中一定含有SO |
B | 向CaSO3中加入硝酸 |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 CaSO3与硝酸反应生成SO2 |
C | 同温同压下用pH试纸测定相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溶液的酸碱性 |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硫酸钠溶液显中性 | 碳酸钠溶液发生了水解 |
D | 向淀粉KI溶液中通入Cl2 | 溶液变蓝 | Cl2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 )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加水,观察颜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